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1月17日,利好消息個股

這些行業有望受益最大,機會個股可能蘊含其中!

行業早掘金

一、消費電子概念:2020年5G手機換機潮即將開啟,手機產業鏈相關公司將得到充分帶動,智能手機銷量有望同比上漲,回覆到2015-16年的銷量水平。根據IDC的預測,2020年5G成為國內手機市場增長的重要契機,國內智能手機將一改下滑勢頭,出貨量同比小幅增長0.7

1月17日,利好消息個股

%,建議重點關注基帶、天線、射頻傳輸、元件等環節的市場機會。此外,TWS耳機產業爆發式增長,根據Canalys發佈的2019年第三季度《個人智能音頻設備出貨量市場報告》,2019三季度TWS耳機出貨量4300萬臺,同比增長183%,市場排名前三位分別是蘋果、小米和三星。目前華為等廠商也已推出類似產品參與競爭,與TWS產業鏈相關的存儲芯片、光學傳感器等領域值得關注。2020年可穿戴設備的增長點,將逐步擴展至耳機、智能手錶,VR/AR等多點併發。這將為相關細分領域供應商帶來機會。

建議關注:德賽電池、環旭電子,合力泰,領益智造、精研科技、兆馳股份等


二、特斯拉概念:近期新能源汽車行業利好不斷,特斯拉供應鏈點燃市場,預計將進一步催化後市需求預期。當前鈷價持續上漲,氫氧化鋰價格堅挺。持續看好鈷鋰原材料環節配置機遇。特斯拉M3的廣闊市場空間來自對傳統豪華車型的擠壓與預期降價後對C級車型的持續滲透,而Model Y項目的啟動將打開SUV的替代市場,科技感與7座特色將吸引更多消費者,預測國產特斯拉2020、2021年的銷量為15、28萬輛,高增速勢必帶動相關產業鏈盈利估值雙升。

建議關注:贛鋒鋰業、寒銳鈷業、當升科技、杉杉股份、三花智控、寧德時代等


三、集成電路概念:消息面上,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簡稱“芯片”,是指通過採用一定的工藝,將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二極管、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通過佈線互聯,製作在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電子器件。近年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市場規模和技術水平都在不斷提高,以人工智能、智能製造、汽車電子、物聯網、5G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快速崛起,集成電路是我國信息技術發展的核心。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將突破9000億元,未來行業前景十分廣闊。

建議關注:南大光電、航錦科技,耐威科技、晶方科技、中穎電子、晶瑞股份等


四、國防軍工:消息面上,據新華視點報道,1月16日,命名為“快舟·富強福”號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一星”的方式,成功將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此外,軍工企業改革與成長並行,兩條年度投資邏輯:主線1:軍民互通的軍工科技股是未來長牛基礎,外資化價值演繹帶來機遇:半導體、新材料科技。主線2:市場化激勵與國資改革驅動的國企基本面共振元年,股權激勵與證券化已日漸頻繁。

建議關注:中國衛星,耐威科技、海格通信、航天發展、振芯科技等


五、氫能源:國家對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鏈扶持力度大,地方政府政策不斷加碼,尤其是加氫站建設的補貼,國內目前加氫站補貼約佔成本的27%,且後續在加氫站運營方面也會給予一定的補貼,因此短中期首先看好氫能產業鏈下游加氫站的建設。

建議關注:億華通、上海舜華、國鴻氫能、上海重塑、厚普股份、嘉化能源、美錦能源、雪人股份、雄韜股份等

機會情報早知道



1、央企專業化整合將積極推進 四大領域成為重點(洛陽玻璃,中成股份,中國船舶)


2、微信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 “知識網紅”將迎新拓展領域(中文在線,掌閱科技,南方傳媒)


3、華龍一號首堆預計今年併網發電 助力能源轉型可期(江蘇神通,應流股份,中國核建)


4、華為拋出2億套5G系統級芯片訂單 這兩股將成最大贏家!(通宇通訊,亞光科技)


5、“短視頻+社交”成流行新玩法 春節上演社交產品流量爭奪戰(廣博股份,天龍集團,數知科技)


6、國資委會同有關部門 正制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中國海城,中成股份,中材國際)


7、長江保護計劃加速推進 法律法規正在起草(啟迪環境,國禎環保,碧水源)


8、高考迎重大改革 教育部推出“強基計劃”(科斯伍德,立思辰,佳發教育)


9、精神衛生首次入選醫學重大進展 相關藥物需求擴大(北陸藥業,恩華藥業)


10、12月出口同比大幅回暖 紡織有望率先受益(孚日股份,魯泰A)


11、紅利不斷“顯化” 中醫藥振興迎大好時機(天士力,以嶺藥業,信邦製藥)


12、北京將制定大數據條例 打造數字經濟新生態(易華錄,人民網)


13、廣電總局印發《全國地面數字電視廣播頻率規劃》 概念股迎暖風!(廣西廣電,湖北廣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