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股市暴跌 IPO停與不停再度成為市場焦點

股市暴跌 IPO停與不停再度成為市場焦點

IPO 難

我們股市一大奇觀就是每當股市下跌,IPO就成為市場爭議的焦點,而且一直沒有爭出高低,不少投資者幾乎一邊倒的要求暫停IPO,而一些專家則口口聲聲說股市走勢與IPO無關,甚至是有益處的,可以增加新的投資標的。

在各種利空打擊下,市場做空動能在今天得到無情地宣洩,千股跌停再度重現,上證綜指以最終收報2907.82點,較前一交易日跌114.08點,跌幅為3.78%。深證成指收報9414.76點,跌528.37點,跌幅達5.31%,創業板指數跌5.76%至1547.15點。中小板指數跌4.82%,以6488.90點收盤。滬深兩市出現千股跌停,僅107只交易品種收漲,3255只交易品種下跌。

據搜狐網, 6月19日,兩市收盤千股跌停後,坊間瘋傳證監會召開臨時會議,決定從2018年6月20日暫停新股IPO,引起市場恐慌。公司深讀也從證監會相關人士處獲悉,網傳“IPO暫停消息”為假,“(這一行為)嚴重干擾市場正常傳播秩序,編造虛假消息,應嚴肅處理”。

我們股市IPO就是一種博弈的籌碼,在管理層、投資者、融資者之間博弈了很多次,經歷了“N”暫停“N”重啟的爭論漩渦,新股改革一次又一次的步入行政化的調控,遭遇市場幾多的指責,揹負了干預市場的罵名,IPO暫停似乎應該從我們股市退出歷史的舞臺。

但是隨著股市的不斷調整下跌,投資者的損失逐漸增加,市場對IPO的爭議質疑聲音也逐漸增多,這就給了IPO暫停傳言一個存在的土壤,並會得到頗多投資者的認可與贊同。

但是謠言就是謠言,不可能成為現實,證監會予以澄清並給與適度的處理未嘗不可,但是在處理謠言的同時,作為監管者是不是也應該思考為什麼我們股市緣何融資和投資總是那麼的矛盾,那麼的不可調和,不能形成美國一樣的投融資共贏;是不是也應該反思每當股市下跌,緣何總是有投資者出來質疑IPO,要求暫停IPO。

從筆者現在的角度出發,IPO必須常態化進行,是不太贊同IPO暫停的,這會加劇市場的救市依賴,一旦市場出現波動,就會有投資者出來要求暫停IPO,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心態反應,而一旦暫停,每一次的IPO重啟,經常導致市場出現非理性的波動,讓管理層瞻前過後,給重啟帶來很多不確定性的困擾。

但是面對股市的長時間較大幅度下跌,市場把矛頭指向IPO,管理層如果繼續漠視投資者的訴求,投資者容易出現情緒失控,演變成為非理性拋售,致使市場出現非理性下跌,這就是IPO的難處。

因此筆者覺得要消除投資者對IPO的爭議關鍵在於得到投資者的普遍認可,市場投資者才不至於以腳投票,那就是順應投資者的呼聲適度的控制節奏和融資規模,尤其是在市場處於弱勢環境下,要給出更多的市場預期,打消投資者擔憂新股太多的疑慮,讓投資者徹底放心,針對市場對於獨角獸和CDR的擔憂,管理層在政策上是這麼做的,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早已明確表示,為穩定市場預期,本次試點將嚴格按標準和程序甄選企業,把握企業數量和融資規模,合理安排發行時機與發行節奏。

但是證監會的澄清並沒有打消市場的疑慮,因為近段時間IPO明顯偏快,中國人保和一些城商行紛紛過會,三家獨角獸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上市,融資50億美元的小米CDR超預期上會審核,而市場媒體報道百度CDR緊隨小米之後,在傳統股票與CDR獨角獸一起IPO下市場IPO壓力有進一步加大的跡象,如果在一個強勢市場,這樣的融資規模可以說是可控的,但問題是經過17年IPO常態化超預期發行以後,投資者的信心一直並不高漲,加上國際貿易和金融去槓桿的壓制,市場走勢本身較為弱勢,遠遠落後於世界主要股市,投資者心裡頗有怨言,這個時候投資者對IPO就較為敏感,一旦感覺到融資壓力,就會選擇拋股離場,加大市場調整壓力,而市場下跌又觸發了股權質押風險和資管產品風險,股價閃崩黑天鵝不斷,終於做空動力得到一次集體宣洩釀造了股市暴跌千股跌停。

股市下跌,已經超出市場預期,投資者已經損失慘重,證監會是應該懲治IPO暫停的謠言,但是也應該呵護股市,不應該對暴跌置之不理,漠視並不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傾聽投資者合理的訴求,反思IPO的存在的一些問題,這才是更加務實的態度,在貿易紛爭環境下,股市走勢強弱更加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