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時勢造英雄VS英雄造時勢」農資人,你怎麼看?!

《北方農資》記者 及美芳

近十年來肥料行業始終處於供大於求的局面,屬於充分競爭的“紅海”行業,而且這種局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難以改變。春節前後極端氣候、部分原材料和天然氣價格上漲推高化肥成本、經銷商觀望情緒加重、農產品價格偏低、農民投入熱情降低、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等原因使肥料市場陷入混亂低迷期。這是記者在農資行業大調研湖北行——湖北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座談會上了解到的。

據瞭解,新洋豐目前已在湖北宜昌、山東菏澤、湖北鍾祥、四川雷波、河北徐水、廣西賓陽、江西瑞昌、吉林扶余興建了大型現代化生產基地,形成了一企九地的戰略佈局。公司肥料生產規模800萬噸,去年共產銷各類肥料500萬噸。

「時勢造英雄VS英雄造時勢」農資人,你怎麼看?!

聚焦主業,力推轉型

農業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肥料產業的支撐,但目前化肥行業產能過剩,低端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肥料企業的轉型升級既是自身發展的突破口,又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環節。

“2018年是公司發展戰略的關鍵實施階段,公司將堅定不移地奮力推進實施‘聚焦主業,力推轉型’的發展戰略。”市場總監韋萬成表示,十九大明確提出建設創興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等政策,為農資企業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公司抓住發展機遇,力推企業轉型升級。談及轉型升級的具體措施,韋萬成指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持續推進產品創新,切實增強核心競爭力。對產品創新戰略實施三年滾動規劃,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變化,對規劃予以修訂,並滾動追加第三年的規劃內容和銷量目標;在產品創新管理方面,成立特肥、有機肥+配方肥、緩控釋肥、生態級肥、現有新品五個項目組,通過項目制管理,保證各項工作得以有效執行;在創新體系建設方面,努力做好農業部作物專用肥料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工作,依託該實驗室加強課題研究,開發制定作物全程解決方案,為種植端提供技術支持。

深入推進營銷創新戰略,有效提升市場佔有率。公司推廣和營銷將以新型肥料為導向,構建技術營銷和服務營銷體系;在營銷創新上,繼續深化與迪智成公司的合作,將區域服務中心模式、公司化運作和直營模式在其它區域推廣,將中石油模式擴展到更大市場。

通過行業整合,不斷推動企業高速增長。通過入股並控股的方式參與行業整合,使肥料產業更強更優;積極謀劃國際化戰略,計劃通過收購國際領先的肥料企業,站在更高的平臺上參與國際競爭。

積極謀劃,向現代農業轉型。主要是聚焦優質特色農產品,打造高端果疏肉供應商。整合行業資源,帶動產業升級,滿足消費者對安全、優質、特色農產品的需求,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供應商。目前,公司在陝西洛川的優質蘋果產區已探索多年,果業公司運營逐步步入正軌,正向其他品種和優勢區域拓展。

積極推動農化服務升級,實現服務與銷售捆綁。

現在稍有規模的肥料企業都或多或少的擁有農化服務人員,但目前任何廠家的農化服務隊伍都遠遠趕不上銷售隊伍。未來農資企業轉型升級,農化服務是一個重要突破口,不能把農化服務當做宣傳促銷的手段,而要把銷售和服務捆綁起來,向農戶提供最優秀的農化服務。農化服務轉型升級,現階段就是長期駐點在農業大戶,種植基地,農業合作企業進行農化服務。通過抓好用肥指導權,形成深層次的用肥互利關係,從而在根本上解決種植大戶、農業合作社用肥品牌的選擇問題。

「時勢造英雄VS英雄造時勢」農資人,你怎麼看?!

產品創新,做精做專

“由於去年底,肥料價格已進入高位運行,再加上春節期間生產、銷售暫緩。節後生產企業與下游渠道對後市發展判斷出現分歧,市場保守氣氛重,渠道普遍觀望經營。”韋萬成說,特別是大宗原材料,以尿素為代表,時漲時跌,部分漲部分跌的現象頻發,更造成渠道風險意識高漲,給農資銷售帶來了很大困難,同比去年銷售高峰,同行主流企業均出現同比掉量的情況。

面對行情低迷但又競爭激烈的市場大環境,韋萬成表示,主流廠家雖然原材料價格上漲時,調漲了出廠價,但一旦市場銷售受挫,原料價格下行時,又紛紛出臺促銷、補貼政策,抵消之前的漲價,甚至比之前更低。這對企業效益而言顯然是不利的,但也是爭奪市場份額,保證開工率,維持綜合效益的正常選擇。

就今年的肥料行情看,除了鉀肥存在一定支撐外,國內自產充足的氮、磷資源價格,可能都將進入一個常態化的漲漲跌跌狀態。由於漲價、跌價的因素同時存在,價格的變化就看那種因素影響更強、更大。

湖北新洋豐肥業獨闢蹊徑,進軍作物專用肥研發推廣領地,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聯手打造全國測土配方施肥示範網絡,研發並推廣作物專用配方肥,在全國建設示範基地。其中,在陝西蘋果種植區建立示範基地,對不同區域進行取土檢測,由中國農大設計蘋果專用肥配方,新洋豐肥業生產後,再提供示範基地和示範戶使用推廣。與非示範地比較,平均增產20%左右,含糖量提高1.5%左右,果徑75毫米以上,受到陝西果農的喜愛。目前,已推出蘋果、超級稻、水稻、小麥、玉米、油菜、馬鈴薯、大蒜、辣椒、茶葉、香蕉、柑橘、甘蔗、棉花等作物專用肥。

副總裁包雪梅認為,發展高品質農業,肥料專用化已成為趨勢。新洋豐把“做中國作物專用肥領導者”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定位,貫徹中央供給側改革相關精神,繼續研發和推廣專用配方肥和分作物的專用新型肥料,與國際接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