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廈門守好疫情防控阻擊防線 把好食藥安全“第一關”

本報訊(劉啟國 陳潔 記者陳家華 發自廈門)疫情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廈門市市場監管局以維護人民利益為中心,以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目的,以增供給、穩價格和保質量為目標,加大食品藥品監督抽檢力度和頻次,嚴把全市人民的面袋子、油瓶子、菜籃子、果盤子和藥箱子質量關,著力消除食品藥品安全隱患,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我們要充分發揮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的技術優勢,在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守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飲食用藥安全這道民生底線。”市市場監管局藥品總監楊學勇說。為確保疫情期間人民群眾飲食和用藥安全,切實把好食品藥品“入口關”,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時間安排部署了疫情防控期間重點品種監督抽檢工作,要求對正常營業的農貿市場、批發市場、超市和餐飲單位等重點場所經營的畜禽和水產品及其製品、蔬菜等食用農產品和餐飲具開展重點監督抽檢,加強對農獸藥殘留、非法添加等項目的檢測。與此同時,針對藥械經營企業、醫療機構等重點場所,以疫情防護用品及相關藥品為重點品種,結合監管實際,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項監督抽檢,以科學及時的檢驗檢測為支撐,助力打贏市場監管領域疫情防控阻擊戰。

落實監督抽檢 排查食安風險隱患

時間就是生命,安排部署刻不容緩。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後,市市場監管局食品藥品抽檢監測處迅速貫徹落實市局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工作指揮部的部署,第一時間組織我市食品藥品安全相關專家,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間全市食品藥品安全抽檢監測工作方案,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重心向疫情防控聚焦,向打贏阻擊戰聚力。

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及食品安全專家研判意見,專項監督抽檢分三期進行。“1月21日至2月2日開展的第一期監督抽檢,主要圍繞疫情防控初期和春節期間食品消費特點,針對重點品類展開。”抽檢監測處處長呂進興介紹。第一期抽檢的抽樣對象主要為農貿市場以及大型商超,抽檢品種以禽畜肉、水產品、蛋、奶為主;共抽檢542批,發現不合格食品8批。

廈門守好疫情防控阻擊防線 把好食藥安全“第一關”

抽檢人員抽取食材樣本

2月5日至2月13日開展的第二期疫情防控期間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側重從食品源頭防範食品安全風險。抽樣對象覆蓋我市114個農貿市場,兼顧保障供應食品的超市。其中每個農貿市場抽檢12批,共抽檢1368批。抽檢品種主要為蔬菜、禽肉、畜肉、水產品、禽蛋、糧食加工等6大類,檢驗項目主要以高風險項目為主,重點檢驗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項目,發現不合格食品26批。

對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市場監管局已通知屬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督促經營單位立即採取下架封存、召回等措施,並依法予以查處,第一時間控制食品安全風險。同時,通過市局官網和食安廈門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向社會發布了抽檢信息。

“近期我市企業開始復工復產,期間存在著食品生產經營數量劇增,食品質量可能管理不到位的食品安全風險。”呂進興表示,市市場監管局應對疫情工作指揮部審時度勢,制定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方案(第三期)》,啟動以食品生產、食品配送、集中供餐、企業食堂為重點,覆蓋生產、流通、餐飲和網絡環節的第三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檢品種主要為糧食加工品(大米、小麥粉)、食用油、速凍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水產製品(魚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豆製品、餐飲食品(包括複用餐飲具)、食用農產品、食品相關產品(複用一次性餐具)等11大類,檢驗項目主要以高風險項目為主,重點檢驗農獸藥殘留、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劑、微生物、酸敗腐敗指標等。計劃抽檢1380批,目前正在加緊實施中,已完成抽樣857批,預計在3月31日全部完成。

崗位就是戰場,履職盡責毫無畏懼。監督抽檢方案出爐後,食品藥品抽檢監測處分組奔赴一線,全力開展抽樣工作。廈門市食藥院和市質檢院也主動承擔抽檢任務,在疫情期間人員到位少、任務重、時間緊的情況下,攻堅克難,抽調人員組成16個抽樣小組,加班加點,全力參與抽樣工作。檢驗人員不分晝夜,檢驗設備24小時運轉,及時高質量完成檢驗任務,快速排查疫情防控期間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快檢車上陣戰“疫” 織密食安“防護網”

2月9日晚上十時,市市場監管局的食品安全快檢車駛進了夏商水產批發市場。快檢工作人員冒著冬夜裡的寒冷,開始了疫情防控期間食品安全快速抽樣檢驗工作。


廈門守好疫情防控阻擊防線 把好食藥安全“第一關”

檢測人員實驗室檢測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和應對疫情工作指揮部按照一級響應的預案要求和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嚴密部署,更加突出食品安全風險管控,及時開展了以大型農貿批發市場、商超為主要區域,以畜禽肉、蛋、蔬菜、水產品為重點品種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市局食品藥品抽檢監測處工作人員全員集結、聞令而動。由於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的特殊性,這種“日出之前”、“日落之後”加班加點的工作模式已成為“新常態”。

“目前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有8輛食品安全快檢車,在基層市場監管所建有7個快檢室,並且每個所都配備了快檢儀器。”呂進興告訴記者。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全系統充分發揮快檢車、快檢室、快檢箱等儀器設備的作用,覆蓋全市所有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大部分農貿市場、商超、食堂,累計完成了疫情防控期間食品安全快檢10661批,發現問題食品57批,發現的問題食品均依法進行了處置。

廈門守好疫情防控阻擊防線 把好食藥安全“第一關”

楊學勇總監深入閩夏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檢測站檢查工作

市場監管部門還派出檢驗人員深入批發市場駐點,重點督促廈門夏商集團有限公司所屬閩廈批發市場和中埔批發市場,全面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職責,嚴格落實檢驗制度,根據疫情防控期間的食品安全要求,增加食用農產品檢驗頻次,累計完成抽檢70188批,發現問題食品87批。通過高頻次、高數量快檢,對食品安全風險進行了篩查,確保疫情防控期間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啟動“馬上檢” 助力防控藥品質量監管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廈門市食品藥品質量檢驗研究院也迅速響應市市場監管局的部署,快速行動,組織藥品相關專家認真研判可能用於疫情防控的中藥、化學藥品種,制訂了疫情防控期間防控相關藥品質量安全抽檢工作方案,切實發揮技術支撐作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用藥質量安全。

從1月29日起,市食藥檢院迅速啟動疫情防控期間藥品應急檢驗工作,對我市藥品零售企業、各級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中心的抗病毒中藥飲片藥、解熱鎮痛藥等疫情防控藥品開展有針對性的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排查。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該院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和檢品綠色通道程序,確保樣品隨到隨檢,各個實驗室的專業技術人員紛紛舍小家為大家,晝夜工作在實驗室,和時間賽跑。大家眾志成城,發揮技術優勢,準確高效進行檢驗,及時出具檢驗報告,共開展板藍根顆粒、雙黃連口服液等疫情防控相關藥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20批,其中中藥飲片4批、中成藥8批、化學藥8批。檢驗結論均合格,抽檢合格率為100%。

為全力助推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疫情防控藥品生產供應,市場監管部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穩經濟增長。他們爭分奪秒,把保障防疫用品安全快速供應作為疫情防控的新戰場。

針對洗手液市場缺口較大的現狀,為保障洗手液的有效供給,市市場監管局緊急協調我市具備生產條件的洗手液企業進行備案生產。自2月7日起,市食藥檢院陸續接到10多家化妝品企業的洗手液備案檢驗申請,涉及衛生理化、微生物等10多個檢驗項目。該院第一時間選派業務骨幹對企業進行一對一技術幫扶,做好備案檢驗事前輔導,強化受理崗位人員配備,對涉及備案檢驗的相關問題和資料及時給予技術解答,實現全部送檢資料一次通過受理,產品當天進入檢驗狀態後,全程按綠色通道優先處理。“工作週期以小時計,做到人歇機不歇”,在120小時內便完成了全部緊急備案生產洗手液的備案檢驗工作,比正常檢驗週期提前了20多天,並在第一時間將檢驗報告送到企業手中,為洗手液產品儘快上市,保證市場供應提供了技術保障並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