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職工受工傷後,一定要關注以下5點!否則你將會拿不到賠償

職工受工傷後,一定要關注以下5點!否則你將會拿不到賠償

職工受傷後,怎樣能使受傷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最有效的保障呢?

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工傷的認定、鑑定、賠償過程。

不少被認定為工傷的人都採取私下和解的方式解決糾紛:

一是沒有進行過勞動能力鑑定,

二也在於企業老闆也將醫藥費等據實支付,另外再多少補償一些費用給員工,其三有的員工也想繼續在工廠上班,因此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並未撕破臉。其實,能解決問題最好,員工與用人單位各讓一步,海闊天空,如果都走到仲裁,甚至一審、二審,雖然有法律的保障,但其中支出的時間成本、財務成本、人力成本等也必將耗費不少。

職工受工傷後,一定要關注以下5點!否則你將會拿不到賠償

若依法被認定為工傷,所能獲得的賠償項目遠比一般的人身損害賠償數額來得多,也告誡人們在工作中應儘可能的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從用人單位講,提前支出一小部分工傷保險費,若在事後出現事故時,則能最大程度的減免自己應承擔的責任。

一、發生工傷後應該在何時提出申請呢?

在這裡大家要特別注意的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申請的時限不同。

職工受工傷後,一定要關注以下5點!否則你將會拿不到賠償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如果沒有在30日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那麼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二、申請工傷認定時需要提交什麼材料呢?

根據《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勞動、聘用合同文本複印件或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其中包括存在事實勞動關係、人事關係的其他證明材料;

(二)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後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鑑定書)。

三、社保部門在多長時間內做出工傷認定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工傷認定15日內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並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出具《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

四、對工傷認定的結論不服怎麼辦?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用人單位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或者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但是

行政複議並非前置程序,可以申請行政複議後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訴訟。

職工受工傷後,一定要關注以下5點!否則你將會拿不到賠償

五、確認工傷後有哪些補償呢?

工傷申請後得到的賠償包括:工傷醫療待遇、停工留薪待遇,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食宿費。

造成殘疾的,應享有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才有)、生活護理費、殘疾輔助器具費。造成死亡的,應享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喪葬補助金和供養親屬撫卹金。如果對工傷賠償不滿發生爭議,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由勞動仲裁委進行裁決。

比較大的支出包括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和醫療費上述5筆是相對比較大的支出,其餘還有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勞動能力鑑定費、交通費等。

============================

職工受工傷後,一定要關注以下5點!否則你將會拿不到賠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