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村民向故宮捐贈“冰箱”, 專家: 國寶啊, 比戰國冰箱還稀世

導讀:故宮博物院是我國第一大博物館,裡面珍藏的文物數不勝數,僅公開展覽的就有100多萬件。這些文物大部分都是清宮舊藏,還有一部分考古出土以及民間捐獻的,僅在1939年到2005年就有682人向故宮捐獻了33400多件文物。其中最有意思還是一向故宮捐獻“冰箱”的村民。

村民向故宮捐贈“冰箱”, 專家: 國寶啊, 比戰國冰箱還稀世

這是個什麼情況呢?1985年11月9日,一個名叫潘大衛的青年村民找到故宮文物專家梁金生,說他要捐給故宮一對兒“冰箱”。之所以要找他是因為自己已經簽了捐贈表,但是捐贈的單位是北京文物局,而他一心想捐贈的是故宮;當他意識到文物局和故宮是有區別時,他便找到了此專家。

村民向故宮捐贈“冰箱”, 專家: 國寶啊, 比戰國冰箱還稀世

專家一看這真的是“冰箱”,只不過不是現代的冰箱,而是清朝時期的陶瓷冰箱。潘大衛說,他的冰箱是掐絲琺琅製成即“景泰藍冰箱”。專家到了現場一看,驚呆了他,因為他此前從未見過這種冰箱,冰箱蓋子上有“大清乾隆御製”幾個大字。之所以這件文物被譽為冰箱,是因為這件瓷器與冰箱具有共同的原理。

村民向故宮捐贈“冰箱”, 專家: 國寶啊, 比戰國冰箱還稀世

而景泰藍冰箱本人就是故宮之物,在當時就是稀世珍寶,只不過後來傅義出宮後將其帶走,因為過於笨重,最終在天津被拍賣。捐贈文物的潘大衛的外公正是獲得此物的拍主。故宮文物專家一邊聽著捐主的陳述一邊對“冰箱”進行鑑定,還不時發出“國寶啊”等感嘆。

村民向故宮捐贈“冰箱”, 專家: 國寶啊, 比戰國冰箱還稀世

還有一起陪同的專家稱“這可能比戰國冰箱還珍貴”。說到這裡,戰國時期也有冰箱?其實是有的,其原理和這件文物也非常類似,都是有很好的隔熱效果,只不過得主動加冰(古代冬天挖深井藏冰,夏天取用)。但不叫“冰箱”而叫“冰鑑”,目前以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冰鑑最珍貴。

村民向故宮捐贈“冰箱”, 專家: 國寶啊, 比戰國冰箱還稀世

其實這被譽為景泰藍冰箱的文物並非只有這麼一對,在2004年,就有一件清乾隆掐絲琺琅景泰藍冰箱在紐約佳士被拍賣,成交價格是56.75萬美元。我國得知後,各界積極追回這件流失並被拍賣的文物,終於在在2009年時候回到祖國,現在已經永久保存在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