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去鈷化”下的寧德時代,第一寶座穩否?

“去鈷化”下的寧德時代,第一寶座穩否?

作為“創業板一哥”、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

2019年拿下淨利43.56億後,準備再投300億打“產能大戰”,以緩解動力電池產能不足問題,拉動自身產量,穩固其在動力電池的行業龍頭地位。然而,2020年的風向已然發生了些變化。隨著“去鈷化”的推進、比亞迪電池崛起,以及日韓電池的強勢入境,寧德時代的第一寶座可能坐的並不踏實。


“去鈷化”下的寧德時代,第一寶座穩否?

電池龍頭再造血

2月27日,寧德時代發佈2019年年度業績快報。快報顯示,2019年,寧德時代實現營業總收入455.46億元,同比增長53.81%;利潤總額55.24億元,同比增長31.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43.56億元,同比增長28.61%。


在年度業績快報公佈的前一天,寧德時代接連拋出定增方案以及投資公告,涉及資金總額約300億元。其中,定增擬募現金不超過200億元,公司再另自籌約100億元。募集資金計劃用於5個項目:寧德時代湖西鋰離子電池擴建項目,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三期),四川時代動力電池項目(一期),電化學儲能前沿技術儲備研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去鈷化”下的寧德時代,第一寶座穩否?

其實,寧德時代賬面資金2019年底仍有富餘。官方顯示,截至2019年底,公司前次募集資金的53.52億元中,還有9.62億元尚未使用。對於次鉅額融資,寧德時代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大力發展動力電池系統業務,同時積極佈局儲能鋰電池業務。

如此擴容之勢,在業內人士看來,純電動汽車越來越被整車行業重視的當下,寧德時代的這一舉動將進一步緩解動力電池的產能不足問題,拉動自身產量,穩固其在動力電池行業中的頭部地位。


數據顯示,在2017年到2019年,寧德時代已經三年位列全球動力電池銷量冠軍。在2019年,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裝車量則佔到中國的50.57%,行業地位突出。


根據SNE Research數據,寧德時代的全球動力電池2019年出貨量達到32.5GWh,同比增長38.89%,佔比接近三分之一,同時領先排名第二的松下3.67個百分點。2020年2月3日發公告確定與特斯拉合作後,寧德時代更是成為閃耀的“明星股”。


而動力電池產能不足,一直是困擾主機廠向新能源汽車方向轉型的“阿喀琉斯之踵”。


例如,由於LG化學的動力電池產能不足,捷豹旗下純電動車型I-Pace自2月17日開始出現了持續長達一週多的停產,同時奧迪、戴姆勒也由於產能問題而削減旗下純電動車e-tron、奔馳EQC的產能。


2020年後,新能源車市場更會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從而對產能的要求也將急速增加。


2020年歐洲開始實行史上最嚴的碳排放政策——《歐洲議會和理事會第(EU)2019/631號條例》。政策顯示,2020年1月1日起,車企新登記轎車中至少95%需達到95g/km的CO2排放控制目標,2021年起所有新登記轎車的CO2平均排放需低於95g/km。


然而,2018年歐洲平均碳排放為120.4g/km,按照新排放要求,歐洲車企還需整體降低21.1%的碳排放,對應大約4.1升/100km的汽油排放或3.6升/100km的柴油排放。而這一要求將使車企們“壓力山大”。現代起亞、大眾、FCA、戴姆勒、寶馬、PSA等各大車企密集投放了電動車新車型,全面電動化趨勢已來。


在行業普遍看好的情況下,寧德時代進一步擴大產能穩固自身地位之舉,便不難理解了。


“去鈷化”下的寧德時代,第一寶座穩否?

危機四伏,比亞迪和海外巨頭能否撼動其產業地位?

寧德時代的電池技術,一直被視為外界的“風向標”,2015年前,就在其他選擇磷酸鐵鋰電池方向時,寧德時代就已經將“難啃”的三元電池技術作為選擇方向。


磷酸鐵鋰電池安全性比較好,比較便宜,耐久性也更強,但是能量密度差,更適合對續航要求不高對安全性要求高的新能源客車。三元鋰電池在儲能上比磷酸鐵鋰更具潛力,後來經過技術迭代安全性得到驗證,價格上也達到了合理範圍。


2015年三元鋰電池安全性受國家認可後,寧德時代一躍而起,一舉成為行業龍頭。與兩種方向都佈局不同,比亞迪主要專注於磷酸鐵鋰電池方向,這讓比亞迪失去了良好發展機會。


然而,隨著“去鈷”概念的興起,以及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的突破,寧德時代的老大位置似乎就做的不那麼輕鬆了。


鈷元素是目前三元鋰動力電池的必要元素,但其成本高昂,來源稀缺,是制約動力電池成本下降的關鍵因素。因此,去鈷一直是動力電池行業努力的方向。而在全球市場中,寧德時代“一馬當先”,鈷金屬使用量所佔份額為21%


與此同時,2019年,磷酸鐵鋰電池有了明顯的技術進步,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材料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差距縮小,市場開始出現高密度的磷酸鐵鋰材料和單電芯容量達到150-200Ah的大電芯。沒有低密度致命傷的磷酸鐵鋰電池,成本優勢明顯。


比亞迪因此得益。日前,比亞迪透露將推出“刀片電池”結構,其能量密度不算很高,達到140Wh/kg,和上述的寧德811電池密度(180Wh/kg)有不少差距,但是它在體積能量密度卻是槓槓的,這對於底盤空間有限的乘用車意義非凡,在有限的空間可以佈局更多電池以提升續航能力。根據官方公佈,比亞迪“漢”的最高續航里程將為605km,加速性能將可以與Model 3比肩。


補齊密度較低的短板後,新的磷酸鐵鋰電池成本低、穩定性高的特點可以助比亞迪打開新的市場空間。而且,比亞迪已經計劃在2022年將電池業務拆分上市,這可能衝擊動力電池市場。


雖然寧德時代的CTP無模組動力電池包技術被特斯拉看好而成為“無鈷”磷酸鐵鋰電池的主要供應商。然而,在收購擁有乾電級技術的Maxwell公司後,特斯拉也在打造自己的無鈷電池生產線,據外媒報道,特斯拉有望將電池成本降低至降低至100美元/kWh。既是合作對象,也是未來的勁敵,寧德時代還得處處提防。


隨著政策的放開,海外電池巨頭紛紛湧入,寧德時代危機四伏。


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1月份,日本松下電池和韓國LG化學紛紛擠進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其中,松下電池排名第4,LG化學排名第7,超越一眾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其中,LG同寧德時代一起成為特斯拉新的電池供應商。


“去鈷化”下的寧德時代,第一寶座穩否?


看來只有依靠技術升級、供應鏈整合、人工效率和管理效率的不斷提升,寧德時代才能夠持續應對這些內外對手的挑戰,穩坐第一寶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