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坐擁南寨山,懷抱三十六腳湖!這座帶有神祕色彩的平潭古村落,值得一去……

盛夏,

一顆出遊的心又蠢蠢欲動。

想找一座山,在山頂上眺望遠方。

想找一座古村落,過上幾日簡單質樸的生活。

山利村雖不如貓頭墘依山伴海,也不像磹水村毗鄰長江澳,但它擁有風景名勝南寨山,有著得天獨厚的奇山異石。

坐擁南寨山,懷抱三十六腳湖!這座帶有神秘色彩的平潭古村落,值得一去……

山利村全景

山利村位於北厝鎮東部,東鄰美樓村,西與蘆山村毗鄰,南接敖東鎮,北與湖西村相接。坐擁南寨山,懷抱三十六腳湖,還有得天獨厚的森林和石林資源……這一切,都為這座遺世獨立的古村落添上一抹神秘的色彩。

宛如世外桃源的古村落

坐擁南寨山,懷抱三十六腳湖!這座帶有神秘色彩的平潭古村落,值得一去……

走進北厝鎮山利村,宛如誤入世外桃源。這裡處處散發著清新的泥土芳香,牛羊低頭吃草,蜂飛自在蝶舞。一路上,樹木蔥鬱,綠蔭遍地,夏意甚濃。香樟樹、榕樹、芒果樹經過細雨沖刷,愈發顯得生機勃勃。沿著石板鋪就的蜿蜒古道,穿過一排排青瓦石厝,不一會兒就到達山利村的村中心。

村中心有一座200多年曆史的石頭房,門前尚堆著零零散散的老舊農耕物件,探頭環視屋內,早已是人去樓空。

坐擁南寨山,懷抱三十六腳湖!這座帶有神秘色彩的平潭古村落,值得一去……

300歲“高齡”的老榕樹

老屋房前,安靜佇立著一棵參天大榕樹,歷史的厚重與時光的斑駁交疊刻畫在枝幹上,如歌似泣。樹上掛著一盞盞紅豔豔的小燈籠,遠遠望去,似是掛在樹上的祈福牌,默默為村民祈求幸福與安康。

據區林業部門的調查,這棵榕樹已然是一棵300歲的老樹。老樹早已被村民們視為村子的守護神,成為當地的一大標誌。

老樹三百餘年世代守護

老樹像一位慈祥的老者,默默守護著這座古老寧靜的小村落,傾聽著村民們的光陰故事,凝望著300餘年來山利村的發展蛻變。坐在樹下乘涼的村民鄭福平告訴記者,山利村是平潭最早種植榕樹的地方之一,現在嵐島大多數的榕樹都是從山利村種植出去的。

坐擁南寨山,懷抱三十六腳湖!這座帶有神秘色彩的平潭古村落,值得一去……

村民鄭福平介紹300年老樹歷史

百年風雨,百年滄桑,駐足於蒼翠挺拔的老樹下,時光也彷彿就此靜止,耳畔有微風吹過,鼻尖有微微溼意。輕撫樹幹,氣根與枝幹交織,根如蟠龍,皮若裂巖。儘管樹齡已達三百年,但老樹仍然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的綠葉掛滿了枝頭。

村委會主任陳碧金介紹,這棵老榕樹非常具有靈性。上世紀70年代早期,老榕樹的樹心曾乾枯過。而老榕樹幹枯的原因,正是樹後這棟古厝人家人口遷移無人灌溉導致。但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有戶人家住進了這座房子,老榕樹竟又漸漸長出樹心,重煥生機。1993年,樹旁再起石厝,隨著年復一年人流量的增加,老樹也越來越蔥鬱,長得越來越挺拔。

坐擁南寨山,懷抱三十六腳湖!這座帶有神秘色彩的平潭古村落,值得一去……

村民們對老樹仍心有眷念,村民李小斌正是其中一個。雖已搬離古村,但每年返鄉時,他都會來看看這棵老榕樹,在樹下坐一坐,與妻兒講述他與老榕樹的光陰往事。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對於北厝鎮山利村人而言,鄉愁,恐怕就意味著村裡那棵300餘年的老榕樹。老樹無言,卻記錄著時光,鏈接著記憶,枝葉葳蕤,沉默安詳。

怪石天然石景活化山村

古樹靜謐深邃,村落寧靜安詳。山利村雖不如貓頭墘依山伴海,也不像磹水村毗鄰長江澳,但它擁有風景名勝南寨山,有著得天獨厚的奇山異石。

坐擁南寨山,懷抱三十六腳湖!這座帶有神秘色彩的平潭古村落,值得一去……

怪石嶙峋

“石之美在乎其形,形之勝在於其神。”平潭人常言,南寨山的石頭都是“活”的。所謂“活”,即是“活靈活現”之意,其擬人狀物往往形神具備、千姿百態。在這裡,同樣一個石頭,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造型,可謂景隨步移,一石數景。

坐擁南寨山,懷抱三十六腳湖!這座帶有神秘色彩的平潭古村落,值得一去……

有著“石頭動物世界”“石頭公園”和“石景大觀園”美譽的南寨山,花崗岩密集成林,層層疊疊,奇洞交錯,綠樹掩映。一路前行,一路遊覽南寨山各處鬼斧神工的石景。

坐擁南寨山,懷抱三十六腳湖!這座帶有神秘色彩的平潭古村落,值得一去……

海蝕風化石“阿凡提”

“這個孤獨的阿凡提,有著很神奇的傳說。據說,只需要摸一摸他的鼻子,就能夠升官發財。因此每年來此的遊客,都會在他的鼻子上摸上一摸。”陳碧金說,最為有趣的當屬情人石系列。兩石分散各距百米,卻相依相靠,酷似一對情人幽會。根據傳說,觸摸石頭,便可得到永恆的愛情。

坐擁南寨山,懷抱三十六腳湖!這座帶有神秘色彩的平潭古村落,值得一去……

情人石

平潭經典石景之—的駱駝峰,同樣為山利村所有。在上世紀90年代王佗、何凡能等人著述的《平潭旅遊資源一覽》中記載:“駱駝石”位於山利村門前山上。從敖東至城關的公路往東眺望,只見山上正有一峰駱駝朝南蹲坐著,體型雄壯,神態安詳,背上伏一石如蛙,別有情趣,它也曾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觀光采風,是平潭最為著名的一處石景。

坐擁南寨山,懷抱三十六腳湖!這座帶有神秘色彩的平潭古村落,值得一去……

惟妙惟肖的石景,美麗動人的傳說,都深受當地人和遊客的喜愛。導遊楊佳華正帶領著遊客前來南寨山觀賞,對此她深有感觸:“平潭是世界象形岩石之鄉、世界奇巖之城,而擁有著眾多岩石的山利村不管是歷史還是風光,都算得上是一個值得留戀的地方。”

百年古村古韻留存

平潭最廣的是海,最美的是石頭厝,山利村的石頭厝,卻又別有風情。記者跟隨同行的平潭籍臺胞李振瑄,去往其爺爺李登瑞的古厝。李登瑞是北厝鎮山利村人,早年赴臺並定居臺中。

坐擁南寨山,懷抱三十六腳湖!這座帶有神秘色彩的平潭古村落,值得一去……

古老的石厝宛如時光的大門,讓你踏進歲月。遠遠打量李登瑞的石厝,紅磚瓦、青石條,馬鞍形風火牆,M字形屋頂,都昭示著這座古厝的古樸歷史感。近兩米高的木門上貼著對聯,抬腿走進屋內,大廳陳設老舊,物件器具的使用仍保持在上個世紀的模樣,甚至連樓梯都由石條搭成。

李振瑄每年都會定期回鄉看看老房子。他說:“這是我們家族共同的根,是我們幾代人心血的凝結,也是我留在平潭的老家。”山利村裡,上個世紀赴臺的平潭人較多,後定居臺灣的已約有四五百人,這是其他村不可比擬的優勢。飲水思源,留在臺灣的山利人,再度攜子孫返回嵐島並參與建設。

從老房子的後院放眼望去,同款建築風格的古老石厝一座又一座映入眼簾,馬鞍形風火牆、M字形屋頂與人字形屋頂交相輝映。在綠樹掩映下,頗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味道。靜靜凝視,不免有種憑弔歷史之感。村中有老樹,古厝有人家,山水相輔,遺世而獨立。

  • 來源:平潭時報
  • 文字:見習記者 林曉玲 林祥鷺
  • 圖片:念望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