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桐梓萬毅:用心為群眾做好每一件事

萬毅:用心為群眾做好每一件事

“小萬,快來家裡坐坐!”

“要得,我先看看牛的情況。”

一大早,幫扶幹部萬毅就來到新站鎮四興村田壩組貧困戶楊代欽家裡,習慣性地先去看看楊代欽餵養的牛的情況。

桐梓萬毅:用心為群眾做好每一件事

今年47歲的萬毅是新站鎮棚改辦主任,曾經在縣農牧局工作過的他對於農業和養殖業較為在行。他幫扶的8戶貧困戶多數已發展了相關產業。

來到楊代欽家的牛棚,萬毅一邊仔細察看牛的情況一邊給楊代欽指導:“這個養牛很講究的,首先你要給他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每天餵養的飼料也要注意分量,裡面要適當的放鹽……這個地方還是有點小,所以這個棚還得改一改,我再去給你諮詢一下有啥補助沒。”

“要得要得,多虧了你經常來給我指導喲。”楊代欽笑呵呵地說。

桐梓萬毅:用心為群眾做好每一件事

居住在田壩組的楊代欽一家有5口人,兩個女兒和兒子分別在北京和河北打工,家裡就剩他和妻子。2014年因為缺資金被識別為一般貧困戶後,在脫貧政策和幫扶幹部的幫助下他開始幹起了養殖,從最開始只有兩三頭牛到現在發展到了30頭牛,如今已脫了貧。

說起幫扶幹部萬毅,楊代欽和妻子是讚不絕口。“搞養殖必須要懂技術,雖然我自己搞了好些年,但是萬主任是行家經常來給我指導,才能養得更好。”

每一次下組,萬毅首先要把最近的相關政策“吃透”,然後才去給群眾們宣講,根據每家每戶的實際情況來實施精準幫扶。

桐梓萬毅:用心為群眾做好每一件事

同樣居住在田壩村的周大友也是萬毅幫扶的貧困戶,一家三口,兒子周顯國平時就在家附近打零工,2016年雖已脫貧,但萬毅還是竭盡所能地想幫他們多增加一些收入,以便過上更好的生活。今年4月,該鎮的肉牛基地落戶該村,既然是肉牛基地,那飼養牛就需要大量的飼料,根據實際情況和就近原則,周邊許多農戶都種上了“俊草”。種植的“俊草”由華農俊草公司來統一負責,為農戶提供“俊草”和化肥等原料,並且按照種植一畝地“俊草”2000元的價格承包給農戶,農戶就負責日常管理,最後公司來統一收購。萬毅考慮到周大友家中的情況,決定來到周大友家中和他們商量,建議他們也種“俊草”。如今周大友一家種了20畝“俊草”,還養著蜂,一年下來除去請工人的錢也能掙上一些,日子是越過越好。

桐梓萬毅:用心為群眾做好每一件事

“萬大哥一有啥就想到我們,經常來家裡關心我們,真的很感謝他。”周顯國感激地說。

作為該鎮棚改辦的主任,萬毅不僅是貧困戶心中的“技術能手”,更是領導和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除了對接幫扶的貧困戶,萬毅還要負責鎮上的棚改事項和新站“特色小城鎮”建設,每天的工作量巨大,經常忙到凌晨。

去年7月底開始,萬毅開始牽頭負責新站鎮“特色小城鎮”棚改工作,涉及300多戶,不僅工作量巨大,且事務繁雜。說起這次的棚改工作,萬毅回想起仍然覺得不容易。

桐梓萬毅:用心為群眾做好每一件事

徵拆遷工作涉及的戶數較多,難免有部分群眾不願意,也不理解,看到這個情況,萬毅下定決定,一定要把這個工作幹好。萬毅便挨家挨戶的宣傳政策,和群眾談心、讓群眾瞭解。這一來二往,時間長了,群眾慢慢地也開始轉變思想了。最終,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特色小城鎮”完成了361戶的徵拆工作,才得以讓其他相關工作順利進行。“萬主任搞這個工作確實不容易,我們要支持,他辦事,我們都放心。”村民王先志對“特色小城鎮”的建設十分支持。

萬毅說,搞棚改工作跟脫貧攻堅一樣首先一定要吃透政策,然後去跟群眾算對比賬,要讓他們清楚的明白修建特色小城鎮對新站未來的發展是有利的,自己居住的環境變好,公共設施也齊全了,群眾自然就支持了。

桐梓萬毅:用心為群眾做好每一件事

如今,萬毅不僅每天都要前往“特色小城鎮”施工現場查看建設進度,對接個部門協調工作,更時刻關心著貧困戶的後續發展,竭盡所能給他們提供幫助,儘管工作量巨大,他從來不抱怨,只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記者 楊夢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