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光伏補貼“雙刃劍” 新政之下產業機遇在哪?

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降臨在酣夢已久的中國光伏企業身上。

6月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因文件落款為5月31日,被業界稱為“5·31新政”。與此前業內預期不同,這次的新政被認為是史上“最嚴厲”的光伏新政,直接叫停普通光伏電站,控制分佈式光伏規模,降低補貼強度,其力度之大、波及範圍之廣,令廣大光伏發電企業措手不及。“5·31新政”出臺後的第一個交易日6月4日,20多家A股光伏上市企業大面積飄綠,整體市值蒸發147億元。隨著市場悲觀情緒的不斷髮酵,下跌勢頭始終未有緩解。

4月初,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透露,隨著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2007年至2017年這10年間,中國光伏發電度電成本累計下降了約90%。然而,光鮮的數字背後,長期以來靠補貼生存成為國內光伏企業華麗長袍下的“蝨子”。

業內人士認為,退出補貼對光伏行業短期來講,負面影響很大,但中長期來看,則有可能是利好。“光伏行業從業者一直都知道,補貼的盛宴遲早有一天將無以為繼,所有從業者將直面無補貼的完全市場化的競爭格局,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副總裁徐曉華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5·31新政”是中國光伏行業成年的殘酷洗禮,擁有脫離補貼的技術、產品和應用優勢的企業將能“剩者為王”。

▌補貼“雙刃劍”

根據“5·31新政”,2018年暫不安排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分佈式光伏僅安排1000萬千瓦左右規模;加快光伏發電補貼退坡,降低補貼強度,繼去年削減補貼之後,再次削減0.05元/度補貼。光伏行業資深媒體人曹宇測算,按40GW裝機量計算,製造環節要進一步擠出100億利潤,結合2017年補貼削減程度,行業利潤蒸發300億。

自2013年,為對抗美歐“雙反”對中國光伏的阻擊,中國政府密集出臺了以《國務院關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光伏產業發展。隨後的幾年間,國內光伏市場迅速崛起,聚集了產業配套優勢、人力資源優勢和成本優勢,新增裝機量從2014年的10.6GW猛增到2017年的53.3GW,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計裝機規模連續3年全球第一。

然而,裝機量狂飆突進下,背後的軟肋也愈發凸顯。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分析,當前國內光伏市場仍然是政策主導,其發展走向很大程度取決於政府的政策。中國鼓勵發展光伏產業,但與此同時,政府對光伏補貼承受能力不足。據財政部統計,截至2017年底,包括光伏和風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達到1000億元。

徐曉華認為,中國的光伏行業現有主流應用市場商業模式建立在補貼政策的基礎上,一旦國家停止補貼,勢必造成市場崩塌。這也是中國光伏行業多年來被外界詬病的弱點,但是錯不在行業,中國本土的光伏電站的建設中,不合理的稅費、中間費用、高昂的融資成本直接大幅推高了發電成本,制約了中國光伏平價上網的實現。因而,漢能在看清這一點後,很早就放棄了地面電站市場,致力於分佈式、光伏建材一體化與移動能源市場。

▌技術、產品與應用為王

儘管“5·31”新政出臺後,先有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副主任王斯成致函光伏專委會,後有11名光伏大佬致函新華社發表聯名信,但從國家能源局的表態來看,無論是否能爭取到一定“緩衝期”,顯而易見的是,光伏行業今後發展的指導思路已經發生了變化,經濟性好、發展質量高、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更受國家鼓勵。

也就是說,未來的市場下,能存活下來的主流一定是脫離補貼的技術,產品與應用。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在晶硅企業裡,在單晶產業佈局完整,擁有領先技術優勢,規模優勢與後發成本優勢的企業將成為贏家,受衝擊較小,未來也會恢復較快。

而在薄膜太陽能企業中,漢能從2012年起就關注其高效薄膜芯片與哪些終端產品結合,發出來的電如何使用,解決哪些問題。除了研發發電紙、發電揹包、發電衣服、發電帳篷等民用新品外,漢能還與摩拜單車、順豐快遞達成合作,為單車、快遞車安裝薄膜太陽能,實現定位與續航;牽手北汽、一汽等車企,共同研發應用於多個車型的薄膜太陽能車頂,旨在告別充電樁,迎接未來智慧出行的時代。4月份發佈的新戶用產品“漢瓦”,在鋼化玻璃中加入柔性薄膜太陽能芯片,打造“發電的琉璃瓦”;基於柔性薄膜太陽能技術漢傘,矗立在庭院一邊遮風擋雨一邊提供夜間照明。

通過技術積累,漢能在高端設備製造領域獲得不小收益。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年報顯示,2017年其上游裝備產線業務取得重大突破,六大產線的年度交付能力均達GW級,收入同比增長40%。通過與多個移動能源產業園合作,實現瞭解決方案的銷售,並開始規模化交付。

“漢能集團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家非典型光伏企業,學習如何成為一家終端產品企業或芯片企業。”在徐曉華看來,漢能憑藉獨特的薄膜芯片技術佈局與企業戰略定位,或將成為本輪衝擊中受損最小,甚至能從中獲益、將危機轉為商機的企業。

▌遠見的力量

而漢能這種獨特定位的產生,要追溯到2009年,其創始人李河君在進軍光伏界時作出的選擇。他沒有選擇最主流的材料晶硅,而是選擇投資薄膜太陽能;沒有僅僅滿足於低成本的生產製造,而是通過跨國技術併購與整合的方式,陸續將德國Solibro、美國MiaSolé、GSE及AltaDevices這4家當時擁有全球最先進薄膜太陽能技術的公司收入囊中,打造一條完整的生產線,擁有了全產業鏈的研發和製造能力。

技術方面,去年漢能的薄膜太陽能研發和量產轉換率再次刷新了3項世界紀錄:砷化鎵單結量產組件效率已經達到25.1%;銅銦鎵硒玻璃基全面積組件效率已經達到18.72%,柔性濺射法冠軍組件效率已經達到17.44%。

“移動能源的技術已經成熟,核心裝備已經實現國產化。薄膜太陽能是移動能源的核心技術,在近一兩年裡研發和量產轉換率不斷提升,已經具備了產業化條件。”在SNEC展會期間舉行的全球移動能源大會上,李河君如是說。經過近十年的努力,現實證明了漢能選擇這條“不討巧”的技術路線的意義所在。

徐曉華認為,雖然“5·31新政“來得比預想的要早,比預想的猛烈與殘酷,但是中國光伏企業,不管是晶硅還是薄膜,在近20年的時間裡都是在不斷克服困難、突破圍堵中艱難前進,到今天發展成為從業超250萬人、產值近萬億的國家名片。他相信,“5·31新政”不會是中國光伏行業的終點,而是新一輪發展的起點,中國光伏人仍然會繼續披荊斬棘,砥礪前行。(來源:華夏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