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遠超清華北大!徐志摩與林徽因相識於此,更培養了改變中國的一代

點擊上方,添加頭條號關注,讓我們一起探索世界。

許多人心中都曾有過名校情結。如果一生一定要去一個大學校園朝拜,那一定是這裡。近代以來,許多改變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建築的人都曾在這裡求學,並深愛它。這便是英國的劍橋大學。

遠超清華北大!徐志摩與林徽因相識於此,更培養了改變中國的一代

劍橋大學位於離倫敦不遠的一個劍橋鎮,坐火車一個小時就可抵達。

在這裡,整座小鎮,都是劍橋大學的校區。所以人們常說這裡是城在校中。隨處可見的咖啡館、草坪和書店。如今,學術的氛圍中,更多了一些商業的氣息,不過走在街道上,穿梭於中世紀紅磚牆的教學樓間,仍能深深感受到來自知識的無形力量。

遠超清華北大!徐志摩與林徽因相識於此,更培養了改變中國的一代

來到劍橋,最不可錯過的體驗便是撐篙遊覽劍河,也就是中國詩人徐志摩詩裡的康河。“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如今,在劍橋大學更立有石碑刻著徐志摩的這首詩歌。

遠超清華北大!徐志摩與林徽因相識於此,更培養了改變中國的一代

當年,灑脫隨性的徐志摩,只因欣賞哲學家羅素的學問,便不要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學位,隻身來到了劍橋追隨。卻無意遇見了自己一生的摯愛林徽因。在英國溼冷的冬天裡,他們在溫暖的壁爐旁,談英國文學,談詩歌,談拜倫、雪萊、莎士比亞。

在這裡,林徽因打開了她新世界的大門,不但愛上了英國文學,也愛上了劍橋迷人的景色和優美的建築。多年後,她和梁思成立志要投身建築,併為中國古建築著書立說。

“我曾跟著父親走遍了歐洲。在旅途中我第一次產生了學習建築的夢想。現代西方的古典建築啟發了我,使我充滿了要帶一些回國的慾望。我們需要一種能使建築物數百年不朽的建築理論。”日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讀書的林徽因曾說道。

遠超清華北大!徐志摩與林徽因相識於此,更培養了改變中國的一代

悠悠的樹影,倒映在康河的餘波裡,草坪上三三兩兩看書聊天的年輕人。曾經,在中國那些艱難的歲月裡,正值大好青春的青年人,滿懷抱負,前往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去尋求救國之路。成了真正通曉古今,學貫中西的一代人。

在林徽因16歲隨父親第一次歐洲遠遊時,父親告訴她,一來要她遊覽各個國家以增長見識,二來也可以暫時擺脫家庭的煩瑣生活,擴大眼光,養成將來改良社會的見解與能力。

遠超清華北大!徐志摩與林徽因相識於此,更培養了改變中國的一代

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

“如今我們歸來,一切都將不同。”二十七歲的胡適國外求學回到上海時對友人說到。這些年輕時異國的滋養,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西方歷史文化藝術的啟迪,讓他們日後成為了中國新社會的開創者和奠基者,也在艱難的歲月裡,給他們以安慰。

遠超清華北大!徐志摩與林徽因相識於此,更培養了改變中國的一代

胡適

暖暖春日的陽光下,斑駁的樹影,粼粼的波光,悠悠的歲月。“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段經歷,每一段路,都是人生的給養,都會在以後的歲月裡給你帶來想不到的故事。

*你心目中的名校是哪裡?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聊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