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夏季養殖南美白對蝦為什麼容易偷死?做好這點,成功率或提高30%

夏季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什么容易偷死?做好这点,成功率或提高30%

幫邦小魚兒

拉您進養殖交流群

自從1988年7月,南美白對蝦從美國夏威夷引進我國以後,對蝦養殖業在我國蓬勃發展。中國目前已經是全世界養蝦面積最多,產量最大的國家。養殖戶結合幾千年水產養殖的經驗,總結了很多經典的養殖技術口訣,比如:養蝦先養水,養水先改底。

今天我要說的是,根據蝦本身的生活習性,來分析底質惡化,對蝦生存的直接影響。

一、再次認識南美白對蝦

南美白對蝦,學名凡納對蝦,原產南美洲的太平洋海域,主要分佈在美國西部太平洋沿岸熱帶水域,從墨西哥灣至秘魯中部都有分佈,以厄瓜多爾附近的海域最為集中。

夏季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什么容易偷死?做好这点,成功率或提高30%

左圖:南美洲 右圖:厄瓜多爾

南美白對蝦屬於比較低等的節肢動物門,防護能力弱,全身上下能夠給自己提供保護的只有額尖和尾尖。當受到危險的時候,會利用身體的彈跳逃避。在彈跳的過程中,身體的額尖或者尾尖可能會扎到攻擊者。這就是蝦僅有的被動防禦手段。

因此南美白對蝦在野生環境下,白天大部分時間都是靜伏水底,把自己埋在沙土中,晚上才活動頻繁。雖然經過多年的養殖、馴化,南美白對蝦白天也出來活動、攝食。但是愛鑽泥巴、愛鑽沙的習慣還是沒有改變。一旦吃飽,就喜歡鑽到泥巴里躲起來。在養殖密度比較高的情況下,地盤小,鑽到泥巴中的往往都是大蝦,小點的靠邊站。

二、白蝦是怎麼鑽沙的

首先蝦通過游泳足往後扒沙,挖坑,同時下潛,最後連鰓部都埋在土中,只留兩個眼睛和觸鬚在外面,觀察情況。

三、底質惡化使蝦中毒發病的機理

我們都知道,天氣越熱、水溫越高,底質越容易變差。底泥中的有機質發黑發臭,產生甲烷、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的物質。當蝦鑽入到這種泥巴中時,硫化氫等就會隨著蝦呼吸的水流,進入蝦的鰓部,從而進入血液循環,引起蝦中毒。

其實硫化氫中毒的機理和亞硝酸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機理一樣,都是先與蝦的血藍蛋白結合(人是血紅蛋白),使其失去載氧能力,導致蝦生理性缺氧。中毒後的蝦在淤泥中,處於昏迷狀態,並逐漸死去、爛掉。

四、實驗驗證黑臭底泥對蝦的影響

為了證實發臭的底泥對蝦的影響,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選取一條正常的蝦,將其放入裝有黑臭淤泥的玻璃缸中,蝦很快就潛入泥土中隱藏。

一個小時後再取出觀察,我們發現,蝦的肝胰臟已經出現發紅的症狀,表明蝦已經開始中毒。通過實驗的方式,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發現,當蝦鑽入黑臭的淤泥中,很快就會出現中毒的症狀。

五、蝦中毒死亡為什麼難以被察覺

因蝦是鑽入淤泥中,被淤泥包裹,所以蝦死後一般不會上浮,並逐漸在淤泥中腐爛。所以一般情況下,在料臺、水面都察覺不到死蝦的出現。只有在中間通過拋網、刮底才能發現死蝦。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蝦農在整個養殖過程中沒有看到死蝦,但是抓的時候,才發現蝦比自己預計的少很多,而且料比又很高,關鍵問題就在這裡。

六、如何觀察判斷底質是否惡化

在養殖中後期,由於蝦吃料增多,池塘累積的汙染物,超過池塘的自淨能力,池底就會發黑髮臭,氨氮、亞硝酸、硫化氫升高。那麼如何判斷底質是否惡化呢?

1、看料臺是否被糊住

底質開始惡化,最明顯的標誌就是料臺被糊住,提料臺比較重。有經驗的人都知道,養殖前一個月左右,水體、底質都比較乾淨,料臺都比較乾淨。隨著養殖時間延長,池塘有機質增多,料臺逐漸被糊住,不透水。主要是因為養殖中後期底質、水質惡化,纖毛蟲大量附著,堵塞網眼引起的。

為什麼說底質惡化了,就容易長纖毛蟲呢?這得跟纖毛蟲的生活習性說起。

認識纖毛蟲:纖毛蟲是一類單細胞真核生物,大多數纖毛蟲在生活史的各個階段都有纖毛,全世界已知的有8000多種。而養殖中比較常見的有聚縮蟲、累枝蟲、鐘形蟲等(本文中所說的纖毛蟲主要指著這幾種)。

纖毛蟲大部分靠攝食水中有機質、細菌、藻類、原生動物等生活。當池塘底質惡化、水質汙染,有機質增多,纖毛蟲可攝食的食物豐富,它們就會大量繁殖。表現出來的現象就是蝦體、料臺、柱子、臺階等地方長出大量纖毛蟲,表面有種毛毛的感覺。當這種現象出現時,就要注意,池塘的底質已經開始惡化了。

2、底質惡化比較嚴重時候的表現

當發現池子中間不時有氣泡冒出,就表明池底惡化已經非常嚴重了。主要原因就是池底淤泥有機質增多,甲烷菌、硫化細菌等大量繁殖,產生甲烷、硫化氫。當氣體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會從淤泥中鑽出,產生氣泡。

3、判斷底質好壞最直觀準確的方法

判斷底質好壞最直觀的方法就是挖底泥觀察,可以通過看顏色、聞氣味來判斷。當挖出的底泥發黑發臭的時候,這時候蝦是很難健康生存的。

七、預防底質惡化

那麼在養殖過程中,如何防止底質惡化呢?下面提供一些思路給大家參考:

1、放苗前,可以通過清洗池塘、曬塘的方法(大家都懂的);

2、養殖過程中,合理投餵,減少殘餌;

3、硬件改良,有條件的池塘可以考慮土池中間排汙,或者中間抽汙,目前已經有少量客戶使用,效果不錯。既可以減少有機質汙染,又可以明顯的控制氨氮、亞硝酸鹽的升高。

4、投放具有改底功能的魚類,比如單性羅非魚,或者海大百容鯽魚苗,每畝300-500條,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底效果。

5、對於精養池塘,可以大量使用具有氧化性的改底產品。

有機質在厭氧環境下發酵,發黑發臭。我們通過氧化劑將底泥氧化回來。。這個方法也可以用來判斷氧化型改底產品質量的好壞。

八、改底效果不明顯

一、使用的產品質量比較差,含量低、難以起到改底作用;

二、使用改底產品的數量和頻率不夠。

我們來分析下:有的人可能一個禮拜改底一次,一斤產品用到幾畝。到底合不合理,我們來算下。一般一斤裝的增氧改底產品,一包大概有500-600粒。一畝地667平方米,1畝用1包的情況下,一個平方米分不到一顆的改底產品。

想想中後期我們每天要投餵多少飼料?池底的淤泥可能有幾千、上萬斤。一個禮拜用幾斤的改底產品,能把幾千斤的淤泥氧化嗎?能起到改底的作用嗎?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很多精養塘的高手,在養殖中後期都是每天使用增氧改底產品。通過增加使用頻率,提高使用量,從而起到改底的作用。這裡結合大量一線養殖高手的做法,總結了以下養殖中後期的改底方案,供大家參考:

1、多使用光合細菌,比如海聯科益水光合素,2.5L每畝,每週一次。

光合細菌是一類以光作為能源、能在厭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條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機物、硫化氫、氨氮等作為供氫體兼碳源進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能夠起到淨化水體、改良底質、預防疾病的作用;

2、養殖中後期,每天使用粒粒氧1包/畝,增氧改底,可以在晚上十點後使用,在淤泥集中區域撒改底效果更好。

3、每三天使用一次強氧化劑改底產品,在淤泥集中區域使用。

“幫邦水產6.18 年中大促”

現金直降,全年最低價,聚惠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