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騰訊VS頭條——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最後一戰?

本文作者黃有璨,三節課聯合創始人。

張成翼,三節課內容運營。

昨天騰訊正式起訴頭條,雙方的戰局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究竟抖音和頭條的未來如何,這個問題我們有以下的這些思考。

昨天開始,騰訊與頭條之戰,似乎正式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僅在昨天一天,雙方之間針鋒相對的舉措就令人目不暇接——

  • 中午時分,騰訊發佈公告,宣佈正式起訴今日頭條系,索賠1元並要求兩家公司在自有新聞媒體平臺全量推送公開道歉。同時宣佈將暫停與今日頭條和抖音的合作,比如騰訊在對方投放廣告暫停、騰訊應用寶下架今日頭條系產品等。

  • 同日,經測試,今日頭條和抖音“朋友圈”的按鈕已失效或無法正常使用,同時有人爆料,騰訊也已暫停所有在頭條系產品的廣告投放;

腾讯VS头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战?
  • 抖音在其官方公眾號“抖音短視頻”發文稱,起訴可能是二十歲的騰訊,送給不到兩歲抖音的兒童節禮物。“同時祝福一下微視,衷心祝願在這個沒有抖音的朋友圈裡,微視能改進產品,一統天下。朋友圈就留給微視吧,抖音也累了。歡迎大家繼續在抖音記錄美好生活。

  • 張一鳴第一時間在朋友圈回應騰訊的起訴:昨天一天種種奇怪,靜候更多風暴。

  • 騰訊公關總監在某行業群內回應否認封殺今日頭條系 App 分享朋友圈,稱可能是接口問題。

  • 今日頭條宣佈:已對騰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提出訴訟。

看起來,雙方之間山雨欲來一觸即發的趨勢,比想象中還要來得猛烈。並且,我們完全可以相信,這場大戰,才剛剛拉開序幕,還遠遠未到落幕的時候。

而關於這場正在發生和演變著的大戰,值得思考和關注的地方有很多。

1.

某種意義上,騰訊與頭條之戰,像極了8年前的3Q大戰。

2010年9月,360發佈直接針對QQ的“隱私保護器”工具,宣稱其能實時監測曝光QQ的行為,並稱QQ可能涉及竊取用戶隱私,是一款“不安全”的軟件。騰訊對此迅速反擊,10月14日,騰訊就隱私保護器向法院起訴奇虎科技不正當競爭。

10月29日,360上線扣扣保鏢,聲稱可阻止QQ查看用戶隱私,並一定程度上對QQ安全模塊形成“劫持”,72小時內下載量突破2000萬,騰訊震驚+大怒。

11月3日,騰訊發佈《致廣大QQ用戶的一封信》,稱“我們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要求用戶在QQ軟件和360軟件中二選一,必須卸載360才能繼續使用QQ,引起軒然大波,史稱“3Q大戰”。

8年前,騰訊是業界霸主,360是發展迅猛的後起之秀和新巨頭,今日的騰訊與頭條也相似。

8年前的3Q大戰之前,騰訊剛剛經受了一篇《“狗日的”騰訊》的業界拷問,而今日的騰訊,同樣剛剛經歷了《騰訊沒有夢想》的質疑。

8年前的大戰,發生在雙方最重要的產品之間,起因是後起一方開始受到霸主的約束和鉗制(當時騰訊開始做“QQ安全管家”),從而開始拼死抵抗,8年後的今天,抖音、頭條與微信之間,也頗有此意味。

甚至,據稱頭條如今負責PR工作的副總裁,恰恰就是當年360在3Q大戰中的公關總監,而事件走勢,也同樣在互相嗆聲後迅速上升到互相起訴對方的層面。

然而,如果立足於整個行業發展來看,以上這些雖然都是看點,但可能都仍然不是最值得關注的事情。

2.

坊間關於8年前的3Q大戰,最有力和著名的論斷,莫過於吳曉波老師提出的觀點:“3Q大戰是PC時代最血腥的最後一戰”。

此戰過後,行業內直接出現了2個影響重大的變化——

1.大戰過後,PC時代格局落定,PC端再也難見紅利和高速增長,360成為PC時代的最後一個獲益者,也是最後一個快速成長起來的巨頭。此後,技術發展推動下,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大家跑步進入全新戰場,開始新維度下的競爭;

2.騰訊雖然贏得訴訟,但仍受到巨大沖擊,從而開始全面開放戰略。甚至,吳曉波還認為:這場大戰某種意義上改變了馬化騰的性格。

所謂:以史鑑今,可以知興替。我們不妨以當日種種對照下今日的可能。

首先,今日的移動互聯網行業格局,與8年前的PC端格局,也頗為相似——流量增長空間已經見頂,行業格局趨於穩定,新興產品難覓。

2018年,互聯網“下半場”已成業內普遍共識。同年年初,微信宣佈其月活已經突破10億,而就在前天剛剛發佈的互聯網女皇報告中顯示,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只有7.53億。這意味著,每一個擁有智能手機的中國人,手機裡都已經有一個微信。

腾讯VS头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战?

而對應的,則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速的紅線一路下跌,今年只有8%,創下歷史新低。

8年前,QQ坐擁海量活躍用戶和巨大流量,萬萬未曾想到360居然從“安全”這樣一個特別不起眼的角落殺出來一條血路。而今日的微信,比當年的QQ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今日的頭條,與當年360的氣質和境遇也頗為相似——同樣是在行業發展臨近晚期時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快速崛起,同樣對於騰訊的“流量入口”地位迅速形成威脅,也同樣有著極致的執行力和戰鬥力。

最重要的是,抖音與當年的360一樣,在微信與QQ面前,都是一種“弱者”的地位,就更不用說今年的頭條流年不利,前後遭遇到包括內涵段子永久封殺等一系列不幸,更容易引發業內同情。

因而,倘若雙方真的抱著你死我活的態度徹底開打,頭條是否會如當年360一樣——雖然敗訴,但卻能借由“挑戰霸權”的弱者姿態贏得用戶和行業的巨大聲援與支持,從而完全奠定自己的江湖巨頭地位?

我們的感覺是,並非全無可能。

此外,移動互聯時代,是否真的也會如當年的PC互聯網一樣,在此戰過後,迅速走向終結?

至少從目前行業的現狀來看,大家都在期待和呼喚著一些新的變化的出現,一個已經特別穩定,幾大霸主雄踞,後來者全無機會的互聯網,是不性感的、不值得期待的。

因而,如果真的在此後業內會迎來一些新技術、新應用的突破性進展,整個行業的焦點將被引領到一個全新的戰場中,也會是大概率的事。

但,8年前的大戰,徹底改變了騰訊這家公司的發展方向,今日之戰,還會一樣嗎?

3.

8年前的騰訊,是一個以“抄襲”和“霸權”聞名於世的騰訊。

那個時代,所有產品,只要剛剛露頭,騰訊就會憑藉其強大的產品能力,進行復刻,然後優化,最後依靠QQ的龐大流量迅速佔領市場,徹底打敗對手。即使是美團王興,當年在聽說騰訊要做團購的時候,依舊會有“如聞驚雷,如坐針氈”的表現。

3Q大戰一事中帶來的巨大輿論壓力,使馬化騰開始重新思考騰訊的平臺策略以及公共屬性,並在此後開始全面實行“開放戰略”,開始把自己的流量和平臺開放給更多互聯網企業,實現共生共贏。某種意義上,這一策略,加上微信的崛起,完全重塑了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生命力,並令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取得了更為耀眼的成功。

而8年後的今天,雖然不如8年前激烈,但騰訊的“霸權主義”再一次開始冒頭的跡象是有的。

潘亂在《騰訊沒有夢想》一文開篇就提到,騰訊已經從一家互聯網公司,化身成為了一家投資公司——擁有全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APP,後臺數據能夠看到幾乎所有行業的信息,對於騰訊來說,看好哪個行業,直接買下整個賽道,完全不需要抄襲。

如果要類比,當年的QQ的競爭發展策略是市面上能抄襲的軟件全部複製一遍,而今天的騰訊,則是把所有能夠投資的賽道全部買下,然後把自己的流量提供給合作方——至於得不到騰訊流量供給的產品,可能還是悲觀和焦慮的。

所以,假如這一戰真的再一次令騰訊背上“霸權”和“壟斷”的罵名,成為千夫所指,騰訊仍然還能自我進化嗎?如果會的話,這一次它將會走向何處?

這是個有趣但卻沒有答案的問題。

4.

上面聊的都是展望,接下來,不妨再回到戰場中央。

目前來看,純論實力和雙方出招來看,頭條無疑處於絕對弱勢——人家封殺了你的朋友圈分享,無疑切斷了一個巨大流量入口。而反過來,在抖音方面,似乎除了發佈兩個聲明之外,並無實質上能夠影響和打擊到對方的具體戰術舉措。

但,頭條方面絕非全無機會。

通常來說,在一場紛爭中,除非強者有十分站得住腳的道德立場,大多數情況,人們會更加同情弱者,強者但凡有一點“霸權導向”的動作,也勢必更容易受到口誅筆伐。

考慮到包括頭條、抖音等產品,在過去2年的互聯網業內,都是在全無背景和乾爹的背景下,完全憑藉在產品自身的能力獲得了市場認可和超高速增長,微信對於頭條、抖音等的舉措就更容易被看作是市場領先者出於對自身商業利益的保護而對後起者的打壓。

這一背景下,或許是頭條實現“合縱連橫”,聯合一系列業內盟友形成陣營,對於騰訊發起全面攻擊的最好時機。

此前,部分手機廠商已經針對小程序組成了“快程序”聯盟,而坊間在近期指責過騰訊的各種內容類公司和社交類公司(如陌陌),或許也將有機會成為頭條的“聯盟對象”。

而所有潛在盟友中,戰鬥力最為強大,也對騰訊最值得忌憚的對象,莫過於阿里。

昨日騰訊起訴頭條事發後,第一時間,阿里集團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立即在微博力挺頭條,不禁就令人浮想聯翩。

腾讯VS头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战?

再聯繫到前段時間業內紛傳的“阿里入股頭條”,此事背後可聯想的空間就會變得更大——往極端看,我們不排除它的背後,或許會助推頭條全面倒向阿里陣營。在這個語境下,頭條與騰訊之戰,事實上將成為持續多年的AT之戰的新的延續。

如若如此,移動互聯網時代,或許真的可以宣佈徹底告結了。

5.

再回過頭看風波中的兩款焦點產品。

對於抖音與其他遭遇封殺的頭條系產品,我們抱有極大的同情與支持立場。

即便我們內心對於一部分頭條系產品的推薦算法和內容導向不見得喜歡,也無論抖音與頭條系產品帶來過怎樣的爭議,作為後起者,抖音在短短兩年時間裡獲得今天的成績,仍然是令人矚目的。再考慮到抖音在其發展過程中,先後遭遇過微博,微信的封殺,卻依然能夠成為新的流量入口級產品,這就更加難能可貴。

從頭條,抖音,到西瓜小視頻,火山視頻,懂車帝,今日頭條團隊推出的等一系列APP的高速增長,已經向市場表明頭條已經摸索出一條具有極強可複製性,並且十分適用於今天的中國互聯網的產品增長策略,這背後,著實令人敬佩。

一個一潭死水、完全失去了新的可能性和競爭的互聯網,註定是無趣的。在這個層面上來看,我們覺得,互聯網持續需要被帶來一些新的可能,我們也需要持續看到類似抖音這樣的產品的誕生。

而另一邊,微視則充滿了壓力。

在抖音的回覆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

“七歲的微信已經承擔了太多騰訊的期待,保持開放、連接很不容易,企鵝大家族裡的小兄弟都希望他能拉一把,送一程。畢竟,微信還是騰訊的地盤,還需要給聽話的小弟們“生態”、“連接”。”

其實這也折射出微視的尷尬位置。

在之前的鬥爭中,微信其實一直都在強力扶持微視,而抖音則是一直備受打壓的位置。這讓微視天然站在了一個相對負面的位置。

“30億補貼”、“朋友圈視頻直接導入微視”,“全面封殺各大網站視頻分享”……

騰訊對於微視不可謂不重視,但回顧過去十年的互聯網業內,但凡一家巨頭公司想要集全公司之力短期內大幹快上高舉高打的想要做好一款產品時,其實鮮有成功先例。

比如說,你也許能夠迅速想到當年的來往、易信、易迅網、甚至支付寶的社交模塊。

從這個角度來說,微視的發展之路,註定充滿崎嶇,不會太好走。

6.

最後,騰訊與頭條之戰,顯然才剛剛開始拉開最為激烈的大幕,也註定必將出現更多令人難以意料的後手。

甚至是,這場大戰或許將會貫穿2018年的始末。

說到底,其背後,仍然是流量入口之爭。(此處可參閱“宣戰抖音!騰訊與頭條之戰的新局面與猜想”一文)

作為對這個行業抱有期待的從業者和看客,我們最想表達的仍然是那句話:感謝2018年的互聯網,雖然萬眾創業的浪潮已然過去,但我們仍然能看到類似美團VS滴滴,騰訊VS頭條這樣令人心潮澎湃,值得良久回味的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