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村醫的“最後一班崗” 行醫救人50年


馮練爾,是榆次區長凝鎮溝口村村醫,生在溝口,長在溝口,被村民們親切的稱呼“老馮”。都說“鄉村醫生是農民健康的守門人”,而老馮守著這扇“門”已有47年了。1968年,20歲的馮練爾捧著當時榆次衛校的優秀成績單返村當上了“赤腳醫生”,從此他半醫半農,治病救人,默默地守護著全村鄉親身體健康的第一道關口。|主編:劉昱|責編:張春穎 王琪|山西新聞網特約攝影師:裴曉軍

按照國家的有關政策,老馮早已到了退休年齡,卻因一直無人接班,他又毅然接受返聘,繼續背起了醫藥箱。老馮說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鄉里派個年輕醫生來,把自己的“接力棒”接過去。溝口村是個窮村,8個自然村七零八落地鑲嵌在山坳之中,山上大多是裸露的石頭,很難找到一塊相對完整的坡地,其經濟狀況在當地一直處於落後地位,但村裡因馮大夫而帶來的醫療保障卻讓周邊村民羨慕了許多年。

47年來,一次次調入鄉鎮醫院和入城開診所的機會擺在面前,但鄉親們心中的信任和眼中的不捨,使老馮心意彌堅,更執著地紮根在這個山村。圖為老馮送醫上門為村民檢查身體。


這幾年村裡年輕人出山打工,孩子們出山上學,目前僅留下120多個留守老人。對這些昔日的兄弟姐妹們,老馮按照“新農合”要求制定疾病監測、預防保健等工作計劃,出診探訪,送醫送藥,一絲不苟地站好這“最後一班崗”。田間地壟、村頭巷陌,到處都有老馮探病送醫的身影。

老馮和老伴兒在村衛生室清理衛生。

老馮在村民家中介紹”新農合“惠農政策。

在衛生室老馮為村民診斷病情。

在衛生室為患者開方取藥。

老馮在衛生室為村民診斷病情。

在衛生所外對患者再三叮嚀醫囑。

老馮在自家院裡整理今年收穫的玉米。按照“新農合”的有關政策,老馮每年能領到4800元國家補貼和1000餘元的醫藥補貼,其餘靠自己種的11畝坡地玉米來貼補家計。

老馮在村衛生室為患者把脈。

在衛生所外再三叮嚀醫囑。

老馮在藥房裡規整藥品。因資金緊張,衛生室裡只備放著不到兩千元的藥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