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再看《手機》,發覺了馮小剛滑頭和曖昧


早在五六年前,也就是本科的時候,看過了馮小剛在2003年的電影《手機》,那時候不知道這件事和崔永元竟然有這麼大的牽連,更不知道這部電影直接影響了崔永元此後十幾年的生活,不管是家庭、事業,還是自己的心理健康,我那時候還只是把它當做一個反映現代通信技術的社會問題片,因為手機和網絡即時通信的發達,勢必會改變原先的人際關係,正如片中費墨說的一句話“太近了,近的人都喘不過氣嘍!”

再看《手機》,發覺了馮小剛滑頭和曖昧

但是如今再次觀看時,結合崔永元爆出的一系列事件,以及對《手機》和崔永元的複雜關係的瞭解,這部電影成為了一個十足的怪物,一個模稜兩可的道德審判,沒有人可以從這部電影中確切知道導演馮小剛到底想要說些什麼,這在他兩年前的電影《大腕》中卻迥然不同,那部電影真正批判了現代傳媒和廣告效應,把社會的荒唐和可笑悉數抖落,直到你發現:所謂的社會熱點,其實就是一次巨大的營銷事件。

再看《手機》,發覺了馮小剛滑頭和曖昧

而《手機》這部電影卻截然不同,這是一個藉助手機通信講述婚戀關係的倫理片,片中嚴守一歷經了三個女人,前妻於文娟,雖然對這個角色刻畫不多,但是從嚴守一奶奶的態度來看,這個女人絕對是個負責顧家的好媳婦;而第二個女人是直接導致嚴守一婚姻破裂的武月,由范冰冰飾演,她是一個出版社的編輯,但是卻和嚴守一保持了三年多的婚外情關係,是個十足的小三,而從最後來看,她也城府頗深,有膽識有手腕。

再看《手機》,發覺了馮小剛滑頭和曖昧

最後一個女人是徐帆飾演的沈雪,這個女人是嚴守一在和於文娟離婚後,找到的女朋友,他在沈雪身上看到了於文娟的影子,覺得他是個顧家、賢惠的女人,和武月不同,她會想著嚴守一,很多事為他考慮,而不像武月那樣只顧及自己的念頭。

再看《手機》,發覺了馮小剛滑頭和曖昧

而從這裡也看出了嚴守一的婚戀觀:找媳婦——那種可以與之相伴一生的女人,儘量找相貌平平但是賢惠周到的女人,也就是心心念念想著丈夫,而自己又不會朝三暮四;但是在穩定的婚姻之外,還需要一個熱情火辣、性感誘人的年輕女郎,對於她,不需要什麼賢惠顧家,只需要一夜瀟灑。

再看《手機》,發覺了馮小剛滑頭和曖昧

而在武月最後的威脅後,嚴守一和沈雪也走向了分手,而他自己那著名主持人的位子也被迫拱手相讓給了武月。

在《手機》裡面,這種婚戀觀也同樣複製到了節目策劃人費墨的身上,他雖然總是找藉口說自己和女學生只是“談而論道”,但是最終還是因為和女學生掰扯不開的關係,毀了自己的家庭和人生。

這兩個社會上層文化精英式的中年男性,都經歷了這些破事,在《手機》中,這彷彿就是一個必然且不可逃避的事實,更為無恥地是:費墨在事情敗露之後,竟然將這個“罪責”放到了手機頭上,因為在他看來,如果是在中國古代科舉制的時候,上京趕考兩三年,在外面再怎麼花天酒地,家裡的黃臉婆也不知道,簡而言之:手機誤我!

再看《手機》,發覺了馮小剛滑頭和曖昧

這些中年男性精英分子掌握著社會上的絕大部分資源,他們只要防護措施做得好,在外面有幾個小三並不困難,社會話語權、財富、人際背景,每一項都足以讓出軌慾望分分鐘膨脹,僅就這一點來說,馮小剛的《手機》並不虛假,它所反映的事件有著最基本的社會劇情,如同《蝸居》中的宋思明一樣,坐擁寬大的房子,開著路虎越野車,還在房地產調控這塊有著相當大的權力和手腕,

想要沾花惹草,從來只需要一個眼神。

但是馮小剛無意探討“這些男人”在飼養小三時的複雜內心,以及在志得意滿後對於社會的遊戲態度。

再看《手機》,發覺了馮小剛滑頭和曖昧

《手機》對於“嚴守一們”更多的敘事策略是:我的確希望可以堂堂正正搞外遇,可惜沒有一個老婆願意我這麼做,那麼我只好退而求其次,和性感女郎到賓館偷腥,即使事情敗露,那麼也不覺得自己錯了,我可以再去找下一個“於文娟們”,反正憑藉我的身份,我可以這麼做啊!但我卻是一個“顧家”的男人,當我前妻有了我的孩子,我必會傾盡全力照顧她們;當前妻沒工作了,我也要冒著風險給她找工作。總而言之:

我雖然壞,但是作為“男人的責任”,我一個都不落下!

再看《手機》,發覺了馮小剛滑頭和曖昧

這種充滿男權意味的潛敘事,其實在昭示著一個被他們默認的事實:所謂的“男人的責任”是我可以用經濟物質罩著一切;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在我們辛苦拼搏一切後,我們也有“男人的特權”,那就是可以在妻子不知情的情況下偷腥沾葷。

因為在馮小剛的鏡頭下,嚴守一併不是一個負面人物,他照顧老家的親戚,對奶奶十分孝敬,對於前妻呵護備至,對於兒子更是得忍受想見而不能見的痛苦;費墨也同樣如此,雖然他最終被妻子識破和女學生的姦情,但是他卻總是為自己辯護,說他本來是要開房,但是經過艱難的思想鬥爭,他最後還是止步於和女學生“談而論道”,所以,其實他是被冤枉的。

再看《手機》,發覺了馮小剛滑頭和曖昧

這種做了婊子還立貞潔牌坊,偷了葷腥還說是魚自己跳到嘴裡的,完全是一種虛偽和狡猾

,然而馮小剛處理嚴守一和費墨並沒有像處理《大腕》中的王小柱,也沒有像處理《天下無賊》中的黎叔,他是用一種淒涼、殘酷和無奈的情緒氤氳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

那首《牛三斤》的戲謔歌詞竟然被處理成了一種輓歌和哀悼,而嚴守一作繭自縛的結局,在馮小剛的滑頭和曖昧態度中,竟然平添了幾分受害人的意味,彷彿是手機和現代通信殘害了這個精英分子,彷彿一切的苦難和惡果都不是嚴守一的自作自受,而是被人栽贓陷害。

再看《手機》,發覺了馮小剛滑頭和曖昧

這種混亂而毫無批判態度的處理手段,連同崔永元最近爆出的事件連起來看,更是讓人哭笑不得:銀幕外,原本無辜的人卻被“陷害”成搞小三的渣男;而銀幕內,原本自作自受的渣男,卻被洗白成一個有苦說不出的怨男。

這個社會,真的很奇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