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氫能源產業利好持續加碼,兩大細分領域迎長線成長空間丨牛熊眼

1月13日早盤,燃料電池概念持續拉昇,截至發稿,北汽藍谷、永安行漲停,亞星客車、中通客車漲逾6%,動力源、康躍科技、英可瑞等多股紛紛跟漲。

氢能源产业利好持续加码,两大细分领域迎长线成长空间丨牛熊眼

1月1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出席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作主旨演講,他建議國家把氫能納入國家的能源戰略體系,明確氫能在能源體系當中的定位,特別是要開發氫能和水電、風電、光伏發電互相補充的全套體系。

萬鋼指出,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當中,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汽車是同等重要的,長期共存的:“在科技創新中,他們是互相補充的、循序發展的,純電動的發展,對燃料電池是一個推動,燃料電池發展又拓展了純電動的應用,他們在市場當中是各有定位、互不替代的。”萬鋼補充道,在長距離、重載級,特別是城市間交通的場景下,使用燃料電池更加合理。

另據中國證券網報道,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河北省國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張家口市氫能與可再生能源研究院等8家單位共同簽署了氫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併成立國創氫能聯盟。

國創氫能產業創新聯盟將集中攻關氫能產業“卡脖子”技術難點,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育成新產業、培育新動能。在聯合攻關的同時,將引導氫能產業在空間佈局上趨於集中,功能上趨向集聚,定位上互補發展,集中突破產業薄弱環節,打造涵蓋氫能裝備、燃料電池和整車生產全鏈條產業。

2019年,國家及地方政策加速落地,各路資本紛紛入場,氫能源儼然成為當下火熱的一個新風口。

《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顯示,到2030年,中國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達200萬,行業產值突破萬億元。在“氫能熱”大潮裹挾下,目前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集群已然形成,整個產業鏈佈局初見雛形,產業正迅速駛入“快車道”。

光大證券表示,當前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剛步入產品導入期,市場規模尚小。隨著政府和業界對燃料電池汽車“作為純電動汽車的有效補充,在公交車、物流車等應用場景具備優勢”的定位逐步清晰和明確,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確定性加強,市場規模和空間有望提升,對行業保持樂觀。

該機構認為,當前產品技術壁壘未完全形成,競爭格局比較分散,率先搶佔市場份額的企業能充分獲取補貼紅利,在競爭中獲得先機。目前具備穩定、批量供貨能力的系統供應商相對稀缺,因此短期內建議關注與上下游建立穩定合作關係、出貨量位於頭部的燃料電池系統企業。

光大證券建議短期關注燃料電池系統出貨量領先的供應商。長期則把握兩條主線:(1)綜合掌握電堆設計製造和系統集成技術的供應商,建議關注億華通(擬轉科創板)、重塑科技(未上市)。(2)有強大主營業務支撐、能夠與現有業務協同的整車/傳統汽零企業,建議關注已完成上下游佈局的上汽集團(中上游:捷氫科技,下游:商用車板塊),客車龍頭宇通客車,入股巴拉德和弗爾賽的濰柴動力,長城控股集團控股的上燃動力(未上市)。

中信證券指出,佈局相關材料、相關資源(高純度氫氣生產)的企業將獲得長期穩定的巨大成長空間;持續看好傳統業務經營穩定,且在上述兩個領域穩健佈局的優質標的。

該機構推薦兩條投資主線:一、氯鹼產業和裂解脫氫兩個領域具有較大概率成為未來氫氣的主要來源,當前具備佈局且技術領先的企業將獲得較大成長空間,重點推薦鴻達興業和衛星石化,建議關注嘉化能源、東華能源、齊翔騰達、海越股份;二、配套材料空間巨大,關注擁有技術儲備的相關標的,建議關注東嶽集團和華昌化工。

氢能源产业利好持续加码,两大细分领域迎长线成长空间丨牛熊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