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雲南雙江:“四化”驅動確保勞動力轉移就業增收


雲南雙江:“四化”驅動確保勞動力轉移就業增收

(中國建設報雲南記者站 通訊員 嚴興勇、張海妹、付美華)近期,雙江自治縣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四化”驅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確保勞動力輸得出、穩得住、能增收。

組織化勞務輸出帶動自發性外出務工。縣人社部門深入鄉(鎮)、村(社區)巡迴宣傳發動,開展組織化勞務輸出工作,通過“以點帶面”,增強群眾外出務工的信心和決心。春節以來至3月2日,人社局點對點統一組織輸出農村勞動力6批次274人,帶動全縣農村勞動力外出轉移就業8780人,其中省外轉移就業2002人,省內轉移就業6778人。

雲南雙江:“四化”驅動確保勞動力轉移就業增收

區域化防疫成效促動企業聯防聯控。在疫情防控中,雙江自治縣大力普及預防知識,保持好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著力改善人居環境,科學防控,依法防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全縣尚未發現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是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在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前,縣醫療服務小分隊對他們進行防疫培訓,叮囑他們把好經驗好習慣帶入企業,和企業同心協力抗疫情,團結奮進抓生產。

網格化摸排推動勞動力全面轉移就業。以村(社區)為單位,把全縣分為76個網格,按照處級幹部掛鄉(鎮)包村(社區)、鄉(鎮)和部門幹部掛村(社區)聯戶工作機制,全面摸排農村勞動力就業意願和用工需求。據統計,2019年度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4504人,2020年春節返鄉農民工8031人,有90%返鄉農民工計劃繼續外出務工。


雲南雙江:“四化”驅動確保勞動力轉移就業增收

精準化服務牽動民心所向。通過“七彩雲端”“雙江融媒”“小喇叭”、上門服務等途徑宣傳,做好用工信息發佈,搭建供需對接平臺,讓廣大工友明確目標,注意細節。縣、鄉(鎮)、村(社區)就業服務工作站和縣衛健系統全力做好健康體檢和勞動力轉移就業登記、推薦工作,讓廣大工友有外出“通行證”。調動扶貧、衛健、教體、工、青、婦部門和基層組織、駐村隊員等各方力量,做好外出務工人員家庭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幫扶工作,讓廣大工友解除後顧之憂,安心的在外地工作。

務工收入是雙江自治縣各族群眾增收致富的一個渠道,是實現高質量脫貧的重要基礎。據縣人社局局長楊發瓊介紹,今年雙江自治縣貧困勞動力計劃外出務工4950人,預計實現務工收入1.48億元,人均將增收5175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