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一線教師如此“自我加壓”要不得

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的廣大中小學教師,工作繁瑣、忙碌,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擔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師,更是壓力山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少數教師“自我加壓”:下課鈴聲早就響過,雖然自己已經口乾舌燥,卻仍然捨不得下課;出操時間到了,班主任正在整隊準備帶學生前往操場,相關科任教師連忙趕過來見縫插針,點名留下幾位學生,為其訂正作業或補課;學校集體活動如集體備課、教師會議時段,有些教師偷偷摸摸地掏出放在包裡的試卷,一絲不苟地批閱起來……

從這些“自我加壓”的做法,可以看出很多一線教師的工作態度、敬業程度、責任意識,其精神確實可嘉,但其做法不但不值得肯定,反而應該制止。“自我加壓”帶來的問題不容小覷,必須引起學校管理者以及廣大一線教師的高度重視。

一是缺乏足夠的職業自信。教師作為教育教學專業人員,能夠適任、勝任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這是教師起碼的職業自信。希望通過加班加點“自我加壓”地蠻幹,提高學生考試成績,這種做法說明教師不夠自信。一般說來,對教育教學工作缺乏足夠自信的教師,“自我加壓”的結果大多是,苦了自己也苦了學生。

二是偏離了正常的教學軌道。無論在哪一所學校,教師都應該自覺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只有這樣,學校的各項工作才能夠井然有序地進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主陣地在課堂,教師應該在著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上狠下苦功夫。佔用學生課間休息時間,挪用學生參加課外活動或其它學科學習時間,這種做法會對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造成不良影響和干擾。

三是違背學生的成長規律。提到揠苗助長,每一位教師都明白其寓意。可是,不少教師擔任著那位宋國農夫的角色卻渾然不知,不斷地“自我加壓”,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但學生並不領情,因為教師“自我加壓”就等於剝奪了學生正常休息、運動、娛樂的權利和機會,無異於揠苗助長。教師揠苗助長,不僅影響其他學科教師正常開展教學活動,還違背了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厭學情緒,實在是得不償失。

不少一線教師“自我加壓”,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跳出“自我”的小圈子。教師要敢於並善於破解“自我”枷鎖,將騰出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自身專業成長上,將目光聚焦到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上,在提高課堂教育教學實效上大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