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招安了半個手機圈的‘失敗者’,雷軍你想啥呢?


招安了半個手機圈的‘失敗者’,雷軍你想啥呢?

1

2020開年,科技圈最大的新聞,應該就是雷軍的大肆招兵買馬:繼去年盧偉冰加盟成為紅米品牌總經理後,今年1月2日,又招安了聯想常程、小辣椒王曉雁這兩個曾經的競爭敵手。

據傳聞,還有數個手機界重量級大咖即將加入小米,雷軍在歡迎王曉雁的微博中說:誠邀天下英才,共創小米未來十年。

這句話不僅透漏出雷老闆的招安大會可能剛剛開始,更顯示出雷軍企圖依靠大肆換血高管,補充新生力量的方式,突破當年的小米發展困境。

小米第三季度財報顯示:2019年Q3,小米手機的全球出貨量下滑3%,銷售均價亦下滑5%,致小米手機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滑約7.8%。

尤其是國內市場,據IDC數據,小米手機第三季度出貨量下滑高達30%。

如果情勢再惡化一下,小米在國內市場可能就被華為、OV擠出主要競爭行列,和魅族、聯想一樣淪為其他。


招安了半個手機圈的‘失敗者’,雷軍你想啥呢?


2

事實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2016年開始,小米就在競爭力下滑的路上,一路狂奔。

小米手機業務嚴重下滑,有國內民族主義高漲,爭相購買華為手機、OV線上大打性價比等客觀因素的競爭擠壓,也有小米原有高管面對市場新形勢,或知識經驗趕不上潮流,或鬥志衰退,安於享樂的緣故。

騰訊網曾報道:聯合創始人周光平因為得罪三星半導體,得不到供貨,導致2015年未完成8000萬臺的目標,讓雷軍甚為不滿,此後雷軍親抓供應鏈,讓周光平升任小米首席科學家的虛職,逐漸邊緣化。

聯合創始人黃江吉也因為負責的米聊、小米VR、小米路由器等多個項目失敗,被逐漸奪權。

而在2018年小米IPO前夕,雷軍為了理清股權結構,杯酒釋兵權,一大批被認為跟不上形勢或與雷軍發展歷年有衝突的老員工集中離職:

2018年,負責研發和硬件的周光平博士和負責小米雲的黃江吉離職;

2019年,負責品牌和營銷的黎萬強離職;

並伴隨著多位排位在100號之內的創始員工出走。

大規模的原始高管被清除出局,必然需要新鮮血液加入,所以從2019年開始的小米招安大戰便開啟了,諸多華為、聯想、金立、努比亞等高管紛紛跳槽小米,雷軍喜提手機圈再就業辦主任。

更有人調侃:雷軍這是搞一個失敗者聯盟(因為聯想、金立、努比亞或破產,或業績不佳,跳槽者也就被安上了失敗者的名頭,但事實上商業成功很複雜,公司倒閉,大部分時候和這些高管無關)

雷軍也想依靠這些新鮮血液,實現小米的戰略突圍的意志,總結出來有三點。


招安了半個手機圈的‘失敗者’,雷軍你想啥呢?

3

第一:將紅米(RedMi)品牌獨立出來,死磕性價比。

加強與榮耀、realme等性價比品牌正面交火的烈度,意圖奪回失去的中低端霸主地位,這也是選擇盧偉冰、王曉雁加盟的原因。

盧偉冰有在康佳、金立等電子龍頭二十多年摸爬滾打的經驗,極其擅長營銷和銷售,技法純熟。

更難能可貴的是盧偉冰有極強的獨當一面的能力,在金立、天語都是獨立操刀,銷售、管理、供應鏈、產品規劃、線下渠道都非常懂,這讓雷軍可以放心交出紅米控制權,而把精力聚焦於小米高端機、LOT、產業生態佈局等更重要的、需要戰略決策的地方。

相比於離職的黎萬強,雖然是互聯網營銷的開山祖師,是成就小米粉絲營銷的最大功臣,但阿黎一直從事的是互聯網產品規劃和線上營銷,在小米發展到一定階段,需要更全面型的人才時,阿黎就有些力不從心了,更何況黎萬強和雷軍還存在理念上的衝突,阿黎更重品牌,雷軍更喜平臺和生態。

王曉雁是小辣椒手機的創始人,是雷軍和性價比手機的鐵桿粉絲,也具備較強的獨立操盤能力,這次把他充實到盧偉冰旗下,負責電商銷售,是雷軍對盧偉冰的信任,也是加強對紅米品牌的資源傾斜。

加錢,加人,獨立編制,相信未來的紅米應該交出一份不錯的答案

而知名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公佈了2019年前三季度手機型號銷量排行榜;據其統計,紅米Note7和紅米7A的銷量均超過華為P30 Pro,成為全世界銷量最好的兩款中國手機,可算是小試牛刀。


招安了半個手機圈的‘失敗者’,雷軍你想啥呢?

紅米盧偉冰

第二:重塑小米品牌和手機規劃,向高端機再發衝擊

在小米Note、小米Mix衝擊高端,屢屢失敗後;小米將紅米品牌獨立出去,減少消費者對其‘屌絲機’的負面定位,並在小米手機類型上更加多元化,不再恪守‘性價比’的定位,以滿足更多元化消費者的需求(不在僅僅侷限於理工男,如增加了針對女性用戶的小米CC系列),試圖走通一條通向中高端的道路(猶如華為靠Mate系列商務機成功擠入高端市場)。

當然,2019年,小米9系列,小米CC系列在中高端市場的表現依然是不溫不火,結合總銷量下降、紅米銷量上漲的情形看,小米系列手機銷量是重挫。

所以,雷軍引入聯想常程,負責手機規劃,有著救火隊長的寄託;而常程作為聯想元老級產品經理,曾經打造出茄子快傳、YOGA平板電腦等現象級產品(幾乎算是聯想少有的、有知名度的創新產品),也曾獨自操刀ZUK手機,負責聯想手機營銷,碰瓷引流技巧極為老道,江湖人稱萬瓷王。

常程這種既有極佳的產品規劃能力,亦有極強的市場敏銳度的綜合性人才,正是小米所需要:因為現在小米手機正是缺乏一款現象級產品,在中高端市場穩住潰敗的戰線。

不過讓人不解的是,小米技術核心周光平在2018年4月28日離職,至今還沒有另一位技術大牛重新加入,而常程顯然無法完全替代周光平(2016年年前的作用)。

而如果小米想要衝擊中高端,不在技術這樣的硬核實力上取得突破,僅僅依靠營銷和微創新,是沒辦法心嘗所願。


招安了半個手機圈的‘失敗者’,雷軍你想啥呢?

第三:押寶海外市場

在國內市場被華為、OV逐漸蠶食地盤的極大壓力下,小米不得不避其鋒芒,在海外市場取得突破,特別是印度、東南亞、東歐等經濟欠發達地區,是性價比手機的天然市場。

小米已成為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一,東南亞跨境電商平臺Lazada 2019年雙十二的第一。

在歐洲,小米也積極開拓,填充華為銷售受阻後的市場;2019年第三季度,小米歐洲市場份額10.5%,位列全球第四,大漲73%,成績用Amazing形容毫不為過,紅米手機大殺四方,成為最後歡迎的入門級和中檔智能手機。

小米因華為而海外發力,又因華為海外受限而少了進軍歐洲的助力,兄弟友商相愛相殺,皆是因果。

而在海外市場拓展中,倫敦大學和哈佛大學雙料高材生,周受資被賦予了(2019年11月,出任國際部總裁)更多重膽。


招安了半個手機圈的‘失敗者’,雷軍你想啥呢?

4

寫著寫著,發現扯遠了,迴歸正體,雷老闆2019-2020年的突圍戰略三板斧,是否能夠迎來新的十年,我們拭目以待,不過以現有的戰況來看,紅米和海外市場取得了很好的戰績,但小米中高端品牌之路,看著著實讓人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