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一篇寫給寶寶的投保攻略(下)|魚小驛

一篇寫給寶寶的投保攻略(下)|魚小驛

小長假結束了,該回來認真工作了喲!

在當 中,我們分析了兒童需要配置的保險有:少兒醫保、意外險、醫療險......

今天, 我們接著聊寶爸寶媽們最為關心的重疾險和教育金!

重疾險

很多家長在為孩子配置保險的時候,第一個都會想到重疾險。歸其原因在於:罹患重疾花費高,是人生最大的風險!

但是,大多數人把重疾險與醫療險混淆了,以為重疾險主要是“解決醫療費用”的,這是一個認知上的錯誤!誠然,重疾險可以解決一部分醫療費用問題,但是主要作用在於:彌補收入損失和後期的康復、護理費用。這些後期的相對隱性的巨大缺口,是社保和商業醫療險都無能為力的! 可以說:醫療險是讓人放心看病,重疾險是讓人安心養病的!

購買重疾險需要重點關注:

1、明確買什麼。時至今日,重疾險在病種這一項上的發展,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病種多的可達一百多種。所以,給孩子買重疾,不一定只選擇冠以“少兒重疾”名稱的產品。病種夠用,包含大部分兒童特定重疾,價格合適,都是可以選擇的。

2、明確買多久。孩子0歲時買的重疾適用一輩子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很多寶爸寶媽在為孩子選擇重疾險時,首選是定期重疾!這樣做的優勢在於:保費低廉,而且在保障到期後,孩子可以根據當時市場上的情況,選擇保障更好的產品。當然,也有寶爸寶媽就直接給孩子選擇多次賠付的終身型重疾險!不管是選擇定期重疾,還是選擇多次賠付的終身型重疾,小驛從一名母親的角度,有如下建議(僅作參考,不喜歡請繞道):

✅ 對於經濟寬裕的盆友,直接給孩子買多次賠付的終身型重疾險,再搭配部分定期重疾,以提升整體保額;

✅ 對於還處於事業上升期的,手頭上暫時不寬裕盆友,可以考慮買定期型重疾險,搭少量多次賠付的終身型重疾險,以降低保費。

兩者的區別在於:定期重疾和終身重疾的權重不一樣。而這樣組合最大的優點在於:既擁有了較高的額度保障;也不會出現一旦保障期間患病,可能終身不能再購買重疾險產品的囧境!至於,為什麼要買多次賠付的終身重疾,小驛在 一文當中,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大家可以回閱!

3、明確買多少。以大家最熟悉,也是最擔心的白血病為例:順利的話,20萬元左右能夠治癒;中高危病情,可能要30萬-50萬元;有些難治療的,上百萬也有可能,且上不封頂。另外,還有後續的其它治療、康復費用,家長照顧孩子的誤工費用等等。所以,小驛一直都主張孩子買重疾,成年前的保額要買足100萬,最少不能低於50萬——就這樣,真要有什麼可能還是不夠用。不要覺得我危言聳聽,不信你自己可以算算!

教育金

在小驛身邊有兩種保險消費觀!一種,家裡保險一大堆,年交保費十幾、二十萬,但卻全是理財類保險,人身健康保障基本為零;另外一種,只做健康保障保險,鄙視一切理財型保險。醬真,這兩種保險消費觀都挺極端的!第一種,缺乏對保險的基本認知;第二種對理財類保險有嚴重的誤解。

如果說人身類保險是對風險和損失的轉移,那麼理財類保險就是對風險的規避。比如孩子的教育、我們的養老,是未來鐵板釘釘的事兒,是剛性支出,沒有人可以逃避。所以,兒童教育金的規化,其本質上是對未來的剛性消費,進行的一種長期資金準備!

購買教育金需要重點關注:

1、正確認識收益。收益高的理財有很多,但是簡單又穩定的就只有保險這一個。如何讓現在的資金,安全的到達未來某個時刻,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是教育金的終極目標!所以,教育金規劃的重點,不是高收益,而是穩定性,以及確定性!

2、量力而行、豐儉隨人。

附:可樂哥的保險計劃

以上就是寶寶常用的幾個險種!購買的順序應遵循“先保障,後理財”

的原則!為了方便大家有個相對直觀、清晰的保障規劃的輪廓,是時候搬出可樂哥的組合保障計劃了!

一篇寫給寶寶的投保攻略(下)|魚小驛

1、此方案僅針對可樂哥本人,不一定適用其他寶貝!

2、此方案中的保險產品,非一次性購買到位!並且隨著時間和具體情況的改變,還在不斷的調整和改進中!

小驛還是要再次強調,因為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需要的保障質量也不盡相同,所以保險方案不能一概而論,生搬硬套!脫離需求只談產品,都是耍流氓!

最後,

願天下所有的寶貝,

都能夠健康、幸福地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