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獼猴桃膨大劑確實不是好東西,但對這個品種來說卻能夠相得益彰

獼猴桃膨大劑確實不是好東西,但對這個品種來說卻能夠相得益彰

目前,獼猴桃正處於果實膨大期,再過2、3個月左右的時間獼猴桃又將開始大量上市。近年來我國 獼猴桃產業發展迅速,不但總產量一年比一年高,而且品種也多種多樣,紅心的、黃心的、綠心的在市場、超市都能買到,而作為消費者,咱們更關心的還是品質問題。

獼猴桃膨大劑確實不是好東西,但對這個品種來說卻能夠相得益彰

說到品質問題,獼猴桃膨大劑是一個不得不提的話題。早在2011年就網絡上就有一篇《請不要再買獼猴桃!!(必轉)》的文章刷遍了朋友圈。文章中提到獼猴桃都是依靠膨大劑增產,又列舉了膨大劑的種種危害……

獼猴桃膨大劑確實不是好東西,但對這個品種來說卻能夠相得益彰

之後各大獼猴桃產區也先後出臺過多條獼猴桃禁止使用膨大劑的公文。

獼猴桃膨大劑確實不是好東西,但對這個品種來說卻能夠相得益彰

隨著獼猴桃產業的快速發展,圍繞獼猴桃膨大劑的爭議從未停止過……

膨大劑確實不是什麼好東西

其實常用的獼猴桃膨大劑主要成分是氯吡脲,是一種在世界上廣泛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我國允許氯吡脲在獼猴桃、西瓜、甜瓜、葡萄等水果上使用,但是對於用量具有嚴格的要求,在用量要求範圍內使用的話,一個月內氯吡脲就會降解,對於食品安全來說是沒有多大影響的。

但是大部分水果使用氯吡脲來膨大果實都是要以犧牲果實口感品質為代價的。比如金豔獼猴桃(黃心)使用膨大劑(合理劑量)後會導致畸形果、空心果增多,果味淡、口感差,果實木質化嚴重。

這麼看來,膨大劑雖說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大壞蛋,但是確實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獼猴桃膨大劑確實不是好東西,但對這個品種來說卻能夠相得益彰

獼猴桃膨大劑確實不是好東西,但對這個品種來說卻能夠相得益彰

在這個品種上,膨大劑卻與它相得益彰

然而膨大劑(氯吡脲)對於另外一個品種的獼猴桃——紅陽(紅心)而言,卻確實能夠做到相得益彰。紅陽獼猴桃在合理劑量範圍內使用膨大劑,不但不會有任何負面影響而且可以使果實增大、增甜,顯著提升品質,提升商品性!

獼猴桃膨大劑確實不是好東西,但對這個品種來說卻能夠相得益彰

紅陽獼猴桃是一種早熟紅心獼猴桃品種。由於其酸度低、甜度高、上市早等特性在獼猴桃品種中人氣頗高。但是這個品種也具有果實小,管理難等一系列缺點。特別是在於果實個頭太小的方面,讓本來產量就不高的紅陽獼猴桃更加沒有商品性。而由於早熟的特性又讓本就以高甜度為主打的紅陽常常在糖分積累不足時就採摘上市,導致果品甜中帶酸影響口感。

而獼猴桃膨大劑(氯吡脲)正好可以解決上面所說的幾個問題。

獼猴桃膨大劑確實不是好東西,但對這個品種來說卻能夠相得益彰

獼猴桃膨大劑確實不是好東西,但對這個品種來說卻能夠相得益彰

值得注意的是,在紅陽上使用獼猴桃膨大劑(氯吡脲)必須要選擇合適的時期和嚴格控制用量。使用氯吡脲濃度應為5~20mg/L,使用時期是在花後15~25天,這時正值果實的快速生長時期,氯吡脲可以讓這時果實中的細胞變大變長,而且可以像磁鐵一樣,把獼猴桃葉片中產生的養分吸收到果實中,從而讓果實變大,變甜。而且等到果實長大采摘,氯吡脲也都降解得差不多了。

一旦過量使用則會導致紅陽果實變酸,口感差,外形畸變,空心果增多,貯藏期縮短等等一系列問題。而這樣的獼猴桃也就毫無商品性可言了,而且還會產生農藥殘留,造成食品安全!

因此,在購買紅心獼猴桃的時候不要再一聽到膨大劑就望而卻步了,只要是果形好,口感好,又甜又香的紅陽獼猴桃,就儘管買來吃就好了!

獼猴桃膨大劑確實不是好東西,但對這個品種來說卻能夠相得益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