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原創|“年中雷潮”背後原因是什麼?

原創|“年中雷潮”背後原因是什麼?

經歷過2013、2014年那一波雷潮,對於這次集中爆雷,互金老人還是有無盡唏噓。行業內,重振信心的呼聲是有的,我們也不希望互金朋友接踵倒下,還是試圖找到一些原因,從而能夠挽救行業。也許,本次雷潮的原因並不是單一的,更像是多因一果

1逾期、壞賬化解能力低

誠然,關於逾期和壞賬的處置一直是世界級難題,但我們發現缺少“官方背景”的民間草根金融,其處置逾期、壞賬的手段非常有限。

加之,面子上還要照顧投資人的情緒,不敢出聲,悄悄處置,這就更增加了消化難度

多數P2P公司還是選擇了“瞞住”,利用自己控制或者開闢的新業務板塊(股權上沒有任何關聯性),作為接盤俠,在平臺上發標募集資金,填補逾期、壞賬甚至被欺詐導致的窟窿。

正規金融機構,面對逾期、壞賬,殺手鐧可以祭出“信用卡詐騙罪”,而借P2P的錢根本不屬於犯罪,這也是為什麼真正的用款人如此囂張的原因之一。他們甚至會為了不還款、拉長還款期限,主動“點炮”,讓平臺爆掉。

民事訴訟中最難的是執行

一般而言,只要有打款記錄和基本借貸關係合同,打贏官司是大概率事件。但一紙判決,不是黃金萬兩。要想追回資金,很難;這麼說吧,如果對方是君子,他根本就不會欠錢,如果對方是小人,那就根本不會還錢。我們採取的最激烈的手段就是送借款企業老闆上“失信人名單”,他的子女、配偶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比如沒辦法坐飛機、高鐵等,甚至影響讀書。但不要face的人,大有人在。

還有投資人利息一直處於高位,窟窿越來越大,導致平臺經營困難,良性退出較難。

2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存與廢”

P2P是金融實驗的時代尷尬。

法律定性為金融信息中介 ,實際扮演金融信用中介。不是他們自己願意如此,而是投資人投票出來的結果,你不兜底,就沒有大批玩家進場。

只要一兜底,就意味著刑法第176條的大刀,懸在了平臺老闆、高管的頭上。

這個罪名不要求平臺傷害老百姓的財產權,甚至不要求平臺一定存在窟窿,只要違反《商業銀行法》的高要求,在還沒有備案的尷尬時間點,就會被公訴人認定為屬於非法從事資金業務。

出於讓P2P良性退出的考慮,平臺的流動性尚好,不出現大規模擠兌,投資人沒有30人以上報案等情況,公安機關一般不會主動出擊,除非在當地民怨已深或有多為實名舉報人等情況。

說句實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幾乎是P2P這個行業的原罪。

只要把全部後臺數據拉出來,再配合證人證言和鑑定結論,被起訴的概率很高,被定罪的概率也是有的。

原创|“年中雷潮”背后原因是什么?

立法機關一直在考慮是否廢止刑法第176條,我們認為,可以考慮廢止。把網貸等問題交給更為緩和的民事、行政手段,不一定要把最“謙抑”的刑法抬出來,動輒就取人自由,真心不好玩。甚至非常痛苦。

3被借款企業拖累

經濟下行壓力大,別說一般的企業,就算是上市公司也根本沒有餘糧。

資金鍊繃得緊緊的。

網貸行業面對的客戶,多數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篩選後的略帶瑕疵客戶。

咱們不能說P2P服務的就是次級貸,但是,借款客戶的整體品質就是比金融機構要差,這是事實。

能從銀行拿到更便宜的資金,沒有人願意抵押房子、車子,付高利息(甚至砍頭息)來拿P2P的錢。應該說,網貸在連接一批真正的高風險用戶,匹配給一批真正抗風險能力很低的投資人。這中間的矛盾,很難調和。

按照金融的邏輯,對於P2P服務的這部分用款客戶,應該匹配“合格投資人”,而不是社區裡的大叔大媽。這個合格投資人,可以參考私募股權基金的相關辦法進行刻畫。

一旦企業不還款,那就要進行曠日持久的民事訴訟。

只有資金充裕的合格投資人,才能耗得起。當遇到借款企業已經病入膏肓的時候,才能理性對待,而不是立刻到街上非理性維權。

未來3年,民營企業的日子可能繼續不好過,連公開債都違約了,P2P的錢自然想賴掉。要想救這波人,真心是難上加難。比救股市還難。但咱們中國有句古話:事在人為

4寫在最後.....

投資人的信心,確實低落。要想鼓舞起來,需要各方面配合。政策上,備案進度是否可以加快;法律上,在線起訴迅速結案,抓緊執行;平臺自身,抱粗腿,找經濟實力更強的股東;媒體上,大家再齊心協力,釋放一些積極

正能量

原创|“年中雷潮”背后原因是什么?

至於這個行業到底能不能救起來,現在還沒看出結果。

如果我們把這個名利場看做一個賭局,開大開小還沒有落色子,“開大”皆大歡喜;“開小”四大皆空,似乎每個人都在等待,也畏懼等待,畢竟一面是大富大貴,一面就是身陷囹圄。

我只能說:兄弟們,GOOD LUCK !!

原创|“年中雷潮”背后原因是什么?
原创|“年中雷潮”背后原因是什么?原创|“年中雷潮”背后原因是什么?

肖颯,合夥人律師,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申訴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中國銀行法學會理事、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首批成員。被評為2016及2017年度五道口金融學院未央網最佳專欄作者、網貸之家最受歡迎專欄作者,財新、證券時報、新浪財經、鳳凰財經專欄作家。

辦公郵箱:[email protected]

原创|“年中雷潮”背后原因是什么?原创|“年中雷潮”背后原因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