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錢幣收藏圈有一種新生代玩法

錢幣收藏圈有一種新生代玩法

說到收藏圈中喜聞樂見的門類,錢幣無疑是其中之一。而且與外界想像有所不同的是,現在玩兒古董收藏的,並不是只有那些喜愛“之乎者也”的年長者,錢幣圈也是如此。尤其隨著現代互聯網的發達,不少“小年輕”的泉友們很快成長,他們的悟性與信息量同樣不可小覷。

年青一代玩兒雅集,他們也有著自己的思考。

在北京就有一位“80後”泉友,他叫李維。2015年,他主導發起了一個叫做“拓留泉會”的圈友項目,並且以此為平臺舉辦了多期公益雅集活動。在他看來,這個圈子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泉友之間的交流僅僅是停留在單純的收藏上。“前人的收藏有著那麼豐富的積累,那麼我想,我們是否可以不拘泥於買賣,泉友見面除了喝喝小酒、聊聊人生,還能借用雅集方式來做點兒事,給後人留點兒東西呢?”

| 當年的熱鬧 |

在近幾年的資料查閱中李維注意到,對於雅集的歷史,距離較近的民國時期很有參考意義。當時的收藏熱主要集中在文化底蘊深,且經濟發達的江浙一帶,由此出現了很多雅集活動。比如在上海成立的古泉學會、泉幣學社等等,泉友們定期聚會,互相品評錢幣,分享認識。當中泉幣學社還成立了“壽泉會”,到了其中某位泉友生辰,十幾二十位同好們就會聚在一起,大家動手做錢幣拓片,彙集成《壽泉集拓》,對當時泉界的一種整體狀況進行了呈現。這種形式一直持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钱币收藏圈有一种新生代玩法

雅集成冊是一種分享,也是一種留存。

李維認為,這些資料的背後,體現出了雅集對文化傳承的推動力量。而如此玩法,與當年中國和日本的泉界民間交流有很大關係。在同時期的日本,泉友相聚共同出泉譜、鑄紀念幣……雅集文化十分興盛。

“通過雅集,大家玩兒些什麼,怎麼玩兒,所衍生出的那些有附加值的東西,最後終歸會落在學問和文化上。”他說。

| 新生代的玩法 |

隨著近年來的傳統文化復興熱,在目前的錢幣收藏界,除了官方組織以外,還有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圈子”。而更有民間味道的雅集,則是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們聚在一起,十個八個人地建個圈子,大家得空兒了就聚一聚,聊天談笑之間,沒準一本書的內容就出來了。“這些小圈子有玩兒順治錢的,有玩兒崇禎錢、崇寧錢,分門別類,越來越多。”李維告訴《中國收藏》雜誌記者。

而他自己這幾年玩兒收藏的關注點,大多集中在錢幣拓片上。“拓片是載體,推廣拓片的記憶,實際上就是一種時代記憶的留存”。

钱币收藏圈有一种新生代玩法

與著名錢幣收藏家們交流拓片心得,在你言我語當中或許 又能悟出些什麼來。

有了這樣的想法,最初,他與同好於此的泉友們是通過微信群來交流。“互聯網發達,即便身處天南海北,大家雖未謀面,但通過群交流,早已成為了老友。這也可以算是現代人一種特有的另類‘雅集’方式吧。”

因為希望交流能帶來更多成果。2015年,李維與吳革勝、宋捷等人發起了“拓留泉會”。“拓,是將刻鑄有文字或圖像的器物用墨在紙上顯現。留,有保存、長久之意,也通‘流’,有流通、傳承之意。”他解釋道。

泉會成立後,他又著手做起了“拓留雅集”並且集結成《拓留泉匯》。“一開始做《拓留泉匯》我們共有20個人參加。由我出資先印刷出20本統一風格、帶有‘拓留’字樣的手工宣紙泉譜寄給大家。每個人收到後,在這泉譜上將從自己的收藏中選擇出四枚錢幣親手做成20份拓片再返給我,然後我整理集結成冊,完成後再寄給他們。”

钱币收藏圈有一种新生代玩法钱币收藏圈有一种新生代玩法
钱币收藏圈有一种新生代玩法钱币收藏圈有一种新生代玩法

像這種雅集活動有時候聚著、聊著、 忙著就到了半夜, 但你絲毫看不出大家的睏意。

如此一來,最後每個人手中的泉譜,既有自己收藏的反映,又能分享其他泉友的珍藏。值得一提的是,參與者都是當前有一定錢幣收藏建樹,同時能做出漂亮拓片的人。

除了這種隔空互動的方式,還有面對面的“拓留泉匯”雅集活動。據悉,截至目前,《拓留泉匯》原拓泉譜已經完成甲編、乙編、丙編、丁編、戊編、己編共6期,參與人數近百人。“拓留泉匯雅集”活動也已經舉辦了四期。

“我們預計第一階段要做10期《《拓留泉匯》原拓泉譜,應該會在今年完成。這些都是公益性質的活動,我認為雅集講究的是玩兒和興致,如果在當中摻雜過多的利益成分,就容易變味兒。”李維說。

| 是一種記憶 |

更加讓他感到驚喜的是,《拓留泉匯》的雅集活動甚至得到了著名古文獻版本學家王貴忱老先生的關注和支持。王老不僅親自為《拓留泉匯》題簽,而且王老即將要編印的泉譜工作,李維也會投身其中。“今年正巧是王老90歲,他的兒子與幾位拓留泉會的同仁為他籌劃編印《可居九秩壽泉集拓》,選了當今錢幣收藏圈的25位,很多都是老中青大家,包括戴志強老師等等。前不久收到了他的邀請,我想這也是前輩對我們這種雅集方式的肯定,以及對後輩的鼓勵吧。現在正在做這個事兒。”

前不久,他還收到了王老編纂的《可居室藏錢幣文獻圖錄》一書,當讀到古錢拓本一章節時,其中洋洋灑灑收錄了王老多年來收藏的70餘種各類泉家錢幣拓本,有的是當時正規出版,有的是泉家之間相互饋贈,有的是祝壽雅集,有的是學術普及,有的是作者編輯彙總……這讓李維感慨良多。

“以錢幣拓片為載體集拓活動古今都有。看到這些內容,對那個時期的錢幣研究和泉家風貌有了碎片化的瞭解,對當時情景有了些許感性的還原。《沐園四十泉拓》、《足齋泉拓》、《藥雨古化雜詠》、《壽泉集拓》等泉譜的傳世不僅記錄了當時泉學的動態和泉家活動的盛景,也是我們瞭解一個時代印記的重要途徑。同時,在拓本編纂過程中也伴隨著很多有趣的活動,前輩在集拓活動中也留下了類似上海壽泉會《壽泉集拓》的佳話。前輩的泉拓活動需要我們不斷繼承,當今泉學復興,許多豐富而具有影響意義的集拓事件也是值得記錄的。”

(本文配圖由李維提供。)

钱币收藏圈有一种新生代玩法
钱币收藏圈有一种新生代玩法钱币收藏圈有一种新生代玩法
钱币收藏圈有一种新生代玩法钱币收藏圈有一种新生代玩法
钱币收藏圈有一种新生代玩法钱币收藏圈有一种新生代玩法
钱币收藏圈有一种新生代玩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