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長山核桃繁育及授粉品種配置技術

長山核桃繁育及授粉品種配置技術

1 種子增溫催芽技術

長山核桃果實成熟後果皮會自行裂開,種子自然脫落。當外果皮由青轉黃褐色稍有裂開時應及時採收,時間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果實採集後需及時堆積於室內,待多數果實裂開後取出種子,攤晾3~5 d,然後在室內用溼砂或置於冷庫貯藏。在春播前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

方法一:種子採收後,先用清水浸泡12 h,瀝乾,再用清水浸泡12 h,攤晾後砂藏,用一定溼度的粒砂(手捏成團,鬆開不散)和種子分層混藏,底層砂厚度約為15 cm,兩層種子之間砂厚度約為5 cm,頂層砂厚度約為15 cm,整個催芽床的高度以50~60 cm為宜。催芽床面積若過大,可在砂中插上草把通氣。室外自然條件下堆放,經過自然條件下的低溫休眠過程。2月初,用黑色塑料膜覆蓋,並加蓋10 cm厚稻草。經過20 d左右的增溫催芽,大部分種子已經破口或長出胚根,即可大田播種。

方法二:種子採收後,在室內攤晾1個月左右,至12月底或翌年1月初採用大田直播,行距20 cm,株距4~5 cm,澆透水蓋上地膜保溫,有條件的可在地膜上再加蓋稻草。至天氣回暖,最高溫達到25~28°C時,除去地膜。注意觀察,若天干無雨,可澆一遍透水,3月中下旬即可出苗。此種方法,種子易受到動物及病蟲的破壞,還可能存在出苗不整齊的現象。

2 容器育苗技術

長山核桃容器育苗具有育苗時間短、苗木整齊、不傷根、造林後無緩苗期、移栽不受季節限制等優點。選用白色無紡布製成的容器,俗稱營養缽,口徑大小根據用途而定,一般高度28 cm,口徑25 cm。白色無紡布具有透光性,根系生長觸及到容器膜壁即停止生長,不會產生蝸根現象。容器基質為壤土、泥炭、有機肥(腐熟雞糞、緩釋複合肥等)、稻殼按50∶25∶15∶10配置,同時摻入辛硫磷顆粒劑,再噴灑硫酸亞鐵、多菌靈等藥劑進行消毒處理。裝好基質,在苗床上擺放整齊,將催過芽的長山核桃種子平放在營養缽內,上覆3~5 cm同樣的基質,澆水至溼潤。長山核桃喜水喜肥,勤肥水管理,1個月左右出苗。

3 嫁接育苗技術

3.1 春季枝接

一般在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氣溫穩定在15°C以上;嫁接方法主要為劈接和切接,嫁接前苗圃不能灌水,接前3~5 d在距離地面8~10 cm處割2~3刀“放水”(防止嫁接口傷流),然後在距離地面30 cm處嫁接。

3.2 夏秋季大方塊芽接

芽接時間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進行,用刀片在接穗上取長3~4 cm、寬0.8~1.2 cm的芽片,芽要位於芽片的正中間。在砧木上選擇光滑處切取同芽片同樣長度、寬度增加1~2mm的皮層,取皮層的同時在切口的下方一側撕下長2 cm、寬1~2mm的樹皮作為傷流口“放水”。把芽片貼在砧木口上,左側靠緊,右側留出傷流口,並用塑料薄膜包紮密封,鬆緊適度,不要將傷流口包嚴,芽體外露。接芽新梢長到20 cm時,從接芽以上2 cm處剪砧。

4 大砧高接技術

長山核桃實生苗結果期一般在10~12年始果,嫁接苗4~5年後始果。採用大砧高接換優技術,2~3年始果,且迅速形成樹冠,形成產量。方法是選擇粗度合適(直徑2~10 cm均可),且樹皮光滑處鋸斷,在3月底至4月初,氣溫穩定在20~25°C時,採用撬皮接方法進行嫁接,粗度在4 cm以上砧木,可以多頭嫁接。

5 快速育苗技術

長山核桃果材兩用,經濟效益好,樹幹通直,材型、材質均佳,深受市場歡迎,尤其江淮流域推廣面積大。為了快速高效提供種苗,我們試驗摸索了週年嫁接技術,做到當年育苗,當年出圃良種壯苗。

10月中旬將採收的長山核桃種子進行砂藏,於次年1月中旬進行增溫催芽,挑選出已破口或生長出胚根的種子,進行容器育苗,並在苗床上加蓋拱棚,注意觀察,適時澆灌,控制大棚溫度35°C,溼度70%。為保持溫溼度,將營養缽大部分埋在苗床土壤中,大棚內蓋遮光率70%的遮陽網,防止高溫及強光對幼苗的傷害。幼苗正常展葉,莖幹轉綠時,可在晴天中午前後揭開拱膜兩端通風、降溫,以增強幼苗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待小苗生長接近拱棚薄膜時,及時拆除拱棚,以免灼傷苗木。8月份80%的苗木已經到達嫁接標準(離地面10 cm處,地徑7~8 cm以上,高度80 cm以上),可陸續進行大方塊芽接,由於此時處於生長旺盛期,芽接時引流“放水”便是重要的一個環節。方法是在接口下方撕一個長2 cm、寬1~2mm的口子。芽接成活率可達85%。8月中、下旬嫁接的苗木一般不需要剪砧,出圃造林時於接口上方全部剪除。撫育管理時,注重及時抹除接芽下方的萌芽。

6 主幹套膜保溼栽培技術

長山核桃苗木主根發達,鬚根較少,枝幹皮薄,裸根苗常規栽培,成活率不高。採用主幹套膜保溼栽培技術,可以大大地提高造林成活率。方法是苗木栽植完成後,用塑料薄膜製成一個長條形圓筒,將長條形圓筒塑料薄膜袋放入水中浸溼取出,薄膜內留有部分水珠,再將留有水珠的長條形圓筒塑料薄膜袋套在已栽植好的長山核桃主幹上,下部埋入土中,這樣苗木枝幹將得到很好的保溼效果,直到枝幹發芽,新梢生長到5~6 cm時,去除保溼塑料膜筒。

7 授粉品種配置技術

長山核桃系雌雄同株異花,風媒花,雌雄花成熟期有先後,通過不同品種配置,合理整形修剪,實現豐產穩產。如常見品種中波尼為雄花先熟型品種,茅山1號、威斯頓為雌花先熟型品種,茅山1號、波尼、威斯頓的組合栽培為較佳的品種授粉配置,且在長江流域表現較好。

8 拉枝、拿枝技術

拉枝:長山核桃節間較長,為提高單位面積發枝量,在冬春發芽前採用塑料繩索斜拉長枝,使得節間充分受光,促發短枝(結果枝)。

拿枝:在長枝前端處於半木質化時,用手握住枝條從基部向梢頭逐漸移動並輕微折傷木質部,促使枝條角度開張。拿枝時注意手部力量的輕重,避免折斷枝條或重傷枝條皮層。主要對象是較直立的旺枝、競爭枝、輔養枝等。拿枝可以開張枝條角度,提高枝條萌芽率,促進花芽和中短枝形成,培養結果枝組。

長山核桃繁育及授粉品種配置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