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軍迷回憶錄》第69期:“瘋狂的伊萬”塞拉級潛艇的“榮譽殿堂”

記得是2004年還是05年,有一期《兵器知識》雜質刊載了一篇關於蘇聯/俄羅斯“塞拉級”核潛艇的文章。那是我第一次瞭解核潛艇,也是這篇文章和這本雜誌把我帶上了軍迷之路。今天在2018年第八期《兵器知識》上,小編再次看到了這個熟悉的名字,勾起了漫長的回憶。


《軍迷回憶錄》第69期:“瘋狂的伊萬”塞拉級潛艇的“榮譽殿堂”

我記得當時就是這張圖片

當時文中介紹:945型攻擊核潛艇(塞拉級,簡稱:S級),是蘇聯/俄羅斯海軍隸下的一型核動力攻擊型潛艇,是蘇聯/俄羅斯第三/四代多用途攻擊核潛艇。使用鈦合金材料建造,具有高潛深、高航速的優異性能。雖然為多用途攻擊核潛艇,但其最主要的任務還是消滅敵方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也能勝任摧毀敵方水面艦艇、攻擊陸上戰略目標的任務。 第一型鈦合金潛艇,性能可以說在當時非常先進,以至於蘇聯也無法大量生產。

945型攻擊核潛艇由蘇聯天青石中央設計局設計,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建造,首艇於1984年建成服役,末艇於1993年服役,共建造了2型4艘,現有2艘在役,都服役於俄羅斯北方艦隊。

《軍迷回憶錄》第69期:“瘋狂的伊萬”塞拉級潛艇的“榮譽殿堂”

變態的性能:塞拉級攻擊核潛艇全都採用了雙殼體結構、大儲備浮力、小分艙的俄羅斯傳統設計方案,當潛艇在水下時,兩殼體之間的耐壓水艙充滿海水,這能夠明顯地增強945型水下抗碰撞、抗爆炸和抗衝擊能力,在北極冰區上浮時,可以輕鬆地穿透數米後的冰層,而自身卻不受損傷。最主要的是極有效地降低了被武器命中時的破壞程度,大幅地提高了艇的抗沉性。除此之外,還能讓945型多裝載武器和電子設備。為了增大艇的下潛深度和有效降低排水量,945型原型艇和945A型都採用了屈服強度為70-72千克/平方毫米的更耐腐蝕的鈦合金製造耐壓艇體和非耐壓艇體,其極限下潛深度可達800米,是世界現役軍用潛艇中下潛深度最大的潛艇之一,而即使是在500米左右的工作深度,也將會使絕大部分反潛武器失去作用。

《軍迷回憶錄》第69期:“瘋狂的伊萬”塞拉級潛艇的“榮譽殿堂”

殺手鐧武器“空泡”火箭魚雷

恐怖的武力:主要裝備有火箭魚雷RPK-2“暴風雪”/“海星”型(即SS-N-15)、RPK-7勁風/“牡馬”型(一說為SS-N-16)、“風”和“瀑布”型;魚雷主要為53型魚雷和65型魚雷;水雷為先進的PKM-1水雷、KPM型火箭上浮定向攻擊水雷和SMDM自航式沉底水雷等。在裝載量上,945原型艇最大武器裝載量為32-40枚,除了發射管內正常裝載外,艙內一般可放置12枚65型魚雷和20枚53型魚雷,如果裝載導彈的話則必須相應減少魚雷的數量。其執行佈雷任務時,最多一次可攜帶各型水雷60枚。945A型的武器裝載量增加到36-42枚,除了能發射945原型的所有武器外,還裝備有УСЭТ-80魚雷和西方國家沒有的暴風雪魚雷。指揮台圍殼內還設有2個導彈存放筒,攜帶12枚“針-M”型對空導彈。此外,還可發射“石榴石”潛射巡航導彈(空射SS-N-21“桑普森”PK-55的改進型),這型導彈曾在671型攻擊核潛艇最後的PTMK型號的2艘艇上試改裝過,可攜帶數量計入42枚的總數中。

《軍迷回憶錄》第69期:“瘋狂的伊萬”塞拉級潛艇的“榮譽殿堂”

牛X的戰績:1992年2月11日,執行監視、偵察任務的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巴吞魯日”號(SSN-689),在俄羅斯科拉半島軍港入口處跟蹤到一艘北方艦隊的“塞拉-Ⅰ”級核潛艇。由於俄K-276號艇裝備了先進的水聲探測系統,航行噪音較低,儘管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以靜音性能卓越而著稱,但是還是被俄K-276號艇發現。在覺察到美國核潛艇的存在後,俄K-276號艇立即以一個標準的“瘋狂伊萬”動作擺舵迴轉180°,向美“巴吞魯日”號艇迎頭撞去。俄核潛艇的指揮台圍殼撞上了美核潛艇的艇身,兩者都傷得不輕。。。後來塞拉級潛艇回基地修修繼續服役到蘇聯解體。美軍洛杉磯潛艇則在維修後沒幾年便宣告退役,很明顯內傷很重啊!

其實,塞拉級潛艇還有一個稱號“貴族艇”,為什麼呢?因為它的優異性能建立在鈦合金艇體基礎之上,價值如同黃金一般。為了建造塞拉級潛艇,蘇聯幾乎耗光了可用的鈦合金,加之煉造技術不成熟,產量跟不上,最後只能忍痛割愛生產高強度鋼艇體的971型潛艇上。即便到了現在,俄羅斯任然捨不得將僅存的兩艘塞拉級退役,甚至還想升級一下再用十年,看來塞拉級潛艇還得咬牙堅持啊!


很長時間沒有更新了!其實我一直都在,還是那個喜歡軍事的“紅色軍艦鳥”,更新自己喜歡的,不蹭熱點,不吐槽。希望你也喜歡,多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