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東港區:山海間,奏起創新發展交響樂

□丁兆霞 盧立平

黃海灘頭,日出初光先照的地方,潮起潮湧。

當一輪紅日自東方從水面躍出,晨霧漸漸散去,山海間現出澎湃雄姿,在朝霞和綠樹掩映下,更加絢麗多彩。這便是創新發展的東港。

熱流升騰中,黃金岸線上,那一棟棟挺拔的樓宇,那一條條繁華的商業街,那一片片忙碌的廠區園區,那一道道綠意豐盈的田園,將崛起中的東港充實得血肉豐滿、輪廓分明。

聚焦城市經濟、園區經濟、鄉村振興“三大突破”持續發力,“創新發展”的主旋律,譜寫出奮進的東港樂章,在山川城郭間迸發出激越的迴響。

有數字為證:2018年,東港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70.4億元、增長7.3%,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億元、增長10.7%,總量分別是1993年的39倍、133倍……

爭當新舊動能轉換排頭兵,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東港正在鏗鏘前行。

“城市天際線”美出新高度

清晨,秦樓街道北苗家村安置區,72歲的居民金立泉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窗戶,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俯瞰一下城市風光。不經意間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生意火爆的商街,還有賽事連連的體育健身場館,成長中的這座濱海城市一天一個模樣。

幾年前,通過城中村改造,老人告別曾經的破舊平房,住上了樓房,身邊的親人和鄉親們有好多走進樓宇商廈,就近就業創業,在翻騰的商海中打拼一片天地。日益開放的東港人,用勤勞智慧塑造著城市不斷進取的氣質。

在“市區一體”“產城融合”思維的指導下,東港面向大海、面向國內外開放發展,創新的基因已經融入這座海濱城市的每一寸肌理。

從幾棟小樓鶴立於平房、棚戶間,到樓宇商廈群峰競起,大型商業綜合體、特色小鎮繁生,再到中央活力區,時尚繁華的城市新座標,在黃金岸線上勾勒出輪廓舒展、韻律起伏的城市天際線。

拆牆透綠、城市增綠等一系列城建工程的實施,將這裡打造成為創業創新的溫床、城市“會客廳”。樓宇拔節之處,資金、人才等要素在這裡高度密植,總部經濟、商業休閒、文化體育、博覽會展、科技創新等產業叢生,創新思維創出一個日益繁茂的高端產業森林。上半年,全區16座重點樓宇,累計進駐企業3010家,實現稅收10.43億元,其中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提前半年實現稅收過億元的目標。

在城市中部,隨著東港區政府廣場南片區拆遷完成,後續的開發建設正在進行規劃編制。集文化展示、文化體驗、商業配套、公園廣場、群眾活動中心、休閒娛樂、旅遊觀光等功能於一體,未來這裡將成為日照城市文化、商業又一極。

“數動未來”“智勝未來”,打開思維的天花板,充滿新潮的“海風”正源源不斷地吹向這片熱土。當八戒(日照)互聯網+服務業小鎮、國家數字內容服務貿易(山東)平臺、山東學幫信息科技等一批創新型項目和失戀博物展、手遊電競場等一批時尚業態相繼落地,夜間經濟、網紅經濟、人才經濟等朝陽產業、未來產業在這裡孵化、成長。

站在206米高的安泰國際廣場甲級寫字樓之巔極目遠眺,高鐵、高速、港口、航空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猶如東港張開的臂膀,正激情擁抱世界、擁抱未來。

園區經濟澎湃新動力

“國家重器裡有我們企業造!”雖已過去好長時間,但提起公司生產的液壓自爬模體被用於港珠澳大橋建設一事,山東旺潤模板有限公司負責人田寶財至今仍激動不已。

更多的激動持續發生。空港經濟開發區的太古飛機、先農氏智能碾米機、益客農牧機械,鋼鐵配套產業園的旺潤模板、漢耐耐磨材料、鴻泰機電……在東港,曾經的工業短板,一大批科技型、創新型、複合型企業所帶來的驚豔,絕非僅僅那組可觀的GDP。

創新,正給薄弱的東港工業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

在各地競相搶項目、爭企業的激烈競爭態勢下,東港區沒有埋頭苦“追”項目。“一區多園”發展、職員制改革、“管委會+公司”運營……由空港經濟開發區領銜,體制機制的創新,在東港鍛造出高端項目集聚的強磁場。

空港經濟開發區、鋼鐵配套產業園等平臺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做優環境、育優項目、鍛優產業鏈,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廣的新型產業風生水起,工業短板不斷被拉長。上半年,全區通過市考核認定“十強”產業和交通基礎設施項目18個、到位內資9.8億元、外資130萬美元;引進高層次創業項目2個、創新團隊3個、創新人才22人。

從通用航空開篇,空港經濟開發區一手抓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產業佈局優化,以裝備製造、文旅、物流為主體的大航空產業已經起航。以補鏈強鏈為目標,鋼鐵配套產業園內中交暢觀“合金鋼”護欄、山能集團鋼鐵產業園等6個項目即將實施,高端裝備製造、鋼材精深加工、海洋生物食品、物流配套等多個產業聚集平臺上,29個高端“吃鋼嚼鐵”項目高效運營。

據瞭解,1—7月份,全區1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70.86億元,增長9.8%,工業增加值增長7.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0.5億元,增長2.2%。

鄉村走向“美富共贏”

“聽說日照空氣好、風光美,還能品嚐到茶葉、豆腐等當地特色美食。”9月25日,雖然離國慶黃金週還有一段時間,但是來自河南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遊客早早地將度假“營地”選在了大暖帳詩茶小鎮民宿。

隨著國慶黃金週的到來,位於河山鎮大暖帳詩茶小鎮的不負客棧民宿早已一房難求。截至目前,東港區已建成民宿100餘家、在建24家,在河山鎮、濤雒鎮和東夷小鎮初步形成了3個精品民宿集群。

走進田園,走進山川,就是親近生態、親近自然。在東港,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慕名而來,湧向鄉村,流連於山山水水、村村落落。曾經隱匿山鄉的秀美風光、民情民俗,正置於美麗鄉村遊的高光之下。

不僅要“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更要產業興盛、人才迴流,近年來東港區持續實施垃圾治理、廁所革命、汙水治理等“十大行動”,以及造林治水“雙十工程”,千方百計地建綠、護綠、播綠,培育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涵養人氣、涵養活力。

一手抓“生態保護”,一手抓“生態經濟”。在偏遠的南湖鎮杜家坪村,數十座老房子已經被改造成民宿和藝術家工作室,田埂、荒地被改造成休閒農場,接待前來寫生、攝影、休閒、度假的遊客。原本只剩幾十名留守老人和幾棟老屋的“空心村”,變成遠近聞名的“鳳凰措藝術鄉村”,重新煥發活力。

如今,南湖萬畝彩色苗木基地、陳疃萬畝藍莓基地、三莊鎮的龍門崮田園綜合體、後村萬畝綠茶基地、紅旗現代漁業產業園區等一批綠色重點項目迅速建設投產,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新“綠”動。“旅遊+”“文化+”模式的推進,讓美麗鄉村由“綠色培育”向“綠色經營”轉變,實現“美富共贏”。

在鄉風民俗備受追捧的背景下,各種廟會、市民賞花節、採摘節等節會活動為東港創造了一個個旅遊“黃金週”“黃金月”。今年夏天,狂歡節、百藝節、趕海嘉年華、啤酒節等鄉村節會活動輪番上演,鄉村旅遊市場火爆。其中,西湖鎮花仙子景區舉辦的北方三角梅藝術節暨西湖首屆庫魚文化節接待遊客達7.3萬人次。

行盡山海皆是景。鄉村振興,正實現著人們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所有美好想象。

①金沙島

②網球中心

③不負客棧

④萬象匯

⑤日照科幻谷鳥瞰圖

⑥龍門崮田園綜合體

⑦中央活力區一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