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俯瞰丹寨萬達小鎮

2018年作為中國鄉村振興元年,萬達在貴州大山中的扶貧之舉,無意打造出了中國鄉村文旅樣板級項目“丹寨萬達小鎮”,項目開業僅一年, 遊客量已破550萬人次。

2018半年度中國特色小鎮影響力排名中,丹寨異軍突起,排名第二,僅次於“烏鎮”。

1、“有心扶貧,無意之作”的小鎮

2014年底,為響應國家“精準扶貧”大勢,萬達與國家級貧困縣丹寨簽下了10億元的包縣扶貧協議——《萬達集團對口幫扶丹寨整縣脫貧行動協議》。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隨即,萬達成立了由集團高級副總裁牽頭的扶貧領導小組,從全國各地抽調151人組成精幹隊伍入駐丹寨,負責幫扶項目具體落實。

經歷整整1年的考察調研,調研報告做了70餘份,推翻了養豬、賣米、種茶等盈利預期並不樂觀的傳統農業項目,最終確定增資至15億,以旅遊扶貧為主攻方向,“教育、產業、基金”並舉,打造國內首個“企業包縣,整體扶貧”範本項目:萬達設計的產業扶貧的總戰略,是構築以“教育治本、產業引血、基金兜底”的長、中、短期兼顧的全新的旅遊扶貧路徑。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小鎮於2016年5月1日開工建設,2017年7月3日正式運營,開業僅僅40天,遊客量即突破了100萬人次大關,歷史單日遊客最高7.9萬人次。

到2018年7月3日,丹寨萬達小鎮開業一週年慶時,小鎮全年累計接待遊客已達550萬人次,是2016年丹寨全縣遊客數量的600%;丹寨縣旅遊綜合收入達24.3億元,是2016年全縣旅遊綜合收入的443%,直接創造近2000人就業,帶動全縣1.6萬貧困人口實現增收。

2、小鎮,一個前所未有的鄉村文旅綜合體

中國經濟進入鄉村振興新時期。除了宏觀經濟背景外,丹寨的成功得益於萬達的“輕資產化”轉型。

丹寨萬達小鎮,一個以“運營為本,內容為王”的特色小鎮。

多年來萬達文旅城的操盤路徑從未跳出過地產思維。但文旅項目已不再是簡簡單單拿地、做項目、等升值就能一站式解決的問題,持續性的健康運營才是未來發展壯大的根本。

丹寨項目並不是為借“鄉村振興”大勢而建,卻稱得上是萬達以“扶貧”名義真正涉足鄉村文旅的開端。這個圍繞苗侗非遺文化主題而建的“文旅休閒街區+度假酒店+文化性軟產品(活動、演藝等)”文旅項目,開始跳出地產思維,深耕內容運營,成功打樣出了萬達綜合體3.0版——鄉村文旅綜合體。

3、找對人、做對事

有別於萬達以往文旅項目,丹寨萬達小鎮的打造是以扶貧為根本目的的造血型項目,並非萬達擅長的文旅地產型商業模式,項目的健康發展涉及到區域發展、當地就業、產業聯動等各方面,其操盤及運營的複雜性遠勝於萬達以往的文旅項目,這便倒逼著萬達去深耕鄉村文旅項目的系統性創新和整體操盤運作。

一方面,丹寨項目的打造集聚了國內、貴州一流的文旅實幹型的操盤手;另一方面,萬達開始一改此前“大投資、國際化”之姿,開始尋找更多優質本土基因,同本土的頂級文旅運營商及當地非遺傳人展開了深度合作

1、找對非遺傳承人

丹寨縣是貴州省的非遺大縣,全縣共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7項,省級非遺項目名錄17項,州級非遺項目名錄25項,各級傳承人達288人。丹寨小鎮的核心定位便打造“非遺之鄉”,打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勝地。

引入苗族蠟染傳人楊芳,打造蠟染小院:苗族蠟染素有東方第一染之稱,於2006年7月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去年7月,國家級非遺“苗族蠟染”傳承人楊芳蠟染館入駐了丹寨萬達小鎮,讓蠟染技藝、蠟染的藝術魅力得以在更多元的文化氛圍中得到傳承。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引入苗族銀飾傳人王國春,傳承丹寨銀飾技藝:苗族銀飾打造技藝也是丹寨縣國家級非遺之一,而王國春則是這門古老技藝的省級傳承人,此次進駐萬達小鎮,算是了卻王國春心中在讓丹寨人的銀飾技藝在非遺傳承溯源地真正“安家”的心願。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引入古法造紙傳人潘玉華,打造古法造紙小院:

石橋古法造紙技藝流傳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因至今還完整地保留著古代造紙的民間工藝,2005年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而今,全國僅剩40戶人家掌握的古法造紙技術,潘玉華便是其中之一,他以非遺為線,圍繞古法造紙技藝,打造古法造紙小院“紙會唱歌”。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2、找對“輪值鎮長”

“輪值鎮長” 是萬達為了擴大丹寨萬達小鎮的影響力打造的一項“借勢營銷”的活動,機制運行非常簡單,萬達集團面向全球,公開招募丹寨萬達小鎮“輪值鎮長” 。每位鎮長在小鎮“施政”一週,施政期間至少做一項公益活動。

這樣一常態性的活動,為丹寨帶來了宣傳和跨界兩方面的巨大好處。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自2017年6月20日“輪值鎮長”全球招募啟動以來,已有50餘任“輪值鎮長”,歷任“鎮長”均為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包括企業家、電影導演、作家、運動員、藝術家、資深媒體人等國內外名人。

每一屆鎮長上陣,都是一番熱點話題,借勢鎮長代言效應,丹寨小鎮得以不斷推出多樣的宣傳話題與活動,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引爆人氣,全面提升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

輪值鎮長為丹寨小鎮帶來了無限的跨界融合可能性。許多鎮長在卸下職位後依然會與丹寨保持合作,並參與到丹寨的建設中來,以活的人脈資源和影響力,幫助丹寨萬達小鎮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做對事:用細節感動遊客

文旅小鎮的建設和運營,抓住三點: 第一,提供不同於日常的生活空間;第二,用細節感動遊客;第三,營造獨具特色的文化氛圍。丹寨項目在這三個方面就顯得尤為用心。

1、總體規劃,注重造整體格局的打造

黔東南多山地與梯田,故傳統村寨建築多依山就勢,多為順應地形等高線分層佈局。丹寨小鎮的整體佈局也將傳統自然寨落的建設經驗與遊客所需的清晰空間體驗感要求相結合,沿等高線、以水平線性佈局的形式展開,並最終呈現為 “1環2街3院4廣場”的空間架構。

不同於許多文旅街區紛雜的動線安排,這樣1條主動線下來的整體佈局模式,既不失傳統民俗村寨的自然靈動,又能為遊客創造清晰的遊覽體驗。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2、細節設計,注重苗侗符號的應用

丹寨小鎮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對地方文化的挖掘與融合意識,建築整體採用苗寨、侗寨風格,既有傳統苗寨傳統建築形式和元素,也有侗寨經典的鼓樓。細節設計上,以質樸的材料,和仿古的砌築方式為主,同時也十分注重特色的圖騰、符號紋樣應用,精雕細琢,苗侗風情盎然。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嵌在圍牆裡的石碾

匠心獨到的設計,自然靈動的整體風貌,使得丹寨小鎮最終獲得了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國際建築協會“金塊獎”。

鳥籠小院

鳥籠小院是以卡拉村手工竹編鳥籠為主題的特色民俗小院,小院木製的院門、歷史悠久的石鼓、鑲嵌著古老陶罐的矮牆、庭院之中隨處可見手工鳥籠的身影,將文化的沉穩和靈動精緻展示。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鳥籠小院外觀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鳥籠小院內飾

造紙小院

古法造紙小院則以石橋造紙為核心主題,以茅草為頂、竹木結構的前廳大門配合籬笆、院牆、幌子和展示架,讓遊客得以在門外一眼就能看到小院質樸的特色。院內各色古法紙張融入各個角落,既具有裝飾效果,又具有濃濃的傳統氣息。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造紙小院作坊

蠟染小院

對於蠟染小院的設計,設計師著重空間功能的刻畫,堅持以實用性為主,觀賞為輔,小院分前後兩院,整體建築借鑑馬家堡。前院以展示、銷售蠟染手工藝品為主,後院則為手工蠟染的全部生產流程展示,適宜的庭院尺度搭配上特色的蠟染布藝和傳統蠟染器具,讓這裡變成一個“蠟染藝術空間”。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蠟染小院庭院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蠟染小院前院

尤公廣場

尤公廣場,佔地2000平米,為丹寨小鎮的主廣場,設計靈感源自“蚩尤節”,整體風格莊重、肅穆、充滿儀式感和神秘感。廣場呈圓形設計,正面一座9米高巍然挺立的三層苗族吊腳牌樓,夾道兩側的8根苗族特色圖騰柱,柱子頂端鑲嵌著由當地非遺傳承手工匠人親自打造的苗族銀帽裝飾,彰顯對遠方賓朋歡迎之意。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苗年廣場

苗年廣場佔地1500平米,其設計靈感來源於與苗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鬥牛活動,以牛頭拼花紋樣作為標誌施以地面鋪裝,鋪裝材料同樣取材當地,4根7米多高的特色圖騰柱與牛頭紋樣設計交相呼應,廣場整體色調亦與小鎮風格相輔相成。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鼓樓廣場

鼓樓廣場,以層高13層的標誌性侗族風格建築——鼓樓為特色,完全遵照當地建築傳統,找當地工匠原封不動還原而造,高約20米有餘,氣概雄偉,飛閣垂簷,型如同寶塔,瓦簷上通過或彩繪及雕刻的形式,呈現著山水、龍鳳、飛鳥、花卉及古裝人物等圖案,設計精妙絕倫,靈動盎然。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錦雞廣場

錦雞廣場的地面鋪裝紋樣提取自錦雞旗上的紋路和元素,靈感取自錦雞舞,這是苗族蘆笙舞中別具一格的傳統舞蹈,源自丹寨苗族支系——錦雞苗族。廣場周邊的皮鼓及闕樓上都描畫有錦雞圖案。

一年遊客550萬,增收近4倍!這個小鎮為何如此火爆?

4、實幹型鄉村文旅項目

深遠的扶貧情懷,踏實的落地操盤,這個萬達一心樸實做內容、做扶貧,“無心”打造的偏遠小鎮——丹寨,最終涅槃成了萬達文旅的真樣板,開創了萬達鄉村文旅綜合體3.0的全新操盤模式。

丹寨項目的成功,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旅遊扶貧項目的成長史,更多的是一個真正重產品、重內容、重運營、重口碑的實幹型鄉村文旅項目的精彩操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