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民資強力介入航空航天,產業爆發性增長就要來了

敬請關注!創作:軍事與航空作者中平

近日,兩則新聞報道,讓筆者特別有感。
民資強力介入航空航天,產業爆發性增長就要來了​第一則

:5月17日,零壹空間OS-X火箭“重慶兩江之星”在中國西北某基地成功點火升空。這是我國第一枚完全由民營企業自主研發設計的運載火箭。

“重慶兩江之星”火箭長9m,總重7200kg,全程大氣層內飛行,最大高度約38.7km,最大速度超過5.7倍音速,飛行時間306s,飛行距離273km。
民資強力介入航空航天,產業爆發性增長就要來了​零壹進行了國內首次“減阻杆”、“低成本能源”、“箭上無線通訊”等創新技術的研究 ,為簡化火箭系統設計、降低研製成本打下了堅實基礎。


民資強力介入航空航天,產業爆發性增長就要來了第二則:5月21日,由冠一通用飛機有限公司研製、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GA20型通用飛機首架機,在江西南昌高新區冠一通飛總裝廠房下線,並完成滑跑演示。

冠一通飛GA20為單發四座螺旋槳飛機,可用於飛行培訓、航空旅遊、飛行體驗等用途。飛機設計最大續航里程1200公里,設計最大速度360公里/小時。
民資強力介入航空航天,產業爆發性增長就要來了​我國是航空航天產業大國,航空航天產業投資量大、技術層次高、研發時間長、資金回籠慢,如“大飛機”項目,立項近20年,商業運用才剛剛開始。探月工程、載人航天、重載火箭更是巨大的系統工程。所以,航空航天產業主要以國有企業為主導,民企不敢盲目介入。


民資強力介入航空航天,產業爆發性增長就要來了​可喜的是這些並沒有阻擋有夢想有膽魄的企業家前來試水。如,2009年成立於上海的冠一公司,先後為ARJ21、C919、MA60/600、MA700、AG600、Z15等國產各重要民機型號提供產品或技術服務。作為民營企業,從設計環節開始,全流程研製生產自主知識產權的通航飛機。冠一通飛董事長朱頌華表示:中國企業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正日益凸顯,這是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的必由之路,冠一通飛希望參與其間、作出貢獻。

我國是航空航天產業大國,但談不上強國,部分核心產業與美歐俄有很大差距。其中,通用航空應該是最薄弱的一環。有關部門早已意識到,從航空大國向航空強國邁進,必須補平這個薄弱環節。2016年5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對進一步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作出部署。《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通用航空器研發製造水平和自主化率有較大提升,國產通用航空器在通用航空機隊中的比例明顯提高。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初步形成安全、有序、協調的發展格局。


民資強力介入航空航天,產業爆發性增長就要來了​筆者認為,隨著政策紅利的釋放,以國資為主導,以民資為補充的航空航天產業鏈即將孵化。我們再看工業製造強國德國,不僅僅有大眾、西門子、寶馬這類超大型企業和財團,在德國的商業中,中小企業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們對經濟的貢獻佔比,超越其它國家。在德國,約佔企業總數99%的中小企業,貢獻了約54%的增加值,拉動了62%左右的就業,它們才稱得上是德國工業和服務業的中堅力量。不難看出,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創新實踐,是一個國家持續創新能力的動力源泉,這對我們發展航空航天,乃至其它重要工業產業的發展有巨大借鑑意義。

當前,民企參與航空航天產業還處於初級階段,正如零壹空間首席執行官舒暢所言“我們和美國SpaceX的差距還非常大,但是我們還是發射了火箭,這是標杆, 此次發射對資本市場至關重要。”

國家有政策,企業家有夢想,再有資本市場助力,民營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春天可能就要來了。

敬請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公開資料,本文為軍事與航空原創作品,如需借鑑摘錄請聯繫作者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