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新高考“物生地”“物生政”選科組合分析,實用派和實力派的選擇


新高考“物生地”“物生政”選科組合分析,實用派和實力派的選擇


近期,小站推出新高考選科模型解讀的系列文章收到了廣大家長和考生的反饋,表示對其他選科組合系列文章的期待。

繼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點擊查看)選科分析後,這期就物生地和物生政兩個組合進行分析,就組合的優劣勢、適合考生人群以及可選的院校和專業進行推薦,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一、組合特點分析


物生地和物生政均為偏理科組合,由於兩種組合的大多特性及專業覆蓋較為相似,所以本文把這倆個組合一起詳細分析。

學科特性分析:

我們將物理和歷史看成是強理科和強文科,其他四科標記為偏弱理/文科,並分別標記為藍色和紅色,藉此觀察組合屬性。

新高考“物生地”“物生政”選科組合分析,實用派和實力派的選擇

選科對比模型圖

由上圖可知,物生地和物生政所連成的三角形面積中,藍色區域佔比較多,所以兩者都是偏理科的組合。


二、優劣分析


兩個組合優勢

1、偏理科組合,可選專業範圍大。兩個組合均有物理、生物,理科可選專業範圍大,且要求地理或政治的專業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兩個組合可報考專業比例趨同,達80%以上,接近90%。

2、思考和背誦兼顧,利於時間分配。在平常學習時,物理需要大量刷題,生物重課本知識,地理偏思維理解,政治則需要背誦。兩種學科組合都有益於考生學習的勞逸結合。

3、兩個組合各有所長,頗具實用性。物生地選科中的地理科目注重理解和思維能力、記憶量小。雖然中學地理屬於傳統文科,但大學地理科目更偏重理科思維,所以物生地選科的理科思維有利於以後進入高校專業學習。物生地選科中的政治科目則是考生未來選擇考研和考公務員的基礎。


解讀:物生地和物生政兩個選科組合避開了學習難度較大的化學科目,是物理成績不錯,但不喜歡化學科目考生的首選。另外,選擇了生物科目可以選報半數醫學類相關專業,為目標報考醫學類專業的考生留有餘地。


兩個組合劣勢

1、學習難度大。兩個選科組合整體偏理科,物生地要求考生的理科思維強,物生政要求考生能夠文理科思維自由切換。

2、部分專業受到限制

,如要求化學的化學、化工、製藥類專業和部分高校醫學選科不能報考等。

3、據目前各省選科數據來看,生物、地理選科人數較多,中等考生賦分不佔優勢;政治科目本身很難得到高分,不利於考生在高水平層次競爭。


三、適合哪些考生


1、物理成績不錯,理科思維較好

2、有往醫科方向深造想法的考生

3、目標理工類專業考生,物理成績不錯,但化學成績不佳

4、(選物生政)有規劃考研或公務員的考生

整體來說,選擇物生地和物生政的考生是考慮“實力+興趣”的群體

,需要擅長物理學科,會基於學習興趣和未來專業、職業方向進行選擇。


四、專業覆蓋


根據河北、湖南、湖北、江蘇、遼寧等第三批新高考改革五個省份發佈的2021專業選科要求來看,物生地和物生政兩個選科的專業覆蓋率較高且比例相似。


1、物生地組合專業覆蓋率達89%,不能選擇的專業基本為歷史類、語言類、政治學類專業。除此外,絕大部分專業均可報考。

可選科目列舉:大部分理科類專業,醫學、生物相關的專業,水利水電、測繪類專業均可選擇。

限選科目: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學、外國語言文學等


2、物生政組合專業覆蓋率與物生地類似,大學可選專業很多。

可選科目列舉:法學,教育學類,數學,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統計學,工學(如機械、水利、計算機、礦業類、建築類等),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心理學,工學(生物工程、食品工程),農學,醫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體育類,藝術類,新聞傳播等。

限選科目:漢語言文學、歷史學類等。


五、熱門專業推薦


以下推薦的院校均為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對應學科達到A及A+的重點大學!


1、物理學類:物理學是基礎類學科,具體包括物理學、核物理、聲學等專業。畢業生主要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相關的管理工作。

院校推薦: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


2、計算機學類:計算機類專業應用性廣、交叉面多,覆蓋社會各行各業,這就決定了就業領域非常廣泛。

院校推薦: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


3、經濟學類:經濟學是關乎國民經濟的學科,開設包括經濟學、經濟統計學等專業。畢業生可進入銀行、證券、企業、政府等各個部門從事相關工作。

院校推薦: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廈門大學


4、生物學類:生物學大類專業主要包括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等專業。畢業生可在各級生物信息學的研究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以及在研究和成果產業化過程中涉及到生物信息學的相關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管理工作。

院校推薦: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


5、法學:法學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法學類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法律工作的專門人才。

院校推薦: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6、機械類:機械類主要是研究機械設計理論與技術、製造理論與技術、機器人自動化技術等,包含的專業有機械工程、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能源與動力工程、工業工程等專業。

院校推薦: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7、測繪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主要內容是對地理表面、空間距離以及海洋深度與闊度進行測量描繪、數據收集與信息整理。

院校推薦:武漢大學、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8、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一般分為生物醫學 、電子信息、臨床工程、影像工程等方面,每個學校都有各自的培養重點,我們熟知的心臟搭橋、人造機械心臟就是生學醫學工程的產物。

院校推薦: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