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哪些疫苗孩子必須打?

從出生24小時內接種第一支乙肝疫苗起,疫苗就開始呵護寶寶成長、守護他們的大健康。不過關於疫苗的接種問題,家長們存在著很多疑問。

問題1 :國家規定必須要打的疫苗才打,否則能不打的就不打?

中國把兒童接種的疫苗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這個劃分基於行政劃分。簡單說就是:政府承擔費用的列為一類(既然是免費的,可以理解為是強烈推薦的,最後變為強制接種,被父母理解為必打);需要家庭自付的,列為二類(家庭自付取決於家庭經濟條件和家長對預防疾病風險的認知,推薦但不能強制,並不代表寶寶不需要接種。廣大家長對疾病風險的認知有賴於醫學知識科普)。一類和二類疫苗不是基於兒童的基本醫學需求來劃分的,兩類疫苗都是兒童需要的,質量和安全性不存在差異,所以“只打一類不打二類”,顯然沒有科學的依據。中國幅員遼闊,地區經濟差別很大,這意味著經濟發達和公共衛生設施好的地區,政府能夠承擔除了基本一類疫苗之外的部分二類疫苗的費用,因而逐漸把這部分疫苗轉為免費的,至於界定是否為二類疫苗或仍然屬於一類疫苗意義不大,對於接種兒童來說是受益匪淺的。例如廣州地區把麻腮風疫苗列為免費疫苗,逐步替代原來的麻風兩聯疫苗和麻疹疫苗等一類疫苗,但是廣東省的大部分山區仍然使用麻疹疫苗為一類疫苗。

問題2 那些自費疫苗需要接種?

很多二類疫苗從兒童接種疫苗的必須性或者預防疾病風險的角度來看,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肺炎鏈球菌疫苗,它在歐美髮達國家是非常普及的疫苗,但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政府還不能列為免費疫苗並進行大力推廣,讓一些父母出現誤解,以為不是一類疫苗所以不重要,或者因疫苗價格高認為社區醫務人員有推銷的嫌疑反而不願接種。

再如,季節性流感疫苗,大量的臨床數據證實,接種流感疫苗仍然是預防流感最重要的手段,但因科普不充分,很多人還是認為流感病毒變異快,流感疫苗接種不能覆蓋流感變異株並過分誇大流感疫苗無用的論斷。還有相當多的人,包括部分醫務人員,甚至沒有區分清楚流感和普通感冒,而誤以為接種了流感疫苗,卻仍然還會有流涕感冒,所以宣傳流感疫苗無用論,這個不準確。

第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簡稱流腦,用來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這個疾病非常嚴重和兇險,但可以通過接種疫苗,大幅度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流腦疫苗十幾年前還歸為二類疫苗,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很多地區已經轉為成為一類疫苗。

第四,注射型脊髓灰質炎疫苗,這種疫苗的接種效果,尤其是疫苗安全性遠遠優於口服脊髓灰質炎糖丸,但由於價格昂貴,不能充分普及,尤其是邊遠農村地區,目前仍然被列為二類疫苗,值得慶幸的是,中國政府已提出在五年內逐步用注射型脊髓灰質炎疫苗全面代替安全性較差的口服脊髓灰質炎糖丸。對於家長來說,如果家庭經濟條件許可,為什麼不先行一步呢?

第五,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簡稱HIB,首先申明這不是流感疫苗,勿混為一談,HIB疫苗預防由B型流感嗜血桿菌所致的嚴重感染性疾病,如B型流感嗜血桿菌肺炎和腦膜炎等,這些是可以通過疫苗接種而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HIB和肺炎鏈球菌疫苗一樣,是歐美髮達國家普及的疫苗,由於價格的原因目前在我國仍歸屬於二類疫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能列為一類疫苗,為大家所共知。

問題3 接種了輪狀病毒疫苗還是得了秋季腹瀉,為什麼?

“為什麼接種了疫苗,還會得這個病”,這是關於疫苗的一個普遍性問題,也是最容易引起誤解的問題。我們應該瞭解:接種疫苗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罹患這個疾病的風險,對於整個群體來講,疫苗接種極大地降低了該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對於個體來講,降低患該病的風險,即使罹患該病,患病的嚴重程度也是明顯降低,例如接種水痘疫苗後,罹患水痘的風險明顯降低;而且即使罹患水痘,水痘程度也很輕,幾乎不會像自然感染水痘一樣出現有合併水痘腦炎的風險,嚴重程度明顯降低,但接種疫苗並不等同於百分百預防。

問題4 接種肺炎疫苗後,仍然還會得肺炎,為什麼?

首先要了解肺炎疫苗的全稱,是肺炎鏈球菌疫苗,它所預防的疾病是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嚴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鏈球菌中耳炎,肺炎鏈球菌肺炎和肺炎鏈球菌腦膜炎。這種疫苗針對的是肺炎鏈球菌,只能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但是引起肺炎的病原體很多,如其他細菌、各種病毒以及支原體等等,僅接種了一個肺炎鏈球菌疫苗是不能覆蓋所有這些引起肺炎的病原體的,這就是為什麼接種了肺炎疫苗還有可能得肺炎的原因。

既然肺炎疫苗只能預防由肺炎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對其他引起肺炎的病原體沒有效果,為什麼還要接種?因為肺炎鏈球菌所致的肺炎,是兒童患病率最高的一種肺炎,也即是細菌性肺炎發生率最高的一種,兒童易感,同時導致的肺炎嚴重程度也很重,比較兇險,小嬰兒罹患更易合併肺炎鏈球菌腦膜炎,接種這個疫苗是行之有效的預防手段。

問題5 打五聯疫苗(包括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脊髓灰質炎、B型流感嗜血桿菌)有何優點?如果曾經單獨注射過五聯疫苗中某種疫苗的,還能注射五聯疫苗嗎?

五聯疫苗包括了出目前列為一類疫苗的白喉、百日咳和破傷風疫苗這三個疫苗,另外還包括了注射型脊髓灰質炎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後兩個疫苗的優點和暫未被列入一類疫苗的原因,請參考第二個問題的回答,簡而言之,五聯疫苗益處多多,減少了多次分次接種疫苗的繁瑣,預防的疾病譜得以擴大,同時疫苗安全性也得到提升。

已經注射過五聯疫苗中的某種疫苗,還能再接種五聯疫苗,但具體需要根據接種疫苗種類和次數再加以個體化指導,例如只接種了1次百白破疫苗,那麼在出生後6個月之內,還能再接種2次五聯疫苗,但如果已經接種了3次百白破,那麼在出生後6個月之內,就不能再接種五聯疫苗了,可以在15-18個月做第四次加強時選擇五聯疫苗,至於漏打的HIB 只能以單針形式補打2至3次。

哪些疫苗孩子必須打?

問題6 麻疹疫苗前需要吃全蛋進行測試嗎?如果對雞蛋過敏的小孩,能接種麻疹疫苗嗎?還是要推遲接種時間呢?

麻疹疫苗,包括麻風疫苗、麻腮風疫苗都屬於減毒活疫苗,通過雞胚細胞培養製作,所以純化後的疫苗可能還會含有極微量的雞胚蛋白成分,是引起過敏反應的風險所在,但隨著疫苗純化技術的改進,引起過敏反應的風險大大降低。在接種麻疹疫苗前試吃全蛋是推薦的,主要利於醫生謹慎應對雞蛋嚴重過敏的寶寶,嚴重過敏指的是過敏性休克,或者全身性急速過敏反應,包括吃蛋後全身性蕁麻疹、嘴唇和喉頭水腫、呼吸困難和過敏性低血壓。吃蛋後口角皮疹,屬於輕度過敏,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因此不接種或者延遲接種,寶寶仍然可以接種麻疹疫苗,只是需要知會具體的過敏表現,請醫生謹慎對待,醫生需要準備好搶救應急設備以備不時之需。

問題7 如果由於急性感染性疾病使得疫苗接種延後,對疫苗的預防效果會有影響嗎?

兒童期常見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或者麻疹、風疹和手足口病時期,需要延後接種疫苗,這些疾病的恢復在2至4周內可完成,恢復後接種疫苗沒有太多耽誤時間,也不會影響疫苗的接種效果。住的注意的是:如果寶寶只是輕微流涕咳嗽,沒有發熱,即不屬於急性感染性疾病需要延後接種的情況,輕微流涕咳嗽也不會影響接種效果,所以大可不必一等再等,耽誤了接種日程,進而錯過最佳接種時間。

問題8 接種疫苗後,如果出現不良反應,家長該如何處理?

要區別對待疫苗接種後的常見反應和不良反應:

常見反應:接種部位出現疼痛和輕微腫脹,一般2-3天可以恢復,如果寶寶不能忍受,可以服退熱止痛藥幫助;一過性輕度發熱反應,多數持續1-2天,可以自行緩解,不需要做特殊處理,多喝水,如果體溫超過38.5度,可以服退熱藥幫助;散在型皮疹,可以在接種後6-12出現,出疹時間1-2天,不需要做特殊處理;食慾下降和輕微腹瀉,一般2-3天內恢復,補充電解質水,耐心等待恢復。

不良反應:比較罕見,如有發生需要看醫生詳細評估,例如持續重度高熱,全身過敏性蕁麻疹、過敏性休克、過敏性紫癜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問題9 接種疫苗後,經常聽到護士的提醒是要多喝水,這是為什麼呢?接種疫苗前後還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項?

接種疫苗,可以這樣理解為讓寶寶經歷一次輕微的疾病過程,從而產生針對這一疾病的抵抗力,接種疫苗後的常見反應,也就是寶寶和疾病做鬥爭的一個過程,就像寶寶得病了,多喝水,達到良好的體液平衡,幫助寶寶抵抗疾病。

接種疫苗前後,都要避免接觸密集人群,減少接種時期的交叉感染,接種疫苗後短暫時間內,寶寶抵抗力低,接觸密集人群,容易繼發感染其它疾病,需要注意。

哪些疫苗孩子必須打?

夏凱莉

廣州和睦家醫療總監、兒科醫生、兒科博士,擁有15年臨床經驗,擅長兒科血液病、兒科腫瘤及普通兒科的治療。夏醫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者,並在醫學期刊上發表20多篇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