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蓄勢待發

2017年,權益資產表現突出,港股與A股藍籌股指漲幅居前,新興市場的巴西、印度以及東南亞股市,以及歐美日韓等發達股指也有較好的漲幅。大宗商品分化,基本金屬大幅上漲,貴金屬與原油溫和上漲,部分農產品小幅下跌。歐美債市略有上漲,國內債市小幅下跌。外匯方面,美元指數跌幅較大,歐元、英鎊、澳元以及人民幣兌美元顯著升值。不動產方面,2017年一線城市中廣州漲幅居前,北京、深圳略漲,上海房價基本持平。展望下週,因聖誕節假期和稅改落地後的利好兌現,海外市場整體或震盪。國內情況,PMI顯示12月景氣與11月相當,新出口訂單指數明顯好轉。

2017年12月,國內股債市場都幾乎在調整中度過,商品市場反而相對較好,其中有色、黑色以及黃金等都出現了較為顯著的上漲,但這種格局因內在的悖論而難以持久。回顧12月,A股主要指數幾乎都在橫向震盪,除創業板在近期創下新低之外,其餘指數都在區間中位或上限附近,而國債市場的長端國債收益率也基本得到控制。現在股債市場由弱轉強或缺乏一個元素,即流動性預期的改善。總體研判,A股及債市短期或將維持震盪行情,指數空間有限,而一季度流動性如果改善,兩者或將由弱轉強。

具體來看,A股基本面預期變化不大,較低風險偏好以及A股流動性緊張可能抑制市場表現。短期看,市場延續震盪局面,下跌風險不大,而遇下跌或可加倉。建議均衡配置,以金融、消費和成長三架齊驅,週期板塊因臨近春節,交易難度或上升。

港股在有估值與盈利支撐的條件下,調整幅度或有限,遇調整是加倉良機。從結構看,受益於內地經濟改善的相關標的可能會受到盈利與估值的雙擊,彈性也相對更大。

債券方面,國債收益率大幅走高概率或不大,國債利率在12月有所抑制。總體研判,關注10年期國債利率左側配置時機,暫時仍以短久期、高等級信用的防守配置為主,高度關注一季度流動性狀況。

隨著原油供需基本面出現持續性改善以及減產協議正式延長至2018年底,看好油價中樞緩慢抬升。短期來看,當前油價下美國原油產量有望抬升,鑑於減產協議結果已基本被市場預期,若後續短期內沒有明顯的催化劑,油價上漲動力或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