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太窮了……中國足球要重回計劃經濟時代!

太窮了……中國足球要重回計劃經濟時代!

太窮了……中國足球要重回計劃經濟時代!

一拍腦袋就做決定,還總能擺出一副深謀遠慮的樣子,這就是當下的中國足球。準確點說,這就是中國足球管理者特有的作風。

上週,中國足協召開了中超、中甲俱樂部財務工作會議,重點研究控制球員薪酬的問題,即將出臺限薪令。根據計劃,到2021年,一線隊薪酬不得超過俱樂部總收入的70%。

太窮了……中國足球要重回計劃經濟時代!

業內相關人士已經表明了態度,限薪令的結果一定是外援以及優秀中國球員的大量流失,各俱樂部大量啟用年輕球員或者二線球員,以及劣質外援,中超的輝煌成為黃粱一夢。當中超淪為黑洞,版權、廣告以及門票收入都大幅下降,俱樂部營收持續探底,只會形成惡性循環。如今中超聯賽所獲得的名聲一瞬間土崩瓦解。這一政策下的蛋,一定不是俱樂部走向健康、良性發展,而是投資人、外援,以及優秀的國內球員作鳥獸散,剩下的全是一地雞毛。

有“高人”出主意,恆大球員在胸前印上“你用電,我用心”,上港球員在胸前印上“恆大冰泉”,魯能球員在胸前印上“上港物流”……其他球隊如法炮製,把廣告費都定在50億,這樣所有球隊的收入問題就都解決。當然,這只是一個笑話。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誰敢保證這樣的笑話不會發生?U23象徵性換人不是笑話?

太窮了……中國足球要重回計劃經濟時代!

“限薪令”的出臺,一點也不讓人感到意外,因為社會上很多人都對中超球員的高工資頗有微詞。關於外援,“中國人傻錢多,那麼多錢都讓外國人掙了”;關於國內球員,“踢得那麼差,憑什麼拿那麼多錢”……其實真正的潛臺詞是“足球運動員掙的錢實在是太多了,雖然跟我沒啥關係,但是從內心深處就是接受不了!”

不用懷疑,這就是現有的國民心態。隨之而來的就是輿論加持下的洶洶民意,再接下來很自然的就是有關部門順應民意。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不做點什麼,不顯得“有關部門”不作為嗎?

太窮了……中國足球要重回計劃經濟時代!

在現有體制下,這個原因才是最站得住腳的。只能說,現在的中國人還是太窮了。這種窮不是“自己沒錢”,而是“看不了別人富”,就像“一切不符合我預測的結果都是陰謀論”一樣。

在中國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諸多方面已經能讓國人驕傲的面對世界,但什麼叫市場經濟,什麼叫民主,什麼叫大國風範,在中國足球身上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一點蹤跡。

與其這樣擰巴的生存,還不如讓它回到計劃經濟時代。在那個時代,雖然人民都不富裕,但至少還能感覺到什麼是幸福。

太窮了……中國足球要重回計劃經濟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