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咄咄逼人!當面對王毅打保票,鄰國女外長轉身就翻臉

又來了!剛對王毅外長當面打保票,鄰國外長轉身就翻臉。

最近,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表示,澳政府就中國在澳大利亞周邊的基礎設施的大開發行動展開競爭,以確保小國不揹負債務,主權不受“威脅”。

長安街知事App發現,此前澳大利亞政府還曾試圖緩和本已緊張的澳中關係,這種言論一出,頗煞風景。

同一個人不同論調

畢曉普表示,澳大利亞需要確保該地區國家可以進行選擇,不被不透明的發展提議所束縛。這是澳大利亞政界人士對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公路、橋樑、港口、機場和房屋建設迅速擴張情況發表的最直率評論之一。

“我們希望確保它們保持主權,擁有可持續發展的經濟,不會陷入不可持續的債務之中。這個陷阱可能導致債權轉股權,那時它們就失去了主權。”

咄咄逼人的言語將矛頭直指中國!

但實際上,在5月底的G20外長峰會上,畢曉普會見中國外長王毅時曾表示,澳國內媒體的一些負面報道導致澳中關係受到影響,但那些報道完全不代表澳政府的立場。王毅也表示,澳方如果真心希望兩國關係迴歸正軌,就一定要擺脫傳統思維,摘下有色眼鏡,多從積極角度看待中國的發展。

咄咄逼人!當面對王毅打保票,鄰國女外長轉身就翻臉

不到一個月時間,同一個人發出了不同的聲音,這其實也反映了澳大利亞政府對於目前澳中關係的不確定性。

此前,兩國關係因各種原因走向緊張期;上月開始澳大利亞總理和外長等人有試圖促成澳大利亞領導人訪華,以緩和關係;此番,再次曝出消極言論,澳大利亞的對華外交政策真是撲朔迷離。

“三板斧”砍向中國

縱觀整個澳中關係的演變,澳大利亞針對中國的“三板斧”也日漸明朗,第一,指責華人干政;第二,抹黑孔子學院;第三,臆測中國在南太平洋島國行動。

長安街知事App發現,在民粹主義抬頭的國際社會,澳政府指責華人干涉澳大利亞政治,足夠讓保守主義贏得民意。這也成為中澳關係不睦的肇始。

而作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孔子學院則時常被澳大利亞拿出來當成攻擊的靶子。6月18日,新南威爾士州教育廳決定審查自身與孔子學院的關係,目的是為了確保不受外國勢力不正當的影響。

媒體報道顯示,去年下半年以來,澳大利亞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聲稱中國試圖“滲透”該國,影響其國內政治,澳部分政客和媒體的煽動則大面積毒化了其國內的輿論氛圍。對於諸多莫須有的罪名,孔子學院莫名“躺槍”。

第三板斧則是澳大利亞用別國的利益來批評中國的某些行為。

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4月宣佈,該國將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群島鋪設通往澳大利亞的海底光纜,以實現高速互聯網通信。

咄咄逼人!當面對王毅打保票,鄰國女外長轉身就翻臉

根據所羅門群島方面的意向,連接所羅門群島和悉尼的光纜原本由中國通信設備企業華為技術承建。然而,澳大利亞擔心機密情報被中國獲取,中止了該項目,將中國排除在外。

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看看南太平洋島國對於中國援建的評價。

今年1月11日,斐濟首都蘇瓦的斯丁森橋和瓦圖瓦卡橋正式通車後,《斐濟太陽報》12日發表評論稱“中國援助對斐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帶來的好處是有目共睹的。中方還傳授並提升了我們斐濟人的建築技能。”

此外,湯加司法大臣法奧圖西亞認為,中國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幫助太平洋島國發展經濟。

相比之下,澳大利亞曾插手瓦努阿圖援建公路項目,此項目以豆腐渣工程著稱。澳大利亞政府出資建設的瓦努阿圖的首都維拉港的城市發展項目,原本預計在2017年5月完工,而現在仍舊是遙遙無期。

如此看來,這三板斧的表演不攻自破。

焦慮與偏執

畢曉普曾稱,“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進一步推進其戰略利益的手段。不過她說,有時澳大利亞在特定項目中的利益與中國一致,兩國可以合作。三板斧背後,實際上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質疑,更是對中國影響力提高的焦慮。

咄咄逼人!當面對王毅打保票,鄰國女外長轉身就翻臉

對此,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19日表示,修復雙邊關係需要“減少偏見和偏執”。成競業大使在堪培拉對政界人士和商業領袖發表講話說:“我們需要多從積極角度看待彼此的發展和政策意圖,不斷克服冷戰思維。”

中國雖然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依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對於澳大利亞來說,如果仍抱著傳統的冷戰思維,那中澳關係短時間將無法緩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