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一款號稱“每個像素點都用物理演算”的2D動作遊戲

一款號稱“每個像素點都用物理演算”的2D動作遊戲

玩起來既魔幻又科學。

在E3的 PC Gaming發佈會上,各種真實感的較量中,有一個復古的像素風遊戲卻意外地吸引眼球——號稱“每個像素都能得到物理模擬”,它叫《Noita》,是一款Roguelite遊戲

“Noita”的本意是芬蘭語中的女巫,聽起來像個崇尚魔法的遊戲,但玩起來卻很科學。像是“爆炸會激起泥土和沙石,火焰會通過藤蔓四處蔓延”這種常見物理效果就不說了,這款遊戲還把細小分子也玩到了極致。

在這裡,一個個液體元素會因為加熱而形成水蒸氣並聚集到天花板上,之後還會隨著時間冷凝變成雨水返回地面。而這種細微而又真實特性,僅僅是遊戲中水元素特性的一部分。

一款號稱“每個像素點都用物理演算”的2D動作遊戲

比如外媒RockPaper就在試玩報告中說到:

“有一次我用魔杖擊中了桌上的一個藥水瓶,隨後瓶體裂開溢出了一些液體,上面依然顯示這是一瓶油藥水,但我將他點燃之後投向怪物卻沒有什麼作用,開發商向我解釋說,因為瓶子裡只剩下幾滴油。《Noita》竟然會計算藥水這樣微小便攜道具的溢出量。”

由此可見《Noita》開發團隊對細節的執著程度了。

一款號稱“每個像素點都用物理演算”的2D動作遊戲

作為一個女巫,你的攻擊方式無非就是通過魔杖釋放法術,但這裡的法術似乎並沒有多少魔幻的成分,魔杖中裡面噴出的都是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質。當然,用魔杖直接瞄準敵人自然是最簡單直接的攻擊方式,但如果熟悉《Noita》的“生態系統”之後你會發現,各種元素之間交互產生的連鎖反應才是這款遊戲真正的精髓。

一款號稱“每個像素點都用物理演算”的2D動作遊戲

從最簡單的先發射油液再發射火球,到噴水之後釋放電流,再到用可燃性氣體填充進整個洞穴來一發瞬間爆炸,元素組合的多樣性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一款號稱“每個像素點都用物理演算”的2D動作遊戲

另外,作為一個Roguelite遊戲,遊玩過程中必然少不了很多看臉的因素。拿到的魔杖中到底能射出什麼東西自然是個未知數,就連魔法元素的拋物線也有著巨大的差異,用一句俗話“曾經頂風射十丈,如今順風呲一鞋”來形容《Noita》魔杖的看臉程度可能是再合適不過了。

一款號稱“每個像素點都用物理演算”的2D動作遊戲

為此,以至於製作方已經暫時取消了隨機魔杖中的變羊功能,據他們的話說:

“因為我們發現玩家總是意外地把自己變成羊。”

《Noita》這款遊戲的開發商“Nolla Games”的全部成員只有三人,這款遊戲也是他們的第一款作品。雖然聽起來初出茅廬,但事實上這三個人加起來已經參與過150多部作品的開發了。

其中一位(Petri Purho)的代表作是《蠟筆物理學》,一位(Olli Harjola)的成名作是在Steam上好評如潮的《The Swapper》,還有一位(Arvi Teikari)開發過一個評價不錯的像素風遊戲《Environmental Station Alpha》。

如果對比這幾個遊戲就能看得出,這次他們的新作《Noita》更像是這三部作品的集大成者,也等於是把這三位開發者最拿手的東西匯聚在了這一部作品之中,

因此這款《Noita》的確是值得期待一下。

不過也許是受到今年E3展前發佈會惡劣的制餅風氣影響,這依然是一部沒有公佈發佈日期的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