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不要讓人把你當軟柿子捏,牢記這3點,成為別人羨慕的專業人士

  • 點擊右上角【關注】霸王課頭條號,收穫更多加薪秘籍。
  • 本文共1536字,閱讀全文約4分鐘

  • 在我觀察了數千個職場人士後,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職場中始終處於最底層的人,通常不是能力不夠,而是不會展現自己的能力。

    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其實,在現實的職場環境中,即便你是千里馬,很難遇到伯樂,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曝光自己,才有機會讓伯樂看到你,不至於被埋沒。

    為此,我總結了平時工作中必備的3條行為法則,掌握這些法則,可以讓你成為一個更加成熟的職場人,能夠自如的面對各種場景,提高做事的成功率。

    不要讓人把你當軟柿子捏,牢記這3點,成為別人羨慕的專業人士

    法則1:凡事要考慮周全,做事要有B計劃

    司馬光曾說過一句話: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

    在職場中做事,不要想當然,認為事情就會衝著你想的方向去發展,想法單純只會產生一種嚴重後果,就是你會越來越不靠譜,當事情發生突然的改變時,你會不知所措,導致結果很糟糕。

    舉一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名團隊管理者,第二天你就要給大家發年終獎,但是你發現公司賬戶中沒有錢,年終獎根本發不出去,然而你又承諾了下屬,這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其實心思縝密的領導,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而是會考慮到各種突發情況,並且會想到最壞的結果,然後才會謹慎對一件事做出判斷。

    不要讓人把你當軟柿子捏,牢記這3點,成為別人羨慕的專業人士

    怎麼才能讓自己考慮事情周全呢?

    有兩個方法:

    (1)壞結果設想法:如果你在策劃一件事情的事情,總是能夠想到最壞的結果,你就能做足準備應對,這樣就會做出有勝算的把握。

    (2)凡事設置B計劃:一件事不能按照你的想法完成,這時候你應該能夠立刻想到B計劃執行,並且確保出成果,養成這樣的思維習慣,你就會越來越厲害,成為公司真正靠譜的人。

    法則2:平時說話要使用職場用語,適當表露自己的專業性

    在職場中,越專業的人,越會使用專業領域的詞彙展示自己的專業性。

    比如有同樣是做社群運營,專業的人就會稱微信沉澱的粉絲為“私域流量”,而非專業的人就會稱為“微信營銷”。使用專業性的詞語,不僅能夠增強說話的可信度,還會給對方留下可靠的形象。

    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稱為“凝聚效果”,也就是說,那你把一個大的符號放在一大堆數字當中,那麼符號就會顯得更加備受矚目。

    在平時說話時,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增加一些專業詞語,去展示自己的專業性,但是萬不可過度使用,那樣不僅不會顯示出專業度,還會讓人覺得你故弄玄虛。

    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積累一些專業詞彙,並且理解詞彙背後代表的含義,清晰知道詞語的用法,而不是看到一個詞就立刻說出去,那樣其實是露拙,就不能達到表露專業性的目的。

    不要讓人把你當軟柿子捏,牢記這3點,成為別人羨慕的專業人士

    法則3:故作沉穩,尤其是在大事發生之後

    在職場中,職位越高,能力越強的人,往往都是處事不驚,泰山崩於前而不亂,果真是每一個領導心理素質都最好嗎?其實並不是的,而是他們經過專業的練習,我曾經學習過的領導力課程中就有這項練習。

    作為一個職場人士,如果你還是領導者的話,遇到事情慌慌張張,立刻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那樣就會丟失自己的信譽,讓下屬感覺你不夠成熟,而遇事即便你能裝出沉穩,也會給別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感謝折磨你的人》一書中提到:沉穩就是遇事不慌,就是能夠看破事情的本質,靜觀其變多粉絲,多思考,多總結。

    在平時,為了讓自己有一種正面的觀感,應該有意識將自己的動作放慢,通過行為塑造你的思維,你就會越來越有氣質。

    不要讓人把你當軟柿子捏,牢記這3點,成為別人羨慕的專業人士

    寫在最後

    在職場中,不僅要埋頭苦幹,做出成績,更重要的是不要隱藏功勞,而是要學會展示自己的優勢和功績,這樣才能在芸芸人群之中脫穎而出,達成事業目標。

    —— END ——

    • 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改變習慣,刷新認知,規避風險,快速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