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迎鋰電物流智能化浪潮 中鼎集成簽單金額近5億元

摘要:馮一新表示,2017年中國鋰電池銷售收入達1589億元,比2016年的1330億元,同比增長19.5%。未來幾年,隨著鋰電市場投資擴產高熱,企業降成本的壓力隨之提高,越來越多的新能源客戶需要配套物流系統,用於提升企業效益。

迎鋰電物流智能化浪潮 中鼎集成簽單金額近5億元

無錫中鼎集成技術有限公司亮相CIBF 2018

在智能製造發展的浪潮中,人工效率低、產品不達標、不安全、費用高等因素推動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借“智能”之力破繭成蝶,智能物流市場迎來爆發期。目前國內鋰電自動化設備成為需求的主力軍,預計2016-2020年,動力鋰電池投資複合增速達50%。從生產自動化到物流自動化,鋰電工廠智能物流升級改造進入景氣上升週期。

迎鋰電物流智能化浪潮 中鼎集成簽單金額近5億元

中鼎集成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馮一新與電池網交流

鋰電池生產設備在生產環節直接影響鋰電池的生產效率、安全性能及使用性能,任何環節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爆炸、起火等危險產生。這使得電池在生產、存儲、輸送、防護的過程對物流集成技術要求極高,各項工藝的精準完成以及各工藝環節之間的快速切換對自動化生產物流裝備及系統集成技術要求極為苛刻。電池網從無錫中鼎集成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鼎集成”)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馮一新、總工程師趙頤處瞭解到,目前在電池行業,如雙鎧裝防護、滅火器等具有極高的安全防護方案領域,中國在國際市場佔領先地位。

據馮一新介紹,中鼎集成業務遍及新能源、鋰電、汽車、食品、冷鏈、醫藥、機械、造紙、能源、化工、服裝等領域,完成的各類工程案例近600個。公司自涉足鋰電物流行業以來,產品質量標準及設備的智能化水平較高,始終走在鋰電池一站式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的前沿。公司在技術研發方面接軌國際,核心技術實現自主研發,多年來服務於比亞迪、CATL、LG化學、Panasonic、索尼、日本Murata、海四達、力信能源、力神電池、多氟多、中信國安盟固利、鵬輝能源、猛獅科技、國軒高科、欣旺達、捷威動力、億緯鋰能、遠東福斯特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中國連續三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動力電池市場,佔到全球份額的50%以上。”馮一新表示,2017年中國鋰電池銷售收入達1589億元,比2016年的1330億元,同比增長19.5%。未來幾年,隨著鋰電市場投資擴產高熱,企業降成本的壓力隨之提高,越來越多的新能源客戶需要配套物流系統,用於提升企業效益。

智能物流系統如何助推動力電池安全、快速生產成為電池廠關注熱點。在馮一新看來,擁有物流集成系統整體設計、製作及研發能力是企業核心基礎。中鼎集成目前擁有兩個製造基地,具備年產500臺堆垛機能力,核心設備實現了自我研發、生產。

日前,電池網在CIBF 2018現場瞭解到,中鼎集成亮相的自主研發的全新“新能源智能物流系統”,跟以往相比,驅動模式有很大區別。趙頤介紹,新系統包含設備、安全、智能感知、監控調度系統、信息化(FTS、MES),全方位覆蓋鋰電企業的物流安全、穩定、高效的特別需求。

迎鋰電物流智能化浪潮 中鼎集成簽單金額近5億元

中鼎集成總工程師趙頤與電池網交流

趙頤表示,中鼎集成始終貫徹為鋰電企業創造更高物流價值,新能源智能物流系統有多達25個設計亮點。其中,設備採用配置雙層鎧裝防護裝置,一層在電池外層區域,將著火區域限制在一個小的空間,同時保證傳感器等機電裝置可靠工作,另一層在載貨臺外側,當電池著火時可將鎧裝防護自動落下,將高溫區域進行隔離,防止火勢蔓延。另外,中鼎集成還在設備中運用紅外熱成像、煙溫複合探測器、視頻攝像頭、雙鎧裝防護、機載滅火器等;貨架系統中包含火災檢測系統、防爆板等,針對電池的特殊設施採用多道防護性能,根據客戶需求提供高可靠性、高實用性的解決方案。

“一般設備維護工作量巨大,而中鼎集成的設備設計成可直接通過裝備維護軟件瞭解設備具體的工作狀態,為提升客戶的可用性打下很好的基礎,採用雲平臺傳輸,通過維護平臺上的數據採集實時告訴用戶什麼時間該維護哪些點,甚至生成工單進行電路檢修、記錄、反饋等,通過不斷升級技術有效減少工作量、降低成本。”馮一新稱。

“智能製造發展主要核心在於產品。”馮一新表示,公司每年都會投入上千萬的研發成本,進行市場調研、用戶需求分析等精準定位產品研發方向,然後再進行設備設計、打樣、發佈。中鼎集成的物流設備除了自身常規產品外,還將從特殊點、特殊技術等領域做出突破,同時也會通過製造工藝及設計改進方面開發新的物流產品來滿足電池行業日益發展的需求。

隨著動力電池市場洗牌加劇,鋰電設備行業將步入寡頭競爭時代。在日益嚴酷的市場競爭中,中鼎集成已打造出了特色產品。受益智能物流行業高增長,公司佔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高,目前,中鼎集成在電池行業中的訂單額已接近5億元。馮一新預計,今年中鼎集成接單額將超1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