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看了數字動畫的高清豔麗,你還能想起賽璐璐動畫的感動嗎?

看了數字動畫的高清豔麗,你還能想起賽璐璐動畫的感動嗎?

今年的京都動畫的1月新番《紫羅蘭的永恆花園》,其精美的畫面,優秀的作畫,絢麗的後期,可以說創造了TV動畫製作的新高度。在數字時代,要做出這樣畫面非常清晰,但又帶著朦朧的文藝氣息的動畫,在先進的製作軟件下,可以說是不難的,只要人才技術到位,剩下的就是時間的問題。

而在90年代,動畫製作還處於賽璐璐的時代,雖然畫面上不如現在的動畫豔麗和清晰,但卻有自己獨到的味道。

先來說一下,賽璐璐動畫和數字動畫的製作過程區別吧:

看了數字動畫的高清豔麗,你還能想起賽璐璐動畫的感動嗎?

賽璐璐動畫的製作方式上,“畫好每一個動作,然後讓畫面連在一起而動起來”的本質,是和數字動畫的製作一樣,只不過賽璐璐動畫的時代,是把角色畫在透明的塑料片上,而把背景分開,畫在白紙上,把賽璐璐片疊在背景上就能實現不同場景的畫面,如果你懂點PS,能夠明顯的感受到這其實和PS“圖層”概念是一樣的,只不過圖層是手工製作的。而最後就是用攝影機把動起來的畫面錄下來錄成膠捲,加上聲音形成完整的動畫。

看了數字動畫的高清豔麗,你還能想起賽璐璐動畫的感動嗎?

數字動畫的製作,其實線稿也是在紙頭上畫的,只不過線稿畫好就掃入了電腦,然後在電腦上進行上色,因此數字動畫時代的動畫,色彩上的差異和過去賽璐璐動畫差異很大。而同樣,數字動畫的時代,“攝影”這個步驟也不再是在攝影機前完成,而是在電腦裡進行視頻編輯即可,包括後期效果等,都一併合在視頻編輯軟件中完成。

數字動畫的最終畫面質感和賽璐璐動畫有很大的區別,數字動畫的色彩更加豔麗,豐富,銳利;而賽璐璐動畫,色彩沒有這麼明亮,主要取決於賽璐璐這種材料的特性,和上色用的顏料的特質,整體顯得更加柔和,更優秀的漸變層次感,多說無益,讓筆者上兩張圖,就明白其中的差異:

賽璐璐動畫版本的《美少女戰士》,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看了數字動畫的高清豔麗,你還能想起賽璐璐動畫的感動嗎?

這是數字製作下,《美少女戰士水晶版》中,月野兔的感覺:

看了數字動畫的高清豔麗,你還能想起賽璐璐動畫的感動嗎?

拋開畫風的差異,僅僅感受色彩上的差異,下邊的確給人感覺很“新”,而賽璐璐的動畫現在看來就很復古。

再者,由於數字動畫時期,可以在形成的動畫上方便的追加後期效果,而賽璐璐動畫時代,很多後期都是直接在攝影這個步驟上套上的,比如增加曝光來製造一些閃爍的效果,而賽璐璐時代膠片本身帶來的噪點,讓賽璐璐動畫彷彿自帶濾鏡,所以畫面更加柔和耐看。

看了數字動畫的高清豔麗,你還能想起賽璐璐動畫的感動嗎?

而如今,動畫製作的技術在不斷進步,原生1080P的製作讓畫面變得更清晰銳利,並且越來越華麗的後期效果,不但可以在“細膩,華美”的方向無限延伸,往復古走,甚至可以模仿出賽璐璐動畫時代的風格。

看了數字動畫的高清豔麗,你還能想起賽璐璐動畫的感動嗎?

今年的4月新番《MEGALO BOX》就是一部高清的“復古片”,整個畫面的實際清晰度只有不到480p的DVD畫質,主要是在畫面上加了一層復古的濾鏡,讓作品有了90年代膠捲播映的那種噪點感,效果的確很出色,雖然是數字製作,但一樣可以帶來極為復古的觀感。

玩HIFI的朋友可能知道,HIFI裡有些燒友追求一個“模擬味”,因為過去的設備和現在不一樣,現在都是聽的MP3或者無損的數字音源,過去聽的是磁帶,黑膠,是模擬音源,因此在聲音的渲染上,風格有很大的區別,數字音源強調精準,低失真,但是相對會生硬一些;而模擬音源會有這麼一些失真,但是聽起來更加柔和,溫暖,達到了燒友想聽的耐聽的感覺。筆者覺得,賽璐璐動畫的那種質感,也許就是發燒友們所追尋的“模擬味”,這是一份真切的感動,但是筆者認為,現代動畫的製作技術不斷的提升,也會在保持高精度,高畫質的同時,追尋到我們過去所沒有體驗過的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