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

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

文章來源:哎呀音樂作者:樂一李
今天,我的一個學生拿著手機在看郎朗鋼琴教學的視頻時,忽然回頭問我:“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那一刻,視頻中郎朗那魔性的“嘚嘚嘚嘚嘚嘚嘚嘚嘚嘚……”正在對我瘋狂洗腦,一時間,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
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關掉聲音看郎朗?
郎朗的熱情誇張的演奏狀態實際上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大眾所吐槽。畢竟,在曾經的紙媒時代,大眾眼中的郎朗是這樣的: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但是後來村裡通網之後,中國網民眼中的郎朗就變成了這樣:
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這樣: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或這樣:
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這些表情出自郎朗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簡稱“拉三”)的視頻。這首曲子出名是因為它號稱是“世界上最難演奏的作品”。而郎朗的演奏視頻之所以在網上出名,卻是因為“表情包”……在視頻的彈幕中,有不少人直接建議:關掉聲音看。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而讓我疑惑的是:一名鋼琴家的表演,為什麼要用“看”的,而不用“聽”的呢?我很想讓他們閉上眼睛聽!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郎朗彈琴根本
“沒法聽”。郎朗演奏“拉三”的時長總共將近四十分鐘。對於有些人而言,四十分鐘打個遊戲還行,聽古典音樂則根本沒法聽完全程。唯獨能吸引這些人注意力的可能只有郎朗的表情了。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圍觀者
說到這裡,我忽然想起來一個人,他前兩年很火,但是如今卻少有人提及,他就是麵筋哥程書林。

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我並不是要將二者在音樂層面上相提並論,而是想說說二者觀眾的狀態都有著某種驚人的相似之處。因為他們近幾年在網絡上的走紅,都並非因為作品本身,更多是由於“搞笑”的表演狀態。
觀眾們非常樂於去圍觀他們那些看似癲狂的肢體動作和誇張的面部表情。
至於他們的作品,網友評論同樣可以分為兩類:欣賞不來 or
好聽了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回過頭來,我又想了想那位學生問我的問題,我不禁思考,到底是誰神經?
眾所周知,在我們父母眼裡有一句話罵人是不帶髒字的:“你看,那人看著跟個藝術家的一樣……”這句話常常會被長輩用於形容那些造型獨特、行為迷幻、言語極端、志向異常的年輕人。
畢竟,如果你想留個長髮,組個樂隊,你自以為你和你的兄弟是這樣的:

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但是,在你爸媽眼裡,你和你的兄弟卻是這樣的:
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因為,大部分人並不在意你的音樂水平如何,更多考慮的是你看起來到底是怎樣的?就如同前兩年,《中國有嘻哈》裡面頗有爭議的“商務說唱”孫八一。

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大家吐槽這個人的點大都在於:他為什麼穿著不像個rapper?他為什麼颱風不那麼嘻哈?但是至於他說唱到底如何,哼哼,誰在乎呢?反正很多觀眾只覺得他就是個“笑話”而已。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
《桃花庵歌》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中,有一句詩流傳甚廣: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大家都樂於稱道這句詩,但是卻少有人知這首詩的完整版:《桃花庵歌》唐寅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閒。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其實,整首詩的最後一句才是點睛之筆。唐伯虎說:你看那些豪門貴族雖然也曾一時輝煌,但是如今他們的墓冢卻不見蹤影,不僅無人祭奠,甚至都被農民當成了耕種的田地。所以在唐伯虎眼裡,俗世的那些功名利祿根本毫無意義,只有自得其樂才是真的。。
按照現在的話說,也就是“人間不值得!”學生問:老師,音樂玩得深了,是不是都像神經病?其實,無論是郎朗還是麵筋哥,對他們本身而言,世俗的評論並不重要,時間一久大家就慢慢忘了。但是,無論音樂成就的高低,他們自己沉浸其中的樂趣卻是旁人無法撼動的真實存在。所以,我並不反感觀眾以他們的“癲狂”為樂,但是如果只是看到了他們的“癲狂”,卻無法明白他們內心的快樂,那麼可笑的其實並不是他們。至於那位學生,我想告訴他:

“如果想來玩音樂,就不要考慮別人的眼光,你自己玩的開心才是最重要的。就算被當成神經病又怎麼了?這年頭誰還沒點病了?”
-End-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