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厭倦為偶像打榜的?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厭倦為偶像打榜的?

就我而言,是從別的粉絲要求我必須這麼做開始的。

在最近的娛樂圈,粉絲和明星的捆綁可以說越來越緊密了,並且一不留神就容易擦槍走火。

比如,陳學冬的粉絲後援會就地震了。

從19號晚上起,以陳學冬吧為首的各路應援會就統一換上了黑色頭像,然後備註要麼改成了“再見”,要麼改成了“我們不做背鍋俠”,言語裡全都是無奈。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厭倦為偶像打榜的?

但是在另一頭,這個陳學冬全球后援會的賬號卻逆風開始了自己的首輪招聘。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厭倦為偶像打榜的?

這前後矛盾的操作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原來,這件事情爆發的原因就是陳學冬公司想要將原有的粉絲組織解散,並重新建立公司能夠掌控的新組織,這個陳學冬全球后援會是一個官方組織,而其餘包括陳學冬吧、各地後援會在內的粉絲組織都是粉絲自發建立的“民間”組織。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厭倦為偶像打榜的?

據說是因為“民間”組織應援不利,才有了這次公司的神操作。

按照時間來說,粉絲自發組織的後援會要早於官方組織,是真正從頭開始跟著明星打江山的,自己的無償付出被正主公司嫌棄之後,選擇在520這天換頭像甚至粉轉黑也就可以理解了。

隨著事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粉絲開始在微博爆黑料,甚至有人說這一切都是陳學冬的意思,畢竟如今的公司,老闆是他本人。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厭倦為偶像打榜的?

一開始陳學冬還在微博回應,對粉絲關閉應援會表示不滿。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厭倦為偶像打榜的?

但之後在20多萬粉絲的小號上,他又開始向粉絲道歉。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厭倦為偶像打榜的?

不管後續如何,這一波操作給我們挑明瞭明星與粉絲之間日益變化的微妙關係。

粉絲跟明星到底應該是什麼關係呢?

起初,粉絲和明星的關係很純粹,明星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為人稱道,而粉絲被吸引進而為其應援,雙方處在兩條互不干涉的軌道上。

但到了現在,粉絲越來越多的參與到了明星的事業上,流量、曝光、購買力這種本應順其自然的東西開始變成了粉絲的KPI。#KPI:關鍵績效指標#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厭倦為偶像打榜的?

飯圈本身對個體“粉絲”也有非常多的要求,比如有一個神奇的東西叫“粉籍”,如果你沒為愛豆打過榜,沒為愛豆花過錢,那你的喜歡,就叫“白嫖”。其實你只是喜歡這個人而已,可是粉Ta卻是一件有負擔的事情。

而嚐到甜頭的經濟公司和明星們也開始下場“指導”粉絲工作,甚至還出現了職業粉頭,靠著組織粉絲為明星應援,中飽私囊。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厭倦為偶像打榜的?

粉絲從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就這麼變成了某些人和團隊牟利的工具。

當然這些只是個例現象,粉絲在廣義上講,依舊是明星愛豆拉攏的對象,他們會專門做一些事兒回饋粉絲,俗稱“寵粉”。

前段時間吳亦凡邀請了30名粉絲,在北京某高端五星酒店裡提前聽自己的新歌,現場只有粉絲沒有媒體,還送小禮物。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厭倦為偶像打榜的?

坤音四子的首次見面會最高票價2098元,可人家光贈送的禮品就3000多。

我在經濟學課堂上就學到過馬斯洛,他老人家在需求層級理論裡就提到了,比起美顏啊,照片啊這些物質上,生理上的需求,粉絲更想要的是歸屬感和安全感。

現在黃牛猖獗,粉絲要見愛豆一面,經常要花票面幾倍價格的錢去買黃牛票,可願意低頭解決粉絲切身利益問題的有幾個?除了開口說愛,真正把粉絲掛在心上的又有多少?

權利總是和義務相對,可在娛樂圈中,在粉絲圈中,我能看到的幾乎都是自願被剝奪的權利和超額的義務。悲慘世界裡一滴眼淚尚能換一滴水,我很想知道你們真金白銀真情實感的付出到底為你們自己換來了什麼。

如果花錢能買來快樂我不反對,但代價是變得卑微呢?

我們一直說,最好的感情一定是勢均力敵的,如果一切都要看對方的施捨,那麼也就意味著你自己放棄了本該能夠掌握的生活。

我們從來不反對追星,喜歡一個人是一件開心的事兒,為一個人付出也是一件兒幸福的事兒,但當開心變成負擔,當付出變成理所當然,你就要想想這事兒到底值不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