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蘇東坡唯一繪畫將拍賣估價4.5億,真偽仍存疑?

蘇東坡唯一繪畫將拍賣估價4.5億,真偽仍存疑?

▲《枯木怪石圖》

近日有消息稱佳士得拍賣行徵集到宋代蘇東坡畫作《枯木怪石圖》,準備拍賣或者私人洽購,估價最少HK$4.5億。這是很保守的估價,懂得拍賣的都很清楚他真正的價值!

作為“公認不超過3件的蘇東坡傳世作品”之一,《枯木怪石圖》的現身,無論在業內還是業外,都將引起高度關注。關於此件作品的“真偽考證、學術價值、文化意義。”

業界人士分析認為,此畫清初藏黔南王沐府,或是在抗戰全面爆發的1937年流入日本。

蘇東坡唯一繪畫將拍賣估價4.5億,真偽仍存疑?

▲《枯木怪石圖》高清大圖

蘇東坡書法真跡,大約有30多件。繪畫手卷真跡,如果有繪畫手卷真跡的話,那麼僅此一件,沒有第二件。

《枯木竹石圖》又名《枯木怪石圖》、《木石圖》,無款,據畫劉良佐、米芾題詩,以及宋人記載蘇軾的畫風看,被認定是蘇軾的作品。米芾《畫史》說: “子瞻作枯木,枝幹虯屈無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無端,如其胸中盤鬱也。” 黃庭堅在《題子瞻枯木》中說:“折衝儒墨陣堂堂,書人顏揚鴻雁行。胸中原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題東坡竹石》中又說:“風枝雨葉瘦士竹,龍蹲虎踞蒼蘚石,東坡老人翰林公,醉時吐出胸出胸中墨。”這些詠詩的記述,都與這幅《枯木怪石圖》的境界景象相一致。

蘇東坡唯一繪畫將拍賣估價4.5億,真偽仍存疑?

▲《枯木怪石圖》局部

簡潔明瞭的畫面上,怪石盤踞左下角,石狀尖峻硬實,石皴卻盤旋如渦,方圓相兼,即怪又醜,似快速旋轉,造成畫面的運動感,更能顯出此石頑強的生存力。石後冒出幾枝竹葉,而石右之枯木,屈曲盤折,氣勢雄強, “怪怪奇奇”,於筆意盤旋之中,凝聚成一團耿耿不平之氣,更有一股浩然氣脈,由石而樹、由樹幹而樹梢,扭曲盤結。直衝昊天。枯木用筆迅疾、取勢不惑,畫心枯淡盤旋,墨色變化多端。運用書法之筆法,飛白為石,楷行為竹,隨手拈來,自成一格。作為藝術家,蘇軾在繪畫上不落前人之窠臼,不拘古人之繩墨,強調錶現自我,有所創新。倡導“士夫畫”,批評院體之匠氣。強調神韻,不拘形似,真誠抒發胸中意趣。再觀共文、其書、其人,誠然如是。

蘇東坡唯一繪畫將拍賣估價4.5億,真偽仍存疑?

▲《枯木怪石圖》局部

蘇軾一生,幾遭貶謫,在錯綜複雜的宋王朝政治鬥爭中飽嘗仕途的滋味,憤懣不平之氣交織於心,發諸毫端,借詩畫以洩胸中盤鬱。蘇軾曾自題其畫雲: “枯腸得酒芒角出,肺肝錯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留,寫向君家雪色壁。”足以說明其抒寫胸臆之情。蘇軾作畫,固然重視抒發情感,但並不忽視形式技巧。他曾自謂: “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追求。” “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 快也。” “浩然聽筆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為得之。”

這不是一副普通的書畫作品,他在中國古代美術史上有明確的歷史地位,在中國繪畫歷史上,蘇軾的歷史地位無人可替代,有宋以來,作為尚意精神的文人領袖,他的畫論影響了千年,有力推動了中國文人畫的發展,也可以說蘇軾是中國文人畫的奠基人。

《枯木竹石圖》正是蘇軾畫論思想的集中體現,在所有蘇軾傳世的30多幅書畫作品中,這幅畫具有唯一性,世傳僅此一件,徐邦達講的很清楚,卷後有米芾題跋,非常可靠;還有南宋王厚之印鑑,非常可靠。

蘇東坡唯一繪畫將拍賣估價4.5億,真偽仍存疑?

▲《枯木怪石》局部 劉良佐跋語

劉良佐跋語:潤州棲雲馮尊師棄官入道三十年矣,年七十餘,鬚髮漆黑,且語貌雅適,使人意消見,示東坡《木石圖》,因題一詩贈之,仍約海嶽翁同賦,上饒劉良佐。舊夢雲生石,浮榮木脫衣。支離天壽永,磊落世緣微。展卷似人喜,閉門知己稀。家林有此景,愧我獨忘歸。

蘇東坡唯一繪畫將拍賣估價4.5億,真偽仍存疑?

▲《枯木怪石》的米芾款跋

世人對蘇東坡的詩詞、書法作品耳熟能詳,東坡故事亦是家喻戶曉,古今中外仰慕蘇東坡的人更是不可勝數。不說當時仰慕蘇東坡的蘇門六君子(黃庭堅、陳師道、秦觀、晁補之、張耒、李廌)等人,就說近代以來大畫家張大千與日本文人畫家富岡鐵齋,他們續有美髯,常常著長袍、戴東坡帽,執竹杖以效法東坡裝扮;林語堂則是身邊一刻不離東坡文集,他一生只為兩人立傳,一為武則天,一為蘇東坡。而近年來各地曾多次舉辦“壽蘇會”,紀念東坡居士。

然而這位北宋大文豪的畫作,流傳在世的真固是鳳毛麟角。公認的東坡畫作真跡只得兩、三幅。一是《瀟湘竹石圖》,藏於中國美術館;一幅是佳士得此次徵集到的《枯木怪石圖》,在私人收藏手中;另傳臺北故宮亦有一幅。

蘇東坡唯一繪畫將拍賣估價4.5億,真偽仍存疑?

▲《瀟湘竹石圖》 中國美術館藏

據傳,北洋政府管治之時,《枯木怪石圖》與《瀟湘竹石圖》皆為“風雨樓”所藏。前者從山東藏家而來,後者則一直為這間京師古玩店的收藏。兩畫皆被一名叫“白堅夫”的人物買下來。

這個白堅夫曾為軍閥吳佩孚的秘書長,後因日子拮据,把這兩幅東坡真跡都放售出去。 《瀟湘竹石圖》賣了給《人民日報》社長鄧拓,鄧氏後來贈之予中國美術館。據悉白堅夫曾留學東瀛,太太又是日本人,《枯木怪石圖》相傳賣了給日本藏家。此後一直未有消息,直到現在來到佳士得手中。

蘇東坡唯一繪畫將拍賣估價4.5億,真偽仍存疑?

▲宋高宗趙構

《枯木怪石圖》面世至今近千年之久,途中流落何方,從上面的題跋及鑑藏印中可以找出脈絡。首先有東坡同代書畫家米芾(1051-1107)的跋,緊接著有宋高宗趙構(1107-1187)“紹興內府”的印,以及南宋(1131-1204)金石學家王厚之的印。

宋亡後,元初著名書畫家鮮于樞(1246-1302),以及元末詩文家俞希魯都曾在上面題跋。據鑑藏印顯示,至有明一代,則曾為朱元璋養子沐英(1345-1392)家族、藏書家李廷相(1485-1544)所藏。

一位古書畫研究者表示,“《枯木怪石》自從被貼上蘇東坡的標籤,是不是真跡已經不重要,因為我們現在都找不到更好的“蘇軾畫”來替代它……”

蘇東坡唯一繪畫將拍賣估價4.5億,真偽仍存疑?

▲《枯木怪石》的米芾款跋

對於其後的米芾之跋,一些書法界人士認為用筆飄忽,或與畫作同樣存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