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直擊非洲開荒的中國人:因為太能幹,當地非洲女孩都想嫁給中國人


中國對非直接投資額達323億美元。“每天都能看到中國人,到處都是中國的影子。”非洲人如是說。如今的非洲,有超過100萬中國人,以中國的方式打拼,體味著陌生土地帶給他們的榮耀與艱辛。中國在非洲有多個鐵路建設援助項目,中國企業的非洲分廠更是遍地開花。與中國資金同時到來的,是中國人。以安哥拉為例,整個國家人口不足2000萬,境內中國人卻超過20萬人。

一線工人大多是來自中國的農民工。價錢低廉且聽話,是中國公司更願意僱傭中國人的重要原因圖為安哥拉一處工地上,一名領導安哥拉工人工作的中國工人。

許多中國農民夢想出國發財,在非洲人眼裡,中國人勤勞得不可思議。在非洲,雙休日製度比中國更早實行。儘管加班工資比平常工資高很多,非洲人也不願加班,他們要充分享受法律賦予他們休閒的權利。當地的很多非洲女孩都想嫁給中國人,因為他們很能幹,不想自己國家的男人好吃懶做。圖為一群中國工人用好奇的目光看著一名安哥拉女子。


這些在非洲的中國人通常都居住在工作地點,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會講英語,自己烹飪中國菜,看中文的電視節目和DVD,並隨著鐵路的修建不停的搬遷,基本不與當地人來往。圖為中國的修路工人在郊外臨時搭建的宿舍的院子裡打乒乓球。

中國工人來非洲打工能掙比國內更高的工資,卻要忍受與親人離別的苦悶。本地人經常這樣問:“你們一來好幾年,又不帶妻子,又沒有女朋友,怎麼能忍受呢?是不是你們來之前吃了一種藥,吃了就幾年沒性慾呢?”圖為贊比亞,一名工人在入睡前坐在床上給遠在中國的妻子發短信。

幾年的國外打工,就是為了能帶上積蓄回家。然而,在非洲一些國家的機場有著攜帶超過固定數額的美元便得扣押的“規定”,這就意味著一部分血汗錢將成為當地機場工作人員的灰色收入。事實上,非洲的中國勞工也會遇到僱傭方拖欠、苛扣工資的問題,一些人回國後仍然拿不到拖欠工資,四處奔走卻狀告無門。圖為道路建築工地上為即將回國的同事準備的歡送晚宴。


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浪潮沖刷非洲海岸之時,來自中國的商人們,推動非洲迸發出空前的經濟增長。在非洲許多城市,隨處可見中國援助的學校、醫院和體育場館,許多國家的通訊系統也出自中國之手。在許多當地人眼中,中國人是富裕的,中國是“天堂”。圖為一名非洲婦女走過一箇中國飯店的廣告牌。

最初,中國商品以低價佔據了非洲市場。後來,其低劣的質量讓非洲人深有感觸。在非洲斯瓦西里語中,“Chino”一詞指中國製造的產品,同時也泛指泛指價格很便宜,但是質量很差的產品。人們常說:“我又買了一個‘Chino’”。圖為南非亞特蘭蒂斯城,一名中國商人正販賣著中國風格的衣服。

無論是中國工人,還是中國商人,都只同同族人交往。如果實在必要,才與當地人接觸,比如要做生意的時候。中國商人大多能說幾句蹩腳的英語或法語,能夠應付出售商品就足矣。中國人也從不嫁娶當地人。


中國商人把中國式的生活完全移植到了非洲。非洲人沒有種植蔬菜的傳統,中國人便在當地開墾菜地;一些地方不能容忍吃鴨子和狗,中國人照樣把這些動物放進飯碗。塞內加爾作家蓋伊在《龍與鴕鳥》一書中,記述了他多年來觀察到的情景:“中國人不同當地人融合,他們生活在非洲的那種格局有點像種族隔離。”一名中國婦女在工廠外的一塊土地上給蔬菜澆水,和她一起幹活的是一名贊比亞的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