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兗州特產——“天下自然第一硯”徐公硯

  

兗州特產——“天下自然第一硯”徐公硯

  徐公硯是魯硯中的名硯,其硯材產於沂南縣青駝鎮徐公店硯石溝。相傳,唐朝時有位舉人徐晦進京趕考時路過此地,偶見路邊溝中有奇形片石,因愛其形色,試磨成硯,隨身使用。開科之時,因天寒地凍,眾舉人硯中之墨皆結為冰,不得書寫,惟徐晦硯墨如油,揮灑自如。徐晦一科進士及第,官至禮部尚書。後來,徐晦年高休官,因感硯臺之恩,遂舉家遷往得硯這地,後聚眾成村,稱為徐公店,所產石硯也遂稱作“徐公硯”。因為沂蒙地區偏僻,交通不便,而且徐公硯硯石往往深埋於地下,開採困難,所以徐公硯沒有興盛長久,幾乎被人遺忘。一般硯臺的製作過程是先採出一塊大石頭,隨人的意願進行分割切片加工。而徐公硯石每塊都是天然獨立成型的,由於億萬年地下水的沖刷,使它的四周形成了優美的橫豎紋理。所以徐公硯儘量保持它的自然的特點,它的邊痕是不能動的,只能在上面進行加工。因此,自然天成乃徐公硯的最大特點、最大優勢,人們稱之為“天下自然第一硯”。

  兗州市民營企業家姚樹信慧眼識珠,投入巨資對徐公硯石進行了新的開發利用,使徐公硯走出了山區,煥發出了新機。近年來,徐公硯在眾多名硯中獨佔鰲頭,多次獲獎。2000年8月在上海舉辦的第八屆全國文房四寶博覽會上,徐公硯被評為全國四大名硯,榮獲“國之寶”證書;2002年4月,榮獲全國名硯大展金獎,並參加了中日硯臺與書法作品交流展。

  現如今,徐公硯不只是藝術家們的珍愛之物,它已逐漸走入人們的文化生活中,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所鍾愛、所收藏,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瑰寶煥發出了耀眼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