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成都樓市:7萬人搶千套房 買房隊伍綿延幾公里

川菜的美味、安逸的生活以及出色的城市品牌宣傳,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成都,成為了一座網紅城市。這座城市,被“全國新一線城市第一名”、“西部金融中心”、“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各種光環所籠罩。

然而,在各種靚麗光鮮的代名詞背後,成都人卻被“房事”所困牢。自2016年10月以來,成都房價開啟了單邊持續上漲行情;2017年,成都新增落戶人口36萬人,在需求端源源不斷的擴大背景下,土地及房源供給端卻在減少,新房成為“稀缺品”,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嚴重。

成都人的日常,若不是正在售樓部交資料,就是在通往售樓部的路上;巨大的新舊房價剪刀差,使得擠破頭“搶”新房成為部分成都人的第二職業,甚至於已成為主業。

4月末,成都花樣年香門第開盤盛況:現場排隊購房者綿延幾公里

截至目前, 全國共有7個城市出臺了購房搖號政策,但像成都這樣超低的中籤率卻僅此一家。2018年3月,成都招商中央華城開盤推640套新房,接近5萬人通過審核參與搖號選房,普通購房者中籤幾率不足1%;5月初,“捂盤”超過一年的中鐵青秀未遮山獲准銷售,目前其登記搖號人數已超過7萬人,但僅有1000餘套新房可供出售。

2018年2月,成都市統計局公佈了2017年成都市主要人口數據顯示,該市常住人口為1604.47萬人、城鎮常住人口為1152.81萬人、戶籍人口為1435.33萬人、流動人口為619.29萬人。通過歷史比對,證券時報·e該市記者注意到,相較於2016年,成都2017年的常住人口僅增加了12.71萬人,同比增長0.79%;而戶籍人口卻增加了36.4萬人,同比增長2.6個百分點。

人口的大規模湧入,亦帶來了井噴的住宅需求,房價上漲冥冥中成為必然趨勢。

在巨量潛在購房客的湧入之下,成都千人排號搶購數百套房源時有發生,市區一房難求的跡象集中出現。在2017年新盤稀缺的7月,成都朗詩·熙華府開盤推出356套房源,惠後均價16600元/平米(裝修標準3000元/平米),兩個小時即宣告售馨。

值得注意的是,該樓盤當時已排3000多個號,購房者需持有230萬以上現金,方可通過驗資進入銷售中心,最終所有購房者皆是全款購買。

伴隨著火爆樓市,成都新房市場亂象頻頻出現,剛需按揭、公積金購房者時常被開發商拒之門外。

為了能夠優先取得購房資格,不少購房者無奈只能通過託關係走“渠道”,或是交納“茶水費”才能獲得買房名額,所謂的茶水費10萬至數十萬元不等。在政府嚴格的限價政策下,為避免清水房價格紅線,開發商以“精裝修”換利潤已成常態。

2017年,成都樓市盛傳一句“名言”——

“全款的往裡走,貸款的不要堵在門口,公積金的把小黃車挪走”!

2017年土地出讓金猛增

有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成都的這一輪房價大漲,有全國大環境的因素,而成都政府應該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其中,成都政府的限購限價、土拍政策和人才落戶這“三板斧”,使得當地房價在短短一年半之內,實現兩倍甚至三倍(部分區域)的上漲。而在數字上,成都市二手房價格2017年上漲超過70%,全國第一;而新房價格則全年下降約5%,也創下全國主要城市降幅前列。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2017年成都土地拍賣價格持續走高,樓面價“秒殺”周邊房價。當年4月6日,成都迎來限購升級後的首場土拍,此番土拍首次引入熔斷抽籤機制。此次土拍,成都歷史最高樓面地價被3次刷新,熔斷線被3次觸發,進入搖號流程。

其中,中南建設以總價28.32億元,單價11080元/㎡的價格拿下城北地塊,彼時周邊二手房及建成新房價格尚不足萬元;此外,位於紅牌樓的地塊樓面價高達1.72萬元/平方米,由東原地產抽籤獲得,刷新成都住宅最高樓面價,而該區域在售樓盤價格在1.2萬元/㎡左右。

火爆行情之下,由於成都新房市場的供不應求,各路而來的購房客戶將目光轉向二手房市場,進而造成市場二手房因需求激增。隨著賣家坐地起價,成都二手房房價自然也跟著暴漲,目前多個主城區二手房均價約2萬/㎡,部分地區售價突破3萬元/㎡,成都周邊近郊二手房均價約在1.3萬/㎡上下波動。

目前的成都房地產市場,新房價格被限價政策牢牢地套上“緊箍咒”,限購政策被寬鬆的落戶政策打破,二手房價格順勢逆襲攀升。成都二手房與新房價格易主,同區域新舊房價剪刀差普遍超過30%。

成都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原本自己及親朋好友都有房住,之前只是考慮過換購改善性住房。但現在大家都生活中戰戰兢兢中,房價一天一個價,曾經看中一套100㎡的三居室,房東標價140萬元,但兩週後,同一套房已經標價180萬了。惶恐、貶值、沒有安全感,唯有買房、買到房才能安心,成都儼然已進入全民炒房的階段。

成都二手房價格倒掛嚴重 新舊房價差單平可達萬元

根據通知要求,成都房地產開發企業應一次性公開全部準售房源及每套房源價格,嚴格按照申報價格,明碼標價,對外銷售;且不得設置僅有利於房地產開發企業或中介機構內部、全款支付等部分購房人的登記條件,這意味著“全款支付”不得被優先對待。

2017年12月,全城首個搖號選房樓盤登場——中國鐵建北湖國際城,這也是成都新房斷供48天后首個拿到住宅預售證的新盤。而北湖新城僅推出420套新房源,但參與搖號的總人數為3637名,綜合中籤率僅為11%。

成都樓市:7萬人搶千套房 買房隊伍綿延幾公里

對此,成都市民李先生指出,北湖新城此次新盤“清水+裝修”的均價約為11000元/㎡,而北湖新城二手房價格已達到1.6萬元/㎡,新房與二手房的價差在5000元/㎡左右。

新盤搖號後,普通人群沒有全款購房的壓力,大家都是靠運氣公平競爭。

以100㎡新房為例,僅憑3成首付即33萬元,就可拿下價值110萬的房產;按照現在同區域新舊房屋每平5000元的差價,3年後轉手出售就可獲利50萬元,而且未來幾年成都房價又漲了,畢竟工薪階層白吃白喝乾幾年也賺不了這麼多錢。實際上,每一個待售的二手房背後,都有一個等待搖號的靈魂。

在巨大剪刀差套利空間的誘惑下,有相當多原本沒有買房意願的成都市民加入購房“大軍”的行列,為了提高購房搖號中籤率,部分家庭甚至動用了七大姑八大姨,全家10餘口人集體搖號。此後,每逢主城區新盤參與搖號樓盤機會都超過萬人,新房中籤率降至個位數。

3月初,招商中央華城座標成都北中環,成都理工大學外,著名六線路口處,這原本不太被人看上的地段樓盤,在限價限購搖號的助力下也成為香餑餑。實際上,該樓盤還是成都搖號以來第二塊三環內塊新樓盤,自然吸引力大量買客登記提交資料。

為了參加搖號,成都購房者常常需要到售樓部排上數小時的隊,才能將個人信息資料遞交給開發商預審,再傳遞給房管局複審。在招商售樓部現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親身體會到樓市的火爆,眾多購房客攜全家出動,下至3歲小孩、上至80歲老人,均參與登記搖號,在他們眼中買到到就是賺到。

成都樓市:7萬人搶千套房 買房隊伍綿延幾公里

保剛需補丁難扭低中籤率最後,通過複審購房人超過4.39萬名,而該樓盤入市的普通住宅僅400餘套,最終普通購房者中籤率僅0.9%,“榮登”成都首箇中籤率1%以下的新盤。

搖號以來,成都主城區中籤率持續走低,目前並無扭轉趨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藍光江安城,該項目第一次開盤搖號中籤率為45%;但到了第二次開盤,雖藍光江安城售價上漲,其搖號中籤率卻銳減至3.23%。此外,高端樓盤成都中鐵西派城搖號中籤率也從3.98%降至1.43%,西三環外綠地新裡城中籤率從首次的8.05%降到1.8%。


成都樓市:7萬人搶千套房 買房隊伍綿延幾公里

4月24日,位於成都錦江區三聖鄉板塊的龍湖天璞正式公佈複核名單,這個從亮相就頂著“錦江及剛需第一搖”的樓盤備受關注。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瞭解到,龍湖天璞全部新推房源共449套,均為帶裝修房源(裝修標準3986元/㎡),總體均價約為15000元/㎡。

其中,提供90套用於棚改貨幣化安置住戶優先搖號選房,216套用於剛需家庭優先搖號選房,剩餘房源用於普通購房者搖號。根據最終複試名單顯示,共有86名棚改戶參與搖號,中籤率100%;剛需搖號人數達到5450名,中籤率僅為4%;普通購房者為16931名,疊加剛需未中籤人數計算,中籤率更是低至0.65%。

成都樓市:7萬人搶千套房 買房隊伍綿延幾公里

千呼萬喚始出來!進入5月,在捂盤長達一年多時間後,位於成都北門中環路中鐵青秀未遮山終於拿證開盤。據成都房地產協會官網披露,青秀未遮山項目共推1056套帶裝修房源,清水均價1.1萬元/㎡,裝修價格分2398元/㎡、3148元/㎡和3398元/㎡三個檔次。

中鐵青秀未遮山開盤現場盛況:排隊遞交購房資料人數一望無盡

成都樓市:7萬人搶千套房 買房隊伍綿延幾公里

對此,有購房者對記者表示,房管局每出一次新的政策,他都覺得自己離房子更近了。但時間過去半年了,房地產調控政策也這麼多次了,參加新盤搖號十餘次,到現在還是沒有中籤新房。其實,在成都與之有同樣遭遇的購房者不在少數,他們的日常若不是正在售樓部交資料,就是在通往售樓部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