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作者 餘舟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生命以痛吻之,他報之以歌。

△蕭煌奇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大多數人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是林宥嘉在臺灣超級星光大道上翻唱的《你是我的眼》。

他2002年推出的專輯,在很長一段時間都默默無聞,直到2007年被翻唱才受到關注。

在別人眼裡這只是一次幸運的爆紅,會順理成章的再度沉寂。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可當聽到他的原唱,瞭解到他是一名視障歌手時,就會知道。

不同於林宥嘉將《你是我的眼》唱成悽惻的帶有孤獨感的愛而不得。

他唱“是不是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簾,忘了掀開”,其實是自己的人生。

他是蕭煌奇。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沒人知道他因為不可逆轉的生理原因,在音樂這條道路上走得有多艱難。

但他仍可以小心輕放多年的苦楚和付出,不作自怨自艾的哀嘆,在音樂的世界裡,唱他的深情,唱他對生活的全部期望。

生命以痛吻他,而他報之以歌。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1976年,蕭煌奇出生於臺北市板橋縣。

不幸的是,他出生後不久就因患先天性白內障而失明,後來經過手術治療才勉強恢復為弱視,但是在他十五歲的時候, 因為用眼過度再次徹底失明。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只在電視和遊戲機上耗費了過多時間,蕭煌奇就失去了他僅有一點點的視力。

天生的盲人,多半個性比較樂觀,似乎很早就決定對命運的殘酷報以瀟灑的微笑。

可後天因意外、病變等因素,最終難逃命運的灼燒,從光明的世界跌落黑暗的盲人。

對命運的撥弄,往往容易一蹶不振。

蕭煌奇卻將這兩種心路旅程一一走過。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難以想象一個青春期的高中生,怎樣面對突然失去視力的害怕和對自己的粗心的悔恨。

開始的時候他選擇假裝正常,其實是內心難以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

他上的是盲校,跌跌撞撞的異舉被老師發現了。當問到為什麼要選擇隱瞞時,他說:“我害怕失去,害怕你們以後看我的眼光。”

生活還得繼續,黑暗還是黑暗。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蕭煌奇開始學習使用柺杖,學習適應沒有色彩的世界。

或許真的是上帝關上一道門,就會打開一扇窗,他在音樂的世界得到了寬慰,學會了傾聽這個世界。

1995年,還在讀高三的蕭煌奇組建了一支名為全方位的樂團,這是一個少見的由視障人士組成的樂團。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蕭煌奇是全方位樂團團長、主唱,也是薩克斯風手,還會演奏吉他和爵士鼓。

蕭煌奇不斷髮掘自身在音樂上的天賦才華。

當在人生低谷時,音樂,簡直是一種救贖。

他也坦然地說過:“當你得到了能力就有了自信,你會覺得這也是上天的使命,看得見的、看不見的角色你都扮演了,只有你開心,大家才會跟著你開心。 ”

的確,人需要有所加持,不用多麼耀眼,但也足夠讓自己在漂浮跌宕中不產生一種無力的拋擲感。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蕭煌奇感動於盲校老師的指導和組建樂隊時社會的援助,他決心透過音樂激勵更多人。

因為經常參加公益活動的緣由,在1999年,蕭煌奇獲得了臺灣十大傑出青年獎。

公益生活和音樂一直都不溫不火的進行。

2002年他推出了首張個人專輯《你是我的眼》。

成龍聽罷,被他的才華和樂觀吸引,專程為素未謀面的蕭煌奇站臺助威。

但唱片只是叫好不叫座。這張專輯並沒有掀起多大波瀾,他的故事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你是我的眼》是他二十六歲時寫的歌,他自己也說,把對上天的疑問,對自己的不瞭解,對人世的想法,抱怨,都放在這首歌裡。

它不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所以沉寂了很久,就像他的人生一樣跌跌撞撞。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浮躁的耳朵聽不見他對生命的思考和質問,追求色彩衝擊的眼睛也看不見他的人生經歷。

他的作品需要打磨和時間。

戲劇性地最後,蕭煌奇還是憑藉這首《你是我的眼》走入大眾視野。

此後,他陸續自費出了幾張專輯。不是刻意為之,但是幾乎保持了一張國語一張閩南語的比例。

原鄉故土的影響,語言的烙刻讓他在這兩種狀態下切換自如。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比如2004年的專輯《黑色吉他》中,有唱阿嬤一生的《阿嬤的話》,唱囝仔頑皮的《阮家那兩個囝仔》,。

2009年的專輯《愛做夢的人》中,也有唱濃濃地域特色的《臺灣味》。

臺語音樂是要考慮受眾的,畢竟不是所有人能理解閩南語和它承載的傳統原鄉文化。

這也是蕭煌奇的音樂初衷,要做追隨內心的音樂,而不是迎合市場的音樂。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讓大陸觀眾更廣泛地認識,還是蕭煌奇2015年作為最後一位補位歌手參加第三季《我是歌手》。

對於蕭煌奇,我們需要的是對其才華的欣賞,而不是對其跌撞命運的同情。

在節目中,韓紅說:“你還挺帥的。”當時蕭煌奇官宣的海報發佈後,一度被人誤以為是陳奕迅。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他自己倒是笑笑說:“真的嗎?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自己長什麼樣子。”

有一絲的尷尬,但更多的是坦然:接受自己的全部,以及世間善意的問候。

歷盡千帆,往往會對以往的困苦的艱難時刻釋然。

沒有這些沉重,生命也很難有顆粒分明的質感。蕭煌奇在歌手的舞臺上,唱出了情感的豐沛,唱出了時間的滄桑。

首發唱《你是我的眼》,還有誰比原作者更懂自己作品的意義呢,那種擲地有聲的生命體驗和讓人感同身受的吶喊,一開唱的高音就足以讓人淚目。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楊宗緯的《讓》,縈繞的是失去的執著和無奈,而蕭煌奇唱的是對體貼的退讓的後悔,用撕裂般大聲吶喊的心情來表達。

唱《夜夜夜夜》,不同於齊秦的淡然內收,蕭煌奇的版本更為悲壯,一首歌讓人體驗到了不甘,無奈,心痛……萬般情緒,驟然心頭。

樂評人耳帝曾說,“一位歌手只有在唱符合自己意識層次與審美的作品的時候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不作臧否和比較地看,蕭煌奇無論唱自己還是別人的歌,都有一種極其澎湃的情緒,壓制的,噴薄的,都可以很好地唱出自己。

這種不是天賦的才華,而關乎生命體驗的積累,讓他的音樂不僅是有了生命力,還有一種厚重感,一種共鳴感。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蕭煌奇的音樂裡,有很明顯的關於“追夢”的意向,他總是激勵他人要在苦難中堅強,在孤獨中自適,在失去時釋然。

儘管唱的大多關於人生浮沉,但他的音樂永遠不會讓我們感到一絲窒息感的絕望和一絲厭倦而放空自我的感覺。

像《逆風》裡唱:“飛向前方,自由徜徉喔,不完美的我,活出自我,逆風的路上不會寂寞,在跌倒地方開始飛翔。”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像《簡單的快樂》裡唱:“我開始學會了 過簡單的生活,用愛去看世界 ,問自己要的是什麼,因為多了一份心感受的變多,一個人也不會覺得寂寞。 ”

關於孤勇,關於自我解脫,蕭煌奇將自己的答案唱在這裡。

即使是苦澀的情歌,愛而不得的,錯失彼此的,聽到的都是深情,是外向的宣洩。

《偷走》中,姚若龍將愛與渴求貼切寫進歌詞中 ,而蕭煌奇深情而柔軟聲線,聽來就像在講一個一別兩寬的故事。

《末班車》唱的可以是愛情的生離,也可以是親情的故別,友情的寒暄,一切的痛苦,都可以找到共鳴。

蕭煌奇曾說:“音樂帶給我最大的是一種自信,一種肯定,一種信仰,一種價值。”音樂是他的人生哲學,他也努力的用音樂給聽眾傳遞這種正能量。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2016年,為了發行新專輯《神秘世界》,除自己創作外,蕭煌奇還邀請了羅大佑、林夕、與吳青峰等音樂人一起合作。

因為喜歡吳青峰多變的嗓音,於是專門請他寫了《下個街角》。

但拿到吳青峰寫的歌曲,蕭煌奇卻大呼“難唱”,“整首歌的音域特別寬,真假音變換特別多,我突然覺得請他寫歌是一件冒險的事情!”

但是毫無疑問蕭煌奇對於音樂的探索是享受的。

“音樂在我的人生中佔據了五分之三,家人和朋友各佔五分之一。”

細數他二十幾年的音樂經歷,有沉寂默默無名的時候,也有巔峰獲得肯定的時候。

他曾七次獲得臺灣金曲獎,出過數十部細細打磨的專輯,但對於他而言,音樂絕不是榮譽,而是黑暗時心靈的安頓。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我已經排除了自己眼睛看不見的障礙,它已經不再屬於任何困難,而是一個局部的功能的喪失,而不是所有思想,所有能力的喪失。”

這是一個用音樂救贖的生命。

就像陳昇在蕭煌奇的自敘書《我看見音符的顏色》的序言中說。

“對大部分的朋友來說,煌奇當然不只是一個朋友,他更像是一種啟示,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的啟示。

一種生命是曼妙芬芳沒有權利抱怨的啟示。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如果你覺得他只是一個唱歌的人,那就太浪費了。”

關於蕭煌奇,我們是不需要報以同情的目光的,感嘆他有才華卻留有缺憾,走到現在要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艱辛。

他唱,“我過我要的生活,不是生活過我就好”,無論在音樂還是生活上,他都是值得欽佩的模樣。

蕭煌奇:你是我的眼,帶我看遍世界繁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