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一個投機者的成長之路

一個投機者的成長之路

同一個市場,在同一時間,就有無數人在做多,無數人在放空;一樣的看對了行情的方向,有人賺了點小錢就跑,有人卻不為所動,試圖取得市場趨勢帶來的暴利,即便眼看要得手的利潤得而復失也無所謂;當買賣出現虧損時,有的僥倖,不肯當即認賠出局,結果變成大禍;有人卻把市場判別失誤看做買賣中不行避免的正常景象,在虧損很小時就撤離,沒有遭到大的損傷……

市場買賣便是簡單的一買一賣,但在這一買一賣的背後,隱含著投機者天差地別的看法、認識、目標、動機,反應出投機者天差地別的代價觀、市場買賣理念、看待盈利的態度、看待危險的態度,等等。

從表面看,市場買賣的成敗,彷彿是一些偶爾的事變、運氣在起作用。但是,我以為,投機者在金融範疇的終極運氣,更深的緣由取決於一個投機者的綜合體質,這便是一個投機者的人生涵養和心境。

投機者的涵養和心境並不是高不可測,也不玄虛,它是樹立在兩個方面之上的。一是投機者對市場的瞭解,對市場買賣中一些嚴重的規定性題目的根本態度;二是投機者對自我的認識,這種認識既包羅對人類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天性,如盼望、貪心、恐驚、幸運、自傲等的洞察和理解,也需求投機者對本人特別的心思缺點、性情缺陷、思想、舉動習氣等主體身心運動的深入反省。股票、期貨 市場的投機遊戲是人與人之間頭腦、意志、心思的對立與計算。對市場的瞭解和對自我的認識這兩方面之間,本質上是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早在100 多年從前,一位投機的老手就說過:盈利的股票、期貨投機定律是樹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那便是,人們將反覆以前的不對。因而,投機者對人性的認識越深入,對市場的瞭解就越深化;反之亦然。從這種意義上說,股票、期貨的買賣實質也便是一種心思遊戲,既是與市場中別人的比賽,更是與自我本能、人性缺點的對立。

每一個獻身於投機的人,都是一個孤單的攀登者!大多數人終極不可以抵達其抱負的彼岸。但是,隨著市場認識的深化,投機者涵養、心境的提高,一旦你打破了自我的範圍,逾越了平凡凡俗,就會頓悟成佛,有一個質的昇華。一個勝利的投機妙手,往往既有深入的市場瞭解,也能洞悉本人的心裡變化,同時在這兩方面到達很高的修為。

投機的旅途沒有捷徑可走,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流程。這個漫長而孤單的修煉流程,就像屈原所描繪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投機者在探索前進的路途上,會遇到不可思議的困難。除了個人的體質外,唯時間才能協助投機者學到和證明一些工具。每一個看似光輝的勝利的背後,無不是由一系列的失敗和苦楚的教訓換來的,哪怕是一點點在別人看來十分質樸、簡單的經歷,投機者都能夠為之付出過慘重的損失、血的價錢。華爾街的一位操盤妙手說過一句話:我的投資績效完全是在於我28 年來錯誤經驗的累積。

西諺雲:上帝總是幫助自助者。假如一個投機者不可以解救本人,誰還能幫得了他呢?比方,在股票、期貨買賣中,我們已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犯著相同的不對。判別失誤時不實時止損、逆勢買賣、背注一擲、急躁激動,等等,這些景象簡直長期困擾著大多數投機者。我手頭保存著40 多本以前買賣的日誌。偶然隨意一翻,固然隔了好久,各個日誌本上記載的買賣,本人犯過的不對,都有十分類似之處。假如不看上面的日期,簡直很難分清哪一篇寫在前面,哪一篇是其後寫的。顯然,有很多不對是我以前在很長時間不斷地在反覆地犯著。已經有一段時間,我不可救藥的愚笨舉動苦楚之至,絕望中乃至想放棄股票、期貨的投機生意。並不是我沒有認識到本人不斷在幹傻事,有好多我在進入期貨的初期就曾經覺察。但是,幾年往後,這些不對卻仍然還在我的買賣中。昔人云:事不過三。又說:三折耾,成良醫。但是,在期貨買賣中,卻遠非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

每一次,當我由於錯誤而遭到市場的處罰時,我勸誡本人,不可以再這樣下去了,我反覆相似的不對曾經遠遠超越三次,應該學得智慧一點。但是,當處罰的痛楚過了後,我會立即忘記令人憂愁的以前,彷彿什麼也沒有發生,重新回到老路上。裡費默說:如果一個人不犯錯的話,那他一個月之內就能擁有整個世界了,但如果他不從錯誤中汲取經驗教訓的話,那就連上帝所賜的東西都得不到一件。

但是,股票/期貨買賣的不對不是那樣容易矯正的。

我一次又一次下定決計不再出現以前的不對,但一旦進入市場買賣,故態復萌,狀況好像沒有得到絲毫的改動。在期貨買賣的前幾年,我的投機不斷迷失在這種惡性循環的怪圈中,似乎進入了天昏地暗的地獄,心靈和精神長時間在苦楚、絕望、懊悔中煎熬,卻無法自拔。

如今看來,這統統的發作並非偶爾。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投機者在市場買賣中所犯下的不可勝數數的所謂不對,只要在時過境遷,投機者的思想、看法、心境到了一定高度後才能豁然開朗。

一個投機者的涵養和心境不到達這樣的高度,雖然你煞費苦心、苦苦掙扎,竭力想避免種種百般看似十分簡單的不對,結果卻總是令人絕望。你留意了這一方面的問題,不對就會從別的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來。就像一個新手開車,留意了前面路上的妨礙,卻遺忘了後面和附近的風險;留意了手上的動作,卻遺忘了腳下油門和剎車的問題。

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多數投機者日復一日,像噩夢一樣無法擺脫的不對,只能隨著投機者的涵養和心境的提升而被逾越,被消解,而無法在當前的境況下透徹清除,不再重犯。比方,投機買賣中的止損、市場新手激動性買賣等,都不是一個伶仃的,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能問題,牽一髮而動滿身,投機者整體的買賣理念、涵養、心境不到這樣的高度,這些不對就難以透徹處理。

關於激動性買賣很多經歷豐厚的投機老手都看到,激動性買賣具有宏大的毀壞性,嚴峻要挾投機者的資金安全。從進入期貨的那一天開始,我就不斷身受其害。好多年以前了,我還在同它作決死的搏鬥。

不曉得有幾次,前一天晚上我在剖析、判別走勢時十分理智,做好了細緻的買賣方案。但是,僅僅過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我一走進買賣大廳,統統就變得讓人難以明白。我會遺忘原來訂定好的買賣方案,遺忘本人終究應該怎樣操縱,而完全被市集價錢的波動所牽引。

我的思想、心境隨著價錢的變革而變革,一會看多,一會看空,全然不理會原先的想法,頻仍地在市集中買進賣出。顯然,這種毫無章法的買賣方法註定不會有好結果。每天買賣結束往後,我總是遍體鱗傷,喪失慘重。更令人懊喪的是,假如我恪守前一天的操縱方案,非但不會虧損,另有可觀的利潤。激動性買賣的主要緣由是投機者缺乏充足的自我控制才能,迷戀於短時間從波動中賺一筆大錢的想法而無法自拔。既不可以抵擋外在的波動的引誘,也不可以停止激烈的買賣願望。

從買賣理念來說,激動性買賣是一種短線買賣,並且是超等短線。這樣的場面不斷維持了好幾年,人的天性、無認識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市場的引誘是如此難以抵擋,我便是無法控制本人的買賣激動。一次又一次,我打垮在地,我又掙扎著爬起來。我頻頻下決心,要慎重買賣,三思然後行,結果卻總是不盡人意,沒有朝好的地方開展。直到有一天,我放棄了戰勝激動性買賣的夢想,在絕望中放縱本人,接受著由此帶來的令人酸心的買賣損失。

幾年往後,不知不覺中,隨著年事的增長、閱歷的豐厚、經歷的積聚、市場看法的深化,我忽然明白,本人已經很少出現激動性買賣的景象。這種長期困擾我的疾病,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也沒有抑止住的情感化的舉動,似乎一下子康復了。細心想來,這統統的發作也在道理之中。我對市場的明白,我的買賣理念,我對自我的看法,包羅對本人的特性、思想、情感、習氣的理解,有了質的奔騰,今是昨非。一句話,我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我在投機範疇所到達的涵養和心境使我遠遠逾越了激動性買賣這種低條理的不對。

如今,我曾經很少從事短線買賣,尤其是日內短線買賣,曉得這是消滅投機者最快捷的途徑。我把本人的留意力完全會合在尋覓、開掘中長線買賣的時機上,對短時間從市集波動中賺一筆大錢的想法已不感興味。原來像玉人一樣誘人的短期波動,再也不可以激起我的買賣願望和激動。

每一天,我還在關注各個種類的盤面變革,但是,作為一個長線買賣者,我不會再被觸目驚心的短期市集波動牽著鼻子,搞得心猿意馬。我冷靜、漠然地欣賞著市集的變革,也注視著本人的心田天下。我以我本人的方法明白這統統。

星星照舊那顆星星,玉輪照舊誰人玉輪。市集仍然在劇烈動盪,用可觀的利潤,引誘、吸引著一批又一批新老投機者前往後繼,自取滅亡。而這統統,在我眼裡已有了全然差別的意義。

激動性買賣,那還是問題嗎?我問本人。

關於止損

每一本關於期貨買賣的書,都市誨人不倦地提示投機者,買賣倒黴時要實時止損,敏捷退出以減少喪失。“假如你不情願虧小錢,遲早就會虧大錢”, “剛開始時的總是最便宜的”,等等。

雖然有如許多的提示和忠言,面臨買賣倒黴的場面,投機者廣泛性的習氣依然是不肯認賠,避免嚴重虧損的發作。理性上,一個投機者能夠看到止損的緊張性,但在實際買賣中卻往往做不到,好像不像我想象的那麼簡單。

起首,買賣不實時可以武斷地壯士斷臂,敏捷止損,要求投機者具有極大的伶俐、勇氣和毅力。這不只觸及到投機者對買賣的本質明白能否準確,投機戰略能否公道、科學,能否具有虧小錢、賺大錢的根本買賣思緒,更是和投機者的精模樣度、心思、意志力等方面有著嚴重的關聯。在買賣顯著出現倒黴場面時,敏捷改動本人的想法、顛覆原來的判別、承當實實在在的失去,這統統都是給投機者帶來精神擔負。尤其是對一個新手,這種壓力會透徹摧毀他的意志和信心,使他在應該接納止損方法的那一剎那,放棄竭力,敗下陣來,成為精神上的軟骨頭。

其次,每一次買賣中,詳細止損點位的建立,也是一個比較紛亂的題目。偶然候,我剛才在絕望之中斷損離場,市集價錢立即回到了我原來買賣的方向。假如我再對峙一會,不但不會虧錢,反而能大賺一筆。轉頭一看,我恰好買在市集的最高點,賣在市集的最低點。從理性的角度考慮,為了控制買賣危害,在入市往後出現喪失時,實時離場是一個智慧的活動。但是,由於止損點配置不科學,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市集捉弄,被迫來回割肉,又深受無規定、不公道止損的損傷,我的舉動看起來完全就像一個大傻瓜。

終於,有一天,我的精神形態到了崩潰的邊沿,對這種盲目標止損方法曾經十分厭倦。當市集價錢走勢再次對我倒黴時,我變得十分麻痺,眼瞧著浮動虧損的擴展而無動於衷,沒有接納任何方法。結果,我的賬戶被洗劫一空,我暴倉了。

題目又回到了起點。

只需我還在期貨市集從事投機買賣,止損是協助我躲過嚴重劫難的專一辦法。雖然每一次砍倉都要閱歷一次精神上苦楚的折磨,但是,鴕鳥式的躲避顯然無濟於事。假如你不可以控制危害,危害旦夕就會控制你。

也許是對本人的自我控制才能缺乏充足的決心,有一段時間,我乃至請了兩位助手協助我進去處損。我在下單之前就通知他們,市集價錢一旦到了我事前定奪的止損點,他們立即幫我砍倉。我當時應該說十分理智,乃至思索到了本人心思、性情上的缺點,而且事前做了防備。由於我曉得,假如入市往後市集價錢走勢真的對我倒黴,我很能夠依然會對峙原來的判別,心存幸運,頑固己見,制止他們的舉動。終究我是老闆,他們是部下。到時候,他們很能夠屈服於我的威望而唯唯諾諾,如許一來,我們原來的商定就會釀成一紙空文。因而,有一天,我特地約請我的兩位助手用飯,誇大他們在買賣中的責任,鼓舞他們在買賣時不要忌憚我的脾氣,嚴厲執去處損規律。看起來這個方案十分縝密,簡直十拿九穩。假如可以順遂實施,買賣方向精確時,我就能夠賺到大錢,而一旦我的判別有誤,別人會在附近盯著我的買賣,幫我控制危害,只會喪失一點小錢。

其後的買賣實踐表明,我當時自以為十拿九穩的方案,實際上毫無用途,是一個市集新手十分幼稚、可笑的想法。不但伶仃、靜止、機器地看待市集買賣中的止損題目,並且基本無法在實戰流程中實在做到。

起首,止損戰略只是投機者在市集判別失誤時的一種保護性方法,用來制止嚴重買賣虧損的出現。但是,當一個投機者總的買賣贏利小於一系列止損所帶來的喪失,即投機者沒有才能在市集買賣中賺取充足的利潤時,嚴厲的止損方法只是延緩投機資源減少的速率,不可以改動投機者終極失敗的運氣。

其次,止損和投機者的買賣理念親密相干。

關於一個長線買賣者來說,由於他每年買賣的次數很少,每次入市前都做過充沛的研討,可以很沉著地定奪買賣失敗時的退出地位。止損點位十分明確,實行起來也相比照較簡單。

而關於一個短線買賣者,尤其是依據市集盤面變革操縱的日內買賣員,他每天頻仍地收支市集,面臨頃刻萬變的市集波動,只能依託某種天性、覺得作出交易決議。偶然候,我一天要買賣十屢次,一筆買賣從開始到結束能夠只要幾十秒鐘,很難在入市買賣前細緻策確的止損點位。從入市到止損,統統取決於操縱者十分特性化的市集覺得,觀看者很難插手。

在早期的期貨買賣中,我地道是一個短線作手,我以為請兩個助手幫我進去處損操縱,就可以避免出現大的喪失。實際上,我的短線買賣方法自然地排擠這種看似智慧的協作,由始至終,我必須獨立決議、獨立承當買賣後果。假如我本人缺乏充足的自我控制才能,在市集走勢和我的判別紛歧致時不可以武斷撤離,我的兩個助手又能有什麼辦法呢?最後,我們的協作就如許無疾而終,不明晰之。

和激動性買賣的終極處理方法一樣,也是到了近幾年,隨著買賣理念的變化、自我涵養的進步、市集地步上升到一個新的條理往後,止損題目才迎刃而解,我也不再對此感觸懊惱和狐疑。

如今,買賣倒黴時我可以很輕鬆地退出市集,完全沒有原來止損操縱時心田那種苦楚、絕望、懊喪的精神感覺。由於我曉得,這是買賣中最正常的景象。市集總會出現不測的變革,一個人的判別也不能夠100 %地精確。只需你從市集買賣中賺取的利潤遠宏大於止損時形成的喪失,你的某一筆詳細買賣是賺是賠可有可無。賠小錢,賺大錢,這是期貨買賣必須對峙的最簡單的考慮規定。只需你不斷沿著這條準確之路走下去,早晚會抵達勝利的彼岸。

這麼看來,止損對我也就不再是個題目。

人不可以兩次踏進統一條河道。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市集活動,看起來素昧一生,彷彿在簡單地反覆,彷彿背後有一個我們所不曉得的紀律存在,只需我們竭力探究,堅持不懈,有一天就會發明市集活動的紀律,我們的投機事蹟就可以進入天堂。

的確否則,這是一條死衚衕。

現代科學在微觀和宏觀方面的研討,都獲得了長足的先進,人類對地球、對宇宙、對生物基因工程 的探究和看法,是幾百年前的人們基本無法想象的。但是,一個導彈專家、一個研討火星探測器的工程師、一個諾貝爾 科學獎的取得者,一旦進入投機市集,在市集預測、價錢判別、實際買賣等很多方面,和幾百年前,日本大米期貨市集中的一個市井無賴、一個賭徒比起來,有什麼高明之處嗎?沒有;一點也高明不到哪兒去。

1998 年,由兩個諾貝爾經濟學家掛帥的投資基金——長期資源辦理公司的停業,又一次以殘酷的現實證明,科學在投機範疇的無能為力和悲哀。有人說,市集活動的本質是隨機性;有人說,投機市集是一個隨機性與紀律性共存的市集,其紀律性的一邊是十分不言而喻的,簡單到你對它視而不見的地步,而其隨機性的一邊,則表示得極為紛亂;有人說,市集是天然的函數,它的舉動並不遵照古典物理學、參數統計學,或線性數學……

總之,作為一個投機者,我們面臨的是一個不定奪的天下。這裡永久不存在一個可以被大多數人隨便掌握的走向勝利的簡單辦法。美國前財務部長羅伯特•魯賓的決議方法,我以為對每一個投機市集的到場者都有很大的自創意義:

( l )天下專一定奪的事便是不定奪性。

( 2 )任何決議都是平衡幾率的結果。

( 3 )一旦作出決定,立即付之於行動,舉動要武斷敏捷。

( 4 )決議者的質量遠比決議結果緊張。

是的,的確像魯賓所說的,決議者的質量遠比決議結果緊張。買賣結果的優劣我們無法控制,但是,我們能夠控制本人的願望、情感、思想和舉動。

“看法你本人”。人類這句陳舊的格言,在現代的金融投機市集仍然具有鮮活的意義。那些不可以抑止、剋制人性缺點的人,無論是何等巨大的人物,置信在這裡,結果都將喪魂落魄,被市集風雲所鐫汰。期貨買賣不是一門科學,一門機器的技術,只需長期重複訓練,遊刃有餘,就能夠從市集中賺到錢。這是一門真逼真切行動第一、實踐第一的藝術。投機者要達致勝利,不但要成為頭腦的巨人,知識的巨人,更必須是行動的巨人。

買賣本領和知識能夠學習,市集經歷能夠累積,投機者更緊張的是要培育起成熟的心思並能敏捷地付諸行動,這倒是一個長期的培育、尋求、意會流程。

有人說,期貨買賣是科學和藝術的聯合。我的觀念是:面臨市集的不定奪性,哲學的天下觀和代價觀,哲學的籠統思想形式,也答應以更為有效地協助投機者把握市集活動的頭緒,意會到市集買賣勝利的奧妙。

索羅斯的投資名著《 金融鍊金術》 中有大量的哲學考慮,固然讓人感觸有一點雜亂,卻也不令人奇異。

一個高明的投機巨匠的涵養和地步 往往與哲學家眷統一條理。就像網上一位冤家說的那樣:“買賣市集上妙手之間的計算絕不是技能程度上的計算,而是投資哲學的計算,心態和地步的計算。”

一個投機者的成長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