07.21 “新工科”的生動範本,杭州灣汽車學院打造產教融合2.0新高地

“新工科”的生動範本,杭州灣汽車學院打造產教融合2.0新高地

以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為特點的新經濟蓬勃發展形勢下,如何培養具備更高創新創業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型工程技術人才是擺在各大高校面前的難題。“網紅”新詞“新工科”的橫空出世,撬動了工科類院校培育專業人才的新一輪思潮。

孕育於“汽車城”裡的大學——寧波工程學院杭州灣汽車學院以其令人豔羨的汽車產業資源優勢,譜寫“新工科”生動範本,打造產教融合2.0新高地,與中國汽車龍灣一道逐夢成長,一躍成為國內一流的汽車專業特色學院。

 校園“練兵場”

點亮學子創新夢

“新工科”的生動範本,杭州灣汽車學院打造產教融合2.0新高地

“起步、加速、制動、感受一下車輛的整體性能……”時值暑假,甬龍車隊在為迎戰2018中國大學生巴哈大賽做著最後的準備。空蕩蕩的校園裡傳來陣陣發動機引擎的轟鳴聲,在幾聲低沉的蟬鳴音中,帶隊教練姚喜貴教授一遍遍向車手重複著測試指令。

發動機哪部分切除對動力提供影響最小?車架如何選材,採用哪種結構方式才能在較少用料的情況下保持車輛的穩定性?車身選擇哪種外觀用哪種材料製作才能將保證比賽過程的安全。一個個技術問題接踵而至,最終都會在無數次精益求精的打磨、潤色後解決。這支由車輛工程專業學生組建的明星團隊——甬龍車隊,每年都會與清華、北大、浙大的名校學子同場競技,在國內大學生汽車比賽圈中已頗負盛名。

甬龍車隊35℃高溫下的堅守,折射的是汽車學院“以教學推進項目,以項目改善教學”的獨特汽車人才培育體系,也成為學院“重視學生創新能力”這一教育理念的生動名片。其實,這幅將操場化為練兵場的生動圖景時常在校園中舒展。

“新工科”的生動範本,杭州灣汽車學院打造產教融合2.0新高地

“我們學院的辦學使命是培養能夠促進汽車產業發展,具有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和卓越實踐能力的汽車專業通用型人才。在某些維度而言,這與時下‘新工科’的理念不謀而合。”寧波工程學院黨委委員、杭州灣汽車學院黨委書記徐可明告訴記者,以工科為主的汽車學院一向重視學生的校外實踐活動,緊扣“汽車”“機械”等專業特色,汽車學院把參與學科競賽與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融為一體,讓高校系統各類專業競賽成為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練兵場。

在汽車學院裡有一處面積為800平方米的大學生科創實驗室,用於學生孵化科技項目。實驗室走的是產學研發展道路,除了承擔最為基本的研究與發明功能外,科創實驗室創造出來的科技項目將會以市場為導向,具有商業性的項目將會投入批量生產。3D打印機、智能嬰幼兒推車、硬幣清分機、多功能機器人以及品相多樣的車模、航模等眾多凝聚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作品都在這裡相繼誕生。

“新工科”的生動範本,杭州灣汽車學院打造產教融合2.0新高地

“我是科創實驗室的常客,這裡點亮了我的創新夢。”2018屆畢業生蔡琛輝在離開校園時發出如此感慨,大學四年,他與“機械”這個詞碰撞出激情火花,也因為“機械”這個詞獲得很多閃耀的榮譽。如今,成績優異的他,已順利考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在逐夢頂級學府之際,蔡琛輝始終忘不了汗灑學校的一門門學科競賽,以及學院在材料、設備、工作室以及指導教師等方面的鼎力支持。 

園中園,打通校企合作

最後一公里

“新工科”的生動範本,杭州灣汽車學院打造產教融合2.0新高地

不久前,汽車學院向同屬新區的明星企業吉利汽車全球研發總部發去“聘書”,首批來自研發總部的6名工程師將作為汽車學院的外聘教師,為學院的學子們指點專業上的“迷津”。“我們始終相信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一定能取得專業的成效。”徐可明表示,藉助一線富有經驗的企業工程師來現身說法,給學生們帶來最專業的行業動向,是我們學院對校企合作的最好註釋。

巧借“最強大腦”,如今的汽車學院正在謀求建立更完善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而與吉利汽車這艘汽車產業航母的互補聯姻,則為國內同類學校提供了校企合作的良好範本。一年前,汽車學院與吉利汽車聯手共建吉利企業大學杭州灣分校,自此之後,這所坐落在杭州灣畔的校園裡就又多了一所校園,一所致力於培養創新型汽車人才的校園,也成為了汽車學院師生口中的“第二校園”。

整合新區區域培養資源,搭建區域人才培養平臺,吉利企業大學服務於所有新區區域內的吉利機構,包括造型中心、研究院、動力系統(動力總成研究院、動力總成製造公司)、質量系統(SQE中心、集團質量部)、杭州灣公司、製造工程(ME)中心、採購公司及即將投用的年產30萬輛中高級乘用車項目等單位。同時,其校企合作的教學實操實驗室及人才力量皆可與汽車學院共用共享。

“新工科”的生動範本,杭州灣汽車學院打造產教融合2.0新高地

當然,汽車學院與吉利汽車的互動之路遠不止此。其中,與吉利集團合作共建國內領先的汽車NVH(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研究所和CAE(工程設計中的計算機輔助工程)研究中心,將打造成“一所一中心”高端研發平臺,為汽車產業減噪難題提供雄厚的技術支持。“實驗室建成後不僅僅是在硬件上遠遠領先於國內同行高校,成為人才引進和專業建設的奠基石,更重要的是它將成為打開汽車產業高地的金鑰匙,打通產學研之路,讓學院走在汽車NVH領域的前列。”徐可明表示。

汽車學院與吉利汽車全方位、無縫隙的合作,打通了校企合作的最後一公里。在汽車學院,存在著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每年都會有一大波畢業生穿過馬路去學院對面的吉利上班,而一年後,這些走出校門的學生,將作為吉利的廠方代表回到母校,搖身一變成為招聘的組織者。

產教融合讓辦學更有“力度”

“新工科”的生動範本,杭州灣汽車學院打造產教融合2.0新高地

每四個畢業生中就有一個留在新區工作,在就業選擇上,九成畢業生與汽車產業相對口。同時,學院教師的研究項目有五分之一來源於新區企業,並且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這是汽車學院2018年辦學成果的一個縮影。

“紮根汽車城多年,我們已創建出具有學校特色的產教融合新模式。”徐可明表示,目前,學校的產教“資源庫”已串聯起30餘家知名汽車企業,讓學生提前到實訓基地“訂單式就業”,將教師派遣至一線企業專研課題,汽車學院與相關產業的關係可謂是越來越“甜蜜”。

“新工科”的生動範本,杭州灣汽車學院打造產教融合2.0新高地

作為寧波的產業大平臺,汽車學院背靠的新區,在推動傳統汽車產業質量升級的同時,正以寧波創建“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為契機,把握汽車行業智能化、新能源、網聯化、共享化的發展趨勢,加快推動汽車產業資源要素整合,大力發展汽車終端等智能終端產業,積極構建智能終端產業鏈和生態鏈,力爭把新區打造成為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科技革命的新座標,打造比肩“德國狼堡”的中國“龍灣”。

產業發展的背後是智造人才的智力支持。作為新區汽車產業鏈至關重要的一環,汽車學院的人才培育並不僅僅只是傳統的點對點式“校企合作”,而是面向整個行業、面向整個地區。視己為“產教融合”的先行者,汽車學院誓要為中國汽車龍灣培育高素質應用人才。

“新工科”的生動範本,杭州灣汽車學院打造產教融合2.0新高地

杭州灣汽車研宄院、汽車NVH技術國際研討會、智能製造技術與裝備研宄院……一個個產教融合實踐的開花結果,鼓動著學校師生更積極融入新區千億級汽車產業的技術服務與生產實踐。

“依託產業辦專業、辦好專業促產業”,通過將新區產業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的汽車學院,正實現前瞻性技術與教學內容的深度融合,企業技術與教學內容的深度融合,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與專業教師的深度融合,企業設備與實習實訓設備的深度融合,充分實現資源共享、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校園、產業園、研發園“三園融合”合作辦學模式,劍指打造產教融合2.0新高地,汽車學院的辦學更有“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