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流傳於天津傳統武術中的一個拳種,童子功、十三太保是其基本功法

攔手門是傳統武術中的一個拳種,主要流傳於天津地區。

相傳,清朝初葉,流落天津的明將鄭海寧在河東大直沽天妃宮廟傳“攔路拳”,後河南人鄭天興又傳“練手拳”。李金剛等人得傳後,不斷研習,創編出攔手拳和翻拳。傳至第六代有劉長海、陳連芳等人。

流傳於天津傳統武術中的一個拳種,童子功、十三太保是其基本功法

在操拳、攔手拳、翻拳的基礎上,又創編出以猛化疾、猛進迅擊的炮拳,形成了“操、攔、翻、炮”四套母拳。第七代傳人劉萬福教授,曾獲得“新中國體育開拓者”的榮譽。他在天津體育學院執教時,從四套母拳中,提煉出實用技法“三十六招”作為攔手拳的普及教材。

流傳於天津傳統武術中的一個拳種,童子功、十三太保是其基本功法

發展至今,攔手門武術在天津各區縣都有習練者,河東區居多,傳人分佈到了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

攔手門強調功底紮實,勁力渾厚,注重功力訓練,基本功法有:童子功、凝神養氣功、丹道呼吸功、抖杆子、抓罈子、擰棒子、跑板子、蹲坑子、打木樁、搓沙子、十三太保。

流傳於天津傳統武術中的一個拳種,童子功、十三太保是其基本功法

攔手門以攔為核心,手法有纏、崩、按、搖、斬、攔、戳、抱、撕等;腿法有進、撤、閃、滑、插、蹍等。打法講求攔截接打,沾手速發,以猛化疾,猛進速擊,以快制靜。

攔手門練習的兵械有:大槍、花槍、春秋大刀、朴刀、方便鏟、棍、單刀、雙刀、單劍、雙劍、短棍、大小梢子、流星錘、甩頭一指、十三節虎尾鞭。


流傳於天津傳統武術中的一個拳種,童子功、十三太保是其基本功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