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穩定擴張 12月製造業PMI以50.2%收官

北京商報訊(記者陶鳳 劉瀚琳)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得益於供需兩端均有改善,經濟弱企穩延續,12月全國製造業PMI以50.2%繼續保持榮枯線上。這也是今年4月以來,製造業PMI連續第二個月站上榮枯線。業內人士表示,來年政策開門紅值得期待。

“從12月製造業PMI看出,當月製造業生產繼續加快,進出口狀況持續改善帶動供需改善,同時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指出。

從具體數據來看,受傳統節假日臨近等因素影響,製造業供需兩端較為活躍。生產指數為53.2%,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

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5個行業生產指數位於擴張區間,其中食品及酒飲料精製茶、紡織服裝服飾、醫藥、汽車、電氣機械器材、計算機通訊設備等製造業生產指數位於55.0%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

新訂單指數為51.2%,雖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但已連續兩個月高於臨界點。為滿足生產需要,製造業去庫存的同時,企業採購意願增強,採購量指數為51.3%,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

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與進口指數雙雙回升,分別上升1.5和0.1個百分點,站上達50.3%,49.9%。出口重回榮枯線上,這意味著本月需求端外需改善強於內需,出口訂單指數系2018年6月以來首次升至擴張區間。

宏觀長春研報認為,這一方面歸功於全球製造業企穩帶來外需弱改善的支撐;另一方面由於春節較早出口或存在一定的“搶跑”因素,兩方面共同對出口回升帶來支撐。同時,12月進出口均存在顯著的低基數影響,因此貿易數據層面大概率也將出現顯著改善;此外,中金宏觀補充指出,中美於12月中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外部不確定性的降低同樣推動12月PMI外需指標顯著回升。

本月製造業轉型升級持續推進,新興產業增勢良好。從重點行業看,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和消費品行業PMI為52.8%、51.3%和51.4%,分別高於製造業總體2.6、1.1和1.2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位於擴張區間,且景氣水平連續上升;而高耗能行業PMI為48.6%,環比、同比分別下降0.5和0.3個百分點。

需要注意的是,從企業來看,大型企業與中型企業仍位於擴張區間,中型企業改善顯著,但小企業PMI有所惡化,經營仍需政策支持。大型企業PMI為50.6%,比11月回落0.3個百分點,中型企業PMI為51.4%,高於11月0.9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為47.2%,低於11月2.2個百分點,其中從業人員連續三個月位於47.3%,仍低於今年年初水平。

“小型企業PMI指數惡化,主要是由於對於未來預期偏悲觀,以及需求不足,具體體現為新訂單指數大幅下滑所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副研究員婁飛鵬分析表示。比如,生產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和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分別以47.5%、46.3%、46.1%和49.5%,較上月下滑3.5、4.3、3.9和4.2個百分點。“小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波動性更大,並且14年以來小型企業PMI指數在春節前後出現低值的頻率更高。”

婁飛鵬進一步指出,從國際環境看,當前中美貿易摩擦趨於緩和,後續雖然仍然有不確定性,但總體向好;全球多個國家今年降息,寬鬆貨幣政策對經濟的提振作用也會在明年顯現,IMF對明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也高於今年,從外圍有助於我國經濟增長和PMI處於擴張區間;從國內看,今年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速一直較低,隨著逆週期調節政策繼續發力,基建投資的增長也將擴大對上游製造業的需求,也有助於提升製造業PMI。

繼11月27日,財政部提前下達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后,目前四川、湖南、安徽、浙江、河南、山西等七省市已收到2020年新增專項債額度。其中,公開信息顯示,四川省部分2020年專項債券新增額度達624億元,將於2020年1月2日起正式招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