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承前啟後鑄輝煌 繼往開來譜華章

張掖中學創建於1917年。1962年,被列為省屬重點中學。1977年8月,被確定為全省24所重點中學之一。2001年6月,張掖中學與原張掖地區育才中學強強聯合,重新組建了新的“甘肅省張掖中學”。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在全市的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中起到了引領作用,已經成為張掖市基礎教育的一張名片。為了把張掖中學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標杆性示範學校,經過科學論證,在廣泛徵求社會各界人士意見的基礎上,2018年1月,中共張掖市委、張掖市人民政府做出了把張掖中學整體搬遷到濱河新區的重大戰略決定,要求張掖中學認真總結辦學經驗,傳承優良的教風和學風,以創建全國一流高中為目標,以發展為主題,以質量為根本,以創新為動力,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深化改革,依法治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我們堅信,在中共張掖市委、張掖市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堅強領導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搬遷後的張掖中學一定能夠插上騰飛的翅膀,實現“辦好具有中國特色人民滿意的一流教育、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一流人才”的雙一流辦學目標,張掖中學一定能夠躋身全國名校行列。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下面就張掖中學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的問題做以解答

問:新校址建設的基本情況如何?

面積

新校址坐落在張掖市濱河新區,距現校址約4公里,校內佔地面積近400畝,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

設施設備

■6棟單面教學樓,東西各3棟,在圖書信息中心左右側扇形對稱分佈,共120間教室,各層均設教師辦公室數間,二、三層之間用走廊連接,設有4個學術報告廳、學科教研室、文印室。

■6棟學生公寓樓,3棟為四人間,提供獨立衛生間;另外3棟為4至6人間,提供公共衛生間;可提供6000個床位,宿舍配備組合式高低床、書桌凳、書架和儲物櫃,方便生活起居。

■圖文信息中心,共9層(地上8層,地下1層),集圖書館、閱覽室、信息中心、行政辦公、會議室、教育研究功能為一體,設有科技館、可容納600人的多功能會議廳1個。

■科技藝術中心,為3棟連體建築,設有理、化、生、通用技術等實驗室16個(包括傳統實驗室、現代化數字實驗室),4個錄播教室,1個未來教室,設有音樂教室、舞蹈教室、美術教室、書畫展覽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環形音樂廳等功能教室。

■體育場館,體育場為一個標準足球場和田徑場,東側有8個籃球場、4個排球場和若干個羽毛球場和乒乓球室;體育場西側中央為主席臺,南北兩側為膜結構遮陽看臺。體育館分地上地下兩層,上層為比賽館,帶看臺2200個座位;下層為地下車庫,提供泊車位150個。

■餐廳浴室,建築面積11677.63平方米,共三層,設有獨立清真食堂,可同時容納3000人就餐。

校園環境

校園建築大氣和諧、疏朗有致,環境優雅整潔,有山有湖,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自然科技活動區等功能區域相對分離,自然與人文交融,古典與傳承整合,特色鮮明的校園建築與教學活動相得益彰,富有情趣的校園美景與師生的陽光心態相互映襯,品質典雅的校園文化環境是莘莘學子完成高中學業、實現身心全面發展的理想選擇。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問:搬遷後對應對新高考改革有何有利因素?

我省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啟用,2022年高考適用。新高考改革採用“3+6選3”模式,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外語一年考兩次。

新高考改革從理論上學生有20種可能選擇的編班上課問題,採取選科走班教學勢在必行,學生可能在走班時碰到某個時間段“空白”的情況,“自主時間”增加,為學生個性化成長提供了可能。這對學校而言,需要增加教師編制、增加教室數量、增加更多學生活動的功能教室、社團活動室、體育場館。學校搬遷新校址後,辦學條件徹底改善,充裕的走班教室、廣闊的校園空間、豐富的功能教室、人文化的圖書館、現代化的體育場館都為學生個性化發展和新高考選科走班教學提供了保障。

問:新校址對寄宿生管理有哪些新的舉措?

搬遷後學生可選擇全寄宿和半寄宿就讀方式,中午在學校住宿休息的學生實行半寄宿制管理,中午和晚上均住宿的學生實行全寄宿管理。

■繼續強化學校、級部、班級三級管理制度;

■繼續強化宿舍管理。實行“三嚴”(嚴格作息時間、嚴格內務管理、嚴格請假制度)、“三査”(查違禁物品、查安全隱患、查學生人數)。

■打造有高度責任心的生活老師團隊,進行24小時的管理和服務。

■實行校園“一卡通”管理,學生在校園、公寓出入安全管理,就餐、購物、校園醫療等消費活動,借閱圖書、開具證明、學籍註冊等身份識別,均可憑校園卡進行,並與銀行卡實現自助圈存,讓學生理性消費,家長可以隨時瞭解學生在校信息。

■校園安全監控無死角、全覆蓋,開設親情免費固定電話。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問:搬遷後如何確保飯菜質量和食品安全?

▲競爭機制:

學校招標3家有實力、有資質、有學校餐廳經營經驗的餐飲公司,針對中學生的身體營養需求,豐富花色品種,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形成競爭機制。

▲質量監控:

學校建立膳食管理委員會,由教師、學生和家長代表共同對學校餐廳的飯菜質量,食品採購、加工、存放、銷售等環節進行監督,確保食品安全。

▲滿意度測評:

每月開展飯菜質量服務滿意度測評,學校根據測評結果對餐廳經營者予以獎懲。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問:搬遷後學生在時間利用上有什麼優勢?

搬遷後,學校有條件為走讀學生提供午休床位,學生在食堂就餐,可以充分利用時間,提高午休質量;下午就餐時間,學校可以開展豐富多樣的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生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晚自習後,學生可以在教室自習,學校派專職教師輔導;學生回到宿舍後,學有餘力的同學還可以利用宿舍樓內的專用自習室學習。這樣學生在校的每段時間都得到充分利用,為學生成績的提高和社團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時間保障。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問:搬遷後學校在後勤服務社會化方面有何探索?

★建立“校園書店”

與張掖市新華書店合作,探索“讀者+實體書店+圖書館+休閒閱讀”的書香聯盟模式,定期更換、補充內容健康、可讀性強的正版圖書,依據學校作息時間,科學合理安排,為師生提供閱讀服務。

★開設“校園門診部”

與張掖市第二人民醫院共建聯辦張掖市第二人民醫院張掖中學門診部,由第二人民醫院派業務精湛、有執醫資格的醫護人員為師生提供就診服務。

★建設“校園科技館”

與張掖市科協合作,支持張掖中學建設校園科技館,構築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平臺,提高學生科技素養。

精彩瞬間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臺灣崑山大學師生訪問張掖中學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清華大學暑期訪問團來張掖中學交流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復旦附中學生來張掖中學交流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博雅講堂——南京大學副教授李曉愚在張掖中學講授《美,就是競爭力》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天津大學優秀生源基地揭牌儀式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張掖中學學生赴上海研學旅行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天津大學教授郭繼昌為張掖中學師生進行《人工智能》學術講座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校史發行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高三年級徒步穿越溼地活動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赴酒泉衛星基地觀摩“淮安號”恩來星衛星發射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冬季研學旅行活動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承辦張掖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社團活動——瑜伽練習

張掖中學對搬遷新校址後家長和學生關心問題的解答

緬懷先烈憑弔英靈研學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