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懶人種大棚賺,勤快人種大棚賠,到底啥原因?

同樣的土質,同樣的環境,一塊建起來的大棚,種植戶張某和趙某倆人的生活狀態卻完全不一樣。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近幾年不少農戶會選擇在家種植蔬菜或水果大棚,平常的種植基本都是依據個人種植經驗和繁瑣的人力來管理。

懶人種大棚賺,勤快人種大棚賠,到底啥原因?

張某很勤快,使用著傳統的種植方式,每天天剛亮就被鬧鐘吵醒,需要去地裡把大棚的棉被給捲起來,接收陽光的照射。張某有10個大棚,等他把棉被全部捲起、風口全部打開就要花費3-4個小時了,每個棚的平均光照時長不同,產量自然也會不同。除去作物在市場上的價格因素,產量每年也不穩定,收入多少完全取決於自然因素。

懶人種大棚賺,勤快人種大棚賠,到底啥原因?

而趙某就不同啦,他比較“懶”選擇用自動化機械代替人工,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他的8個大棚都安裝著一個橘色小箱子。這是一個什麼設備呢?他說到:每天在家點手機,大棚裡的棉被就會自動打開和關閉,省心還安全;風口也不用我管,手機設置好每個棚作物的生長最適溫度,到溫度就會自動打開和關閉。到作物收穫時,棚掌櫃APP還會實時給老百姓推送市場行情,讓我們可以不盲目跟風,抓準時機售出。

懶人種大棚賺,勤快人種大棚賠,到底啥原因?

這就節省了大半天時間,沒事的時候偶爾去大棚轉一圈看看,然後和家裡人就出去逛逛街、打打麻將、旅旅遊等等。這種生活方式不就是我們最喜歡的悠閒自在生活嗎?人工是最靠譜的,同時也是最不靠譜的,希望大家在辛勤勞作的時候可以找到爭取的方法。

懶人種大棚賺,勤快人種大棚賠,到底啥原因?

對智能溫室搭建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評論、留言或私信小編進行互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